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义务教育阶段也不断的改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是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的法治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全民素质对法治观念也不断的提高,包括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也有更高更严谨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在一个新的形势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有了新的认识,确定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前言: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小学生则是步入整个教育生涯的初始阶段,国家倡导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与一个良好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学校的环境尤为重要,作为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下面就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全面讨论。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一个较为严肃的课程,小学生的耐心不足,接收的信息也是不间断的,作为教师一板一眼的教课不能够对小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并且会显得枯燥乏味,丧失了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诉求和兴趣。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该着重重视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无形中更贴切的为学生灌输相关的知识。比如:作为学校一般可以在校内公共场所张贴一些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宣传页、宣传图片等信息,学校还可以不定期的在校内播放一些宣传片以及广播,邀请学生在广播中播报讲解为师生宣导相关法治知识,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度。由于小学生对相关法律意识非常薄弱,对自己没有那么严格,好奇心也非常强,更容易去触犯到法律从而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为了促使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学校积极主动的营造学习氛围,最后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兴趣的法律小常识。用这种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展开小学生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小学生亲身去体会,通过身体各种感官用行动力去切实发生,在活动中的内心想法,真情实感的一种流露形成自我认识。通过亲自发生的经历会有自己的思路对道德与法治的一个理解,教师通过设定好的活动体验,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分析、测评。学生缺乏法律意识,那么就着重培养学生的意识行为,举例说明、情形模拟是最能直观的表现出来,也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教学模式。小学生年龄小对法律常识尤其是概念性的内容很难理解,作为教师转变思想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表达出道德与法治的真正含义。
教师对学生只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授课经验,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快速提高,让学生们在这堂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受益匪浅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话题感非常多,师生互动是最佳效果。教师应该由主动转为被动,给学生多说的机会,由学生来提问,可以教师回答也可以其他学生回答。因为往往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课过程中学生不会那么集中精力的去听,当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时,有很多学生的内心是因为怕回答错误导致不敢于回答。会反复思考我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教师的心理状态也是希望学生可以有一个满意的回答,当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教师也会比较失落,有一种落差感这样的结果教师与学生会显得比较失落。然而我们换位思考,其实道德与法治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有趣的一个课题,一堂课只要学生学到本堂课的精髓那效果就显而易见了。教师需要提炼出整堂课程的精华,精益求精简明扼要把重点讲解出来,可以引用举例子的形式给小学生讲案例,让学生们积极踊跃的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或者其他学生来回答,对自己的提问会非常认真听取别人的答案,这样师生的互动可以调动起来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想象力。让学生做主会树立起学生们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四、结语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挑战,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看中概念性的东西诸多,死记硬背也是为了考试可以有一个好的成绩。但当下我们教育课题在不断推陈出新,目的不再是学生们考试考高分,而是育人育己目的是能够让学生们完全理解,而不是靠死记硬背考完试又会忘掉处于死循环中。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去完成的一堂课,这堂课的精髓让学生深入理解成自己的东西,不仅单纯的理解而且还能灵活运用,掌握其中的要领。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教师需要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多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正确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学生道德品行和综合素养。教师要深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流露发展方向,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这样才能把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交给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达到学校教师家长共同期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桂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06):44.
[2]李小海,冯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89.
[3]郑琳娜.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学周刊,2019(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