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也快速提高,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更好的分配水资源,并通过建设水电站来进行自然发电,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用电需求。在水电项目建设中,筑坝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筑坝工程;关键工艺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的重点民生项目,国家大力兴建水利水电项工程,能够提高我国水电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紧缺现状,有效解决民众用电用水的重大民生难题,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备受全社会的关注。
1筑坝工程的工艺优势分析
1.1选择和设计好施工工艺,有效缩短工程施工工期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建设周日,如果想让工程如期竣工,施工中的筑坝工程中就要选择和设计好施工工艺,保证筑坝工程在缩短施工时间的基础上高质量建设完成。当筑坝工程按期或提前完成,项目建设基础有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才能确保如期完工。筑坝工程工艺的不断革新,技术的进步缩短了筑坝工程的工期,增加了工程时效。筑坝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点基础建设项目,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筑坝工程工期的缩短,直接缩短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周期。
1.2优化筑坝工艺,降低工程项目建设成本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或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项目建设经费有一定的限制,因为要求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控制建设成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高,工程量大,需要土木、机电、建工等工种相互合作,所以项目施工成本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在长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为筑坝工程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施工标准和流程,筑坝施工工艺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同时,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出应用,有效降低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成本,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
2筑坝工程的关键工艺分析
2.1筑坝施工混凝土碾压技术
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当中,筑坝工程施工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混凝土碾压技术在筑坝工程施工当中也具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水电施工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混凝土碾压技术在筑坝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这种技术方式是通过使用大量的混凝土,将其进行相应处理,并采用浇注的方式进行填铺和碾压,从而提升筑坝施工的整体效率。使用这项技术具有效益高、成本需求少、操作简单高效等特点。在使用混凝土碾压技术时,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一定要求,需要混凝土搅拌均匀,且不低于5sVc。混凝土处理阶段,需要保证碾压的平面坚实稳固,且在铺料的选择上进行准确的应用。另外,使用碾压技术进行筑坝施工的混凝土,与传统的施工混凝土相比在结构方面相对一致,但其实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材料。碾压的混凝土其中的水泥含量更少,并且在搅拌加工后,气泡以及混凝土当中的孔隙会更少,因此也具有更加稳定稳固的质量效果。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碾压技术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相关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从运输环节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确保碾压混凝土不会在运输过程中降低质量水平。而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做好筑坝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大面积混凝土碾压的施工区域进行检查,确保已经具备了开展碾压作业的施工条件。
2.2灌浆工艺
在筑坝工程中,应用重复灌浆技术是为了提高坝体的强度及防渗性能。因为混凝土的灌浆质量不合格,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进而影响到坝体的质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重复灌浆管。
这样既能保证重复灌浆质量,也能真正提高混凝土坝体的密实度。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中,还可结合全悬臂钢模板,在实现坝体连续上升的同时,加快重复浇灌施工速度。
2.3筑坝施工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筑坝施工当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强化筑坝建筑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结合程度,使受力条件更加均衡,并改善建筑与基岩之间的结合性,使水坝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有效增强。在使用预应力锚固技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前期的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并根据设计方案当中提出的各类施工技术要求,控制好锚固的深度和方向,使其发挥出最大价值。另外,预应力锚固技术还可以有效传递拉应力,拉应力得到良好的传递可以使筑坝工程当中不同的建筑构筑物更好的保持结构完整,避免因应力不均或应力过大而造成渗漏、开裂等问题。在使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当注意做好造孔、放束、张拉、编束以及防护等相关施工环节。并在每一道工序和施工环节中做好施工技术把控,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流程的记录,确保每一步工序都能按照前期设计要求和锚固技术的施工技术要求来执行操作。
2.4筑坝施工围堰、导流技术
在筑坝工程当中,围堰技术的应用相对较为固定。围堰技术可以使水利施工项目中的各类建筑物在干燥的地面上进行检修和施工作业,围堰技术一般是用作构筑临时性水坝。在使用围堰技术时,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河床面积进行分析,并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围堰的面积。围堰施工时,河流的水面会在一定程度上被缩小,而这也会增加河流的水流速度,若水流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围堰承受的冲击力则会加大,这会给围堰的完整性带来影响。因此在开展此项施工工艺前期,相关技术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并对水流的速度进行分析,确保围堰施工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除了围堰技术,筑坝施工的导流技术的应用情况更加灵活。导流工程阶段,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水流以及河床进行分析,并要注意做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当中需对灌溉、发电、防洪以及供水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导流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水电施工项目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尤其是针对经常会出现降雨的区域,也要制定应急预案。在施工阶段,需要尽可能的加快施工的进度。除此之外,混凝土施工和土石方工程操作阶段,要注意安排好相应的人力来开展施工作业,确保筑坝施工导流技术应用得当,且施工高效准确。
2.5养护工艺
在完成筑坝工程的施工后,还应当做好坝体的养护。尤其是要做好坝体层间接触面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毕竟混凝土使用性能会受到温度、气候等因素影响。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科学养护。但是坝体的面积比较大,其养护工作量大。在养护工作中,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要点:第一,在夏季高温天气,要及时进行混凝土的降温。比如进行浇水。第二,若是冬季低温天气,则可以在混凝土坝体上铺设稻草,从而消除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第三,养护工作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一般,大约要持续20-28天左右。所以,施工人员在养护工作中,应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的重点民生项目,有效解决民众用水用电的重大民生难题,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筑坝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项目,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对合理运用调配、碾压、灌浆和养护工艺,充分发挥筑坝工程中的关键工艺的作用,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做好施工工艺设计,在节约项目建设成本节约的前提下,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并缩短工期,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薛娟,姜斌,陈安.谈水利水电筑坝施工工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2):00115.
[2]张卫红.关于水利水电筑坝施工工艺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