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邢明明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   作者:邢明明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建筑行业施工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建筑行业施工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建设过程中既要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要加强质量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确保人员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作业。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房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建设基础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该工程产品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建筑材料和多类型能源。房屋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劣情况除了影响最终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对使用建筑工程产品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影响。推动我国基础建设快速发展,严格控制房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项目在进行阶段管理的时候,需要注重施工阶段整体工程质量的把控。在项目施工阶段中,质量管理是否合格会对最终整体项目质量达到国家、行业标准和满足业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较为严格,可以促进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并且合理控制项目成本。想要不断提升建筑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水平,需要构建高效运行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最终达到业主的需求和相关标准。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工作量较大,涉及多个不同学科的知识,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流动性工作人员,因而在管理方面也会有一些难度。再加上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在分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各施工单位的工作范围和责任难以明确,无法进行有效的协调配合,权责不明,各单位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一味推脱责任。这就致使施工人员、技术、材料分类、工序等方面的管理出现混乱,不仅会扰乱施工现场,造成工序遗漏,甚至有可能因乱放易燃建筑材料,施工现场混乱而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对施工进度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2施工技术达不到要求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许多建筑单位都对工程施工质量引起了重视,施工技术也有所提高。但建筑行业涉及多种知识、多项技术,况且当前各建筑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当下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所采用的传统施工技术是达不到要求的,不同建筑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建筑施工分包商在施工技术及设备方面也是有一定差异的。再加上有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虽然有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但大多缺乏施工专业技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个性化建筑的技术需求,难以确保每道工序的实施效果,这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
        2.3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监管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对工程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但当下,有很多建筑单位只注重工程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没有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致使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管控,从而造成实际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滥竽充数等现象的发生。还有的建筑单位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只注重表面功夫,而没有真正落实监管制度,致使许多工艺流程未能规范化执行,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就是过于偏重工程效益,而没有对施工成本控制过程引起重视,致使成本流失,这既不利于建筑单位的发展,也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成效。
        2.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建筑工程涉及众多工艺流程,工序繁杂、技术含量较高,尤其要建设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就更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具备土木建设、经融管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管理人才。然而,当前多数建筑单位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都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综合知识储备不足,对先进设备的性能了解不足等方面。有些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再加上工程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不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就更加难以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的防治对策
        3.1建立建筑施工管理规章制度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科学的依据,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就是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施工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多欠缺。这种制度方面的欠缺会导致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无法保证完整性,对于很多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首先就要调整优化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确保其内部组织完整,功能设置也要保证齐全。在管理人员的选择方面也需要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各个岗位都需要有能够胜任的管理人员。然后,针对当前建筑工程出现的各种新的材料、设备以及建设理念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而且还要考虑政策的变化,例如环保政策的严格,都需要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中进行体现。最后,要完善相关的应急预案。因为建筑工程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专业众多,施工过程中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和市场因素等,同时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很多突发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建筑工程的动态管理,而有效的应急预案能够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的动态管理。
        3.2发挥政府和监理单位监管作用
        监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监理工作进行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理制度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借助竞争的形式去挑选最合适、最负责任、最高质量的监理队伍,切实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另外,监理单位也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理,发挥好自身拥有的监理职责,同时要不断消除监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监理职责。
        3.3优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的高低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为了实现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控制,有必要对施工工艺管理进行全面优化。对施工技术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施工操作前,施工技术的基础工作要完成,即在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完成技术规范操作和检验标准。通过这种方式,施工人员能够在正式施工前掌握技术知识和要求,这也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4提高工程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提高工程人员的素质始终是重要的内容。首先,要提高建筑行业的入职门槛,在招聘环节加强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不仅要考察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还需要对其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进行考察,要选择具有专门的施工技术和工作经验,而且认真负责的施工人员。其次,对于现有的施工人员要加强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不能仅限于施工技术,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安全培训,使施工人员了解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杜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10-211.
        [2]张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关键思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5):283-284+287.
        [3]鹿瑶,张凤山.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22-123.
        [4]刘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1):100-101.
        [5]黄策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建材,2013(04):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