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89
摘要:剪力墙结构本身拥有侧移幅度较小、抗震性能较好和抗侧刚度较强等特点,所以剪力墙结构已经被广泛的用到了我国各类型建筑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大多数的墙体结构都是运用剪力墙结构的设计理念。本文对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剪力墙;分析
一、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优势
1、经济性较强
剪力墙结构比传统的框架式梁柱结构所需耗费的原料更多,建筑成本也相对较高,然而从安全层面分析,剪力墙实现了混凝土与钢筋结构的结合应用,无需填充其他钢材料。这种建筑结构较为稳定,无需再对建筑结构混凝土进行浇筑,大大节约了钢筋材料的使用成本,可以满足当下建筑企业控制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
2、稳定性更高
由于剪力墙结构中应用的是钢筋与混凝土两种物质,钢筋混凝土的结合应用使剪力墙结构对建筑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使得建筑的稳定性有明显提升,同时,与传统框架式梁柱结构相比,剪力墙结构的外观具有明显优势。
3、连续性强
在剪力墙设计之时,设计人员会对其进行区域划分,进而使构件实现分隔,以使各个区域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并且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分隔区域的有效维护,以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然而建筑物看似区域被区分,实则也相互关联而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剪力墙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连续性。
4、规则明确
在建筑物设计时应用剪力墙结构,可以确保区域划分的合理性。同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规则性较强,规则也较易理解,建筑区域划分后,可以实现维护与相关工作的同步开展。
二、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低于二十层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问题
在低于二十层的高层建筑当中,应用传统的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数量众多,这种结构设计方式主要利用构造配筋的方式进行墙体配筋,同时,各个墙肢轴压比的计算值较小。基于这些原因,实际墙体的承载能力与设计情况不符,建筑施工费用消耗也较大。
2、高于二十层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问题
在高于二十层的建筑当中,短肢剪力墙结构应用仍然较为广泛,然而由于未能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而选择适合的剪力墙结构方式,因此剪力墙底部的剪力系数难以符合建筑设计标准,进而会导致建筑结构连锁性问题的出现。
3、在建筑结构中框支剪力墙结构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物结构与底部处理过程中,采用的结构有所不同。通常会在剪力墙的上部采用短肢剪力墙,而底部则使用全落地剪力墙与框架支撑相结合的剪力墙结构,在商业性住宅小区或商店店铺等建筑设计时,此种结构的应用较为方泛。
然而这种结构较为脆弱,上下两个部分的刚性并不一致。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上部由于自身的压力承受能力较强而不易发生变形,而下部由于压力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经常会出现变形问题,即使外部压力来自于水平方式,下部出现变形的概率也较高。
三、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1、在抗震方面的设计运用
在实施承重构件和基础结构的设计时,需要遵守相关要求和原则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障建筑的主体结构拥有稳定性、安全性。例如在进行建筑工程剪力墙的承重设计时,需要对墙体配筋率问题进行思考[2]。目前我国执行的有关要求里有较为清晰的要求,如果抗震等级是一到三级的剪力墙,水平和竖向的分布筋,其最小的配筋率需要大于或等于0.25%,并且其中一部分的框支剪力墙底部强固位置的实际配筋率必须要大于或等于0.3%。如今,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对配筋率的要求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已经大致的做到了和先进国家建筑工程标准配筋率相符合的状况。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工程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承重构件和基础策划的设计强化时,需要重视有关施工工艺和要求,结合参数进行科学的选择和使用,尤其是需要满足我国建筑部门推行的最新政策和要求。
在进行剪力墙机构的平面布置设计时,需要对抗震能力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对剪力墙平面布置的设计需要尽可能的防止单向的布置,要根据双向布置的基本原则,让受力方向的抗侧刚度渐渐的接近,生成一个合理的空间结构。运用其空间的空旷性,减小结构本身的重量。剪力墙上的门窗需要排列布置,墙的截面非常简单,和连梁实现分布规则,如果发生了重叠或错洞现象,墙内的配筋需要生成框架结构。因为布置结构会对剪力墙的结构抗侧刚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假如发生了突变的现象,就会对抗震性能极为不利。在进行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时,需要始终遵守自上而下连续布置的基础原则,转变混凝土的强度级别和墙体厚度,降低侧向沿高的高度。要从多个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实施结构的具体分析,重视抗震级别平均轴压造成的影响,还要注意稳定性要求。
2、对连梁的设计运用
在进行连梁的设计时,需要重视连梁超筋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能够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控制和管理。第一,在进行连梁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和特点,适量的增加连梁的跨高比,可以从增加连梁中部洞口的宽或高来实现,也可以用布置贯穿缝的方法做到。第二,洞口的竖向中心线需要维持在一条水平直线之上,假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时,无法做到此项要求,就需要运用有效的对策进行改进。第三,针对那些墙肢太长的剪力墙,能够在剪力墙的中部布置结构洞,实现问题的解决。第四,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在实施设计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进行设计,确认清楚剪力墙的分布、数量和墙肢情况,以此防止连梁超筋问题的出现。如果以上对策还不能较好的解决连梁超筋问题,可以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把连梁的刚度和相关折减系数相乘,但折减系数需要大于或等于0.55。连梁的刚度有所折减,就显示着允许连梁在水平力的影响下形成开裂,从而进入弹塑性状况[3]。还可以对中间层或上下层的连梁弯矩进行设计,把数值实施平衡性的处理,进行科学的调整,幅度需要达到调整之前的百分之二十。
3、对剪力墙厚度、宽度和长度的设计运用
对剪力墙厚度、宽度和长度的设计,是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重点,所以,需要严格的根据设计标准和实际建筑工程特点进行分析、整理和设计。剪力墙的宽度和长度参数要比剪力墙的厚度数值要大,结合不一样的构件设计标准,运用的长度就是墙体界面的高度并且长度不能超过八米。保障剪力墙的结构延性,是对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的核心。如果想要防止脆性被剪切所破坏,可以把剪力墙设计为高宽之比大于三的细高型剪力墙结构。但是因为墙体本身的长度有时比较大,如果想保障比值比三大,就需要运用开洞方法,把墙体变成均匀的连肢体墙,洞口可以运用约束弯矩较小的连梁,这样成效比较好。
结束语
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建设在不断增强,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对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变得非常重要。怎样提升剪力墙结构的质量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极为关注的问题,想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水平,就要严格的遵守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原则,并对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不断的创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思想,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关吉隆.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
[2]张慧敏.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7.
[3]陆江洲.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