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刘亚慧1 耿立新2
[导读]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创设“声、色、光、电”俱全的教学情景,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延长教学的“时间”,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优化、信息技术、多媒体
一、揭示事物本质,优化教学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有文本教材,其信息的存储、传递、再现能力受到限制,“动态”展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在表述一般实验条件下难以再现的内容方面,如大到宏观世界的自然规律,小到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等,教师无法准确表达,学生学得朦胧迷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把许多宏观和微观的、瞬间和漫长的、简单和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从感性向理性飞跃。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仿真实验。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现各种事物的细节和变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问题会容易得到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上物理课时,如用传统的方法,只会让学生眼花缭乱。运用动画课件,使静止的图变成了动态的动画,难懂的原理变得简单明了。
三、提高实验的效果和安全性,降低实验成本
        虚拟仿真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的积极开展和应用,能够很好地提高学校实验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验实践课教学时,能够结合虚拟仿真实验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通过实践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教师的观念、角色转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败的关键
        在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多媒体取代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部分职能,特别是使教师从一些繁杂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然而,能否胜任这种教学,要依赖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的情况。其实,信息技术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只要我们肯接受新事物、吸纳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我们就能找出规律,掌握使用方法。其次教师要正确把握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努力适应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灌输者”的角色变换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组织和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以教研员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研究和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不可能一用就灵,要使其真正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也必须接受新的理论指导。
        2、要深入研究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尽管教学内容的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仍有明显的不足。计算机与人交互的过程与作用仍然有限。长此下去,必然会造成教学新的机器专制化,如同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专制化一样,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呈现的图文并茂、生动多彩,更重要的是靠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创新性来激发。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智慧源泉。
        3、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非常重要。计算机网络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结合能使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个性化的优质学习。这需要不断更新、丰富校园网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教师自己开发的,也可以是购买的、甚至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建设好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一个重要的责任。也是课程整合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课件由于结构完整划一,内容遵循书本知识体系,加之运用形式单一,共享性较差,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学应用的需求,积件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针对课件的缺点提出来的,积件库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微教学单元库、教学方式库和光盘、网上虚拟库。其核心就是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软件开发形式由课件转向积件,资源建设己深得人心,建立中学教育教学资源库成为多媒体软件开发的中心任务。但对“什么是资.源?”“怎样进行资源建设?”还不是很清楚,在资源的分类、搜索、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缺乏实践层面的研究。
        4、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积极开展实验活动。根据课程的实际,探讨把信息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入课程中。逐步形成适合专业课程具体的应用与实例,在开实验课时,要求教师们都去听课、学习和研究,课后评课时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借鉴。实验课不是观摩公开课,可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不成功或失败,关键在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适应专业课教学的规律和有效方法。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探索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和设备进行教与学,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高效地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既学会学习,又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信息素养。拓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走向个性化、活动化、综合化、信息化的现代教育轨迹,深化新课程教育的改革。
【本文系2019年度驻马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ZJKYKT2019—0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