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李龙
[导读]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诞生的,着眼于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摘要】:素质教育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视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无法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阻碍高质量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实践。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诞生的,着眼于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实施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知识性的课程,他们的教学活动在培训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不太统一。分层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将其引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来组织教学活动,是教师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 高中信息技術课程教学现状
        1.高中在高考中忽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而学校往往会忽略信息技术教学。高中课程安排繁重,也使学生无力学习其他课程。为了提高入学率,一些学校直接忽略了信息技术教学,造成了全国范围内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大。
        2.在信息技术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差异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参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之前,高中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技能。由于家庭条件和学校教育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基础知识的这种差异给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带来了不同的学习困难。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降低优秀学生的学习质量,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无法跟上。
        二、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措施
        2.1将学生合理进行分层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是将学生合理进行分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通过调查、测试等情况,综合衡量学生的情态态度、基础知识、能力水平、智力水平等将学生适当地分为三个层次: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能力强和精通各种软件操作能力的学生分为培优层中;认真学习、信息技术一般和较好的掌握能力拥有各种软件操作的学生被分为发展层中;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能力低、软件知识有限的学生被分为普通层。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水平进行大概划分之后,教师应向学生解释分层情况,使他们了解分层只是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方法,这种划分也是暂时的、动态的。教师会根据学生在未来学习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恰当的调整,以尽可能消除普通组学生的思想顾虑。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辅导,为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2.2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所有课堂活动的基础,也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分级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各级学生的特点制定恰当而科学的分层教学目标,以确保他们设计的教学目标能够使各层次学生都能有所提升、有所收获。例如,通过学习“文件下载”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具体特点来设计三种教学目标。具体来说,优秀水平的学生基础知识十分扎实,因此教师必须为他们设计一些高科技的教学目标,并为他们充分利用基础知识创造条件,例如允许他们下载一些电视剧、电影等难度较大的问题。发展阶段的学生具有相对丰富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中等难度的教学目标,以便他们可以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其操作技能。例如,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下载任务,如动态图片等类型。普通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相对薄弱,因此教师应将学习重点放在掌握基础知识上,以便他们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例如,下载文字或者图片等。只有这样,各层次学生才能通过经过努力完成学习目标,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本学科的信心和热情。
        2.3设计分层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教学信息技术中,由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巨大差异,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各级学生的具体特点,然后以学习需求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努力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在教学中,作者发现只有分合有序、动静结合的教学活动才能积极吸引各个层次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适当选择个性化的实践指导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比如,在学习“表格数据的处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分层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个性化的教师指导方案和知识训练策略根据学生三个层次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使他们在教学中更顺利地完成训练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重新划分,在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相互影响和互助中实现共同提高。
        结束语:“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且有必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并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显著优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特点,并在课堂上积极应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黃世金.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6,18
        [2]陈丽.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原则[J].新课程(中学),2010,(9).
        [3]谢放梅.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4,(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