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套筒及灌浆施工要求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吴亮
[导读] 摘要:灌浆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与规划中的基础环节,规范有序的进行技术施工,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灌浆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与规划中的基础环节,规范有序的进行技术施工,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施工案例,从灌浆资源管理、灌浆流程操作等方面,对灌浆套筒及灌浆施工要求进行分析,以达到明晰灌浆技术实践方法,提升国内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灌浆套筒;灌浆施工;规范要求
        引言:灌浆施工,是工程建筑操作的主要环节,它是指运用专业的配套材料,在连接钢筋内通过注入快硬无收缩性材料方式,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塑形和稳固。为了确保技术手段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灵活运用,施工人员应在施工前做好灌浆套筒及施工等部分的系列性准备。
        一、工程概述
        工程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建设地块南北长约100m,东西长约140m,总用地面积约14507.55m2。建设主要包括由2 幢32层的住宅楼、1 幢6层的住宅楼、1幢16层商办楼及5F裙房、1幢2层变电站(无地下室),住宅地块整体设地下两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71046.12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21338.52m2。本工程主体地下室基坑面积约10048㎡,周边529延长米;变电站基坑面积约1060㎡,周边67延长米,基坑开挖深度10.9m[1]。
        二、灌浆套筒应用要求
        为确保工程建筑中灌浆环节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技术人员要点掌控从灌浆套筒准备环节开始。
        (一)灌浆桶应用环节综合梳理
        灌浆套筒应用后期避免出现漏浆、排浆孔堵塞等问题,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套筒连接施工工艺进行操作,以保障套筒技术操作工作规范。结合本工程实践的基本情况,施工人员灌浆套筒应用的系列流程为:(1)墙板吊装就位。即,按照初期设定规划图,将灌浆套筒放置预设定位置上;(2)灌浆套筒基层处理。对灌浆操作施工区域进行平整和准备,以满足钢筋套筒连接的需求;(3)套筒腔内有序密封,做好全面灌浆准备。其中包括灌浆同密封性检测,灌浆施工结构细微调整等;(4)持续性勘察灌浆桶实际应用状态,对于灌浆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局部阻塞、变形等情况给予相应调节[2]。
        结合工程建筑的基本情况,从宏观层面把握灌浆施工操作的基本步骤,并合理进行灌浆桶资源的优化调整,可以避免灌浆桶应用操作缺失等问题。
        (二)关键技术点把握
        灌浆桶作为工程钢结构操作期间外形塑造的主要方式,要求技术人员也应对于灌浆桶安装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本次工程施工期间,灌浆桶部分操作管理的施工要点为:(1)预制墙板安装是灌浆桶固定作用实践的基础,,实际操作时应采用专业的布线策略进行定位,以避免后续出现灌浆桶放置地位精准度不够的问题;(2)墙板吊装时应精准、快速入位,尽量一次性将灌浆桶放置完成;(3)为确保灌浆桶内出现小孔堵塞等问题,位置设定时应在构建底部与楼板衔接部分,预留出1-3厘米的空气流通凹槽,确保灌装工作顺利进行。
        灌浆桶属于最常见的资源固定方式,做好该部分准备工作,可为后续混凝土灌浆工作的有序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灌浆桶技术运用的要求之一。
        三、灌浆施工环节操作要求
        (一)搅拌与测试环节
        灌浆是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工程建筑施工期间灌浆有序实行,进行灌浆套筒准备工作完成后,应开始进行灌浆材料的搅拌与测试。
        结合本次工程施工的基本环节,将施工人人员所实行的系列性工作安排如下:(1)灌浆材料搅拌,按照工程施工要求选择灌浆材料后,先在搅拌桶中放入70%的灌浆材料,充分搅拌1-2分钟左右,再将剩余的材料导入搅拌桶中,并持续搅拌5-8分钟后,停止搅拌,并静置1-2小时,然后将其放入灌浆泵内准备施工作业;(2)技术人员在大规模进行灌浆操作前,需要对材料搅拌的具体情况进行测验。一方面,在5-10分钟之内实行局域性灌浆材料施工,保障灌浆材料实验环境与实际施工环境之间差异不大;另一方面,进行灌浆材料实验期间,应尤为注意对施工操作的周围环境温度进行控制,一般将操作温度控制在30-35摄氏度之间为最佳。
        结合灌浆材料搅拌和测验的基本结果,适当的进行灌浆材料浓度、搅拌均匀情况等方面加以调节,不仅保障了灌浆材料的品质,还对外部灌浆环境的有序运用给予合理化调节,这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的重要条件。


        (二)灌浆施工
        建筑工程建设工作具体开展时,灌浆环节的具体要点也应注意和分析,本次工程施工期间,主要采用半灌浆桶进行灌浆速度调节,技术人员将工程灌浆操作的基本步骤归纳如下:(1)钢筋中心位置允许偏差0~+3mm(可用钢筋位置检验模板检验,钢筋不正可用钢管套住掰正);钢筋外露长度、顶点标高允许偏差0~+15mm之间,钢筋表面干净,无严重锈蚀,无粘贴物。(2)按照1MPa灌浆压力用于3米墙的标准进行操作;(3)在灌浆实践的基本环节中,适当对超过部分进行调整,对于灌浆不够充足的部分应给予补浆,最终保障灌浆区域单个构件部分可形成独立的分仓灌柱。
        灌浆环节中压力、灌浆程度、以及灌浆的规律把握,可实现结合灌浆工作的基本环节,实施有序的施工处理,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规范化操作的主要步骤之一[3]。
        (三)封堵和排浆
        灌浆材料填充到灌浆桶内后,适当的进行灌浆区域封堵和排浆,是为了避免灌浆区域内部中有残存性气泡,或者出现局部灌浆拥堵的问题。结合本次工程施工基本步骤,可将灌浆后封堵和排浆部分工作要点归纳为:(1)采用一次性构件对灌浆接头部分进行灌浆调速率调节,并着重对灌浆后沉降速率缓慢的区域进行疏通;(2)确保灌浆孔、排浆孔等区域内均无气泡残存、无额外压力等问题,可利用通橡胶塞逐步将气孔封堵起来;(3)对于封堵后出现灌浆损失比例过多的部分进行后续填充;否则,不再继续进行灌浆补给。
        结合灌浆施工后的基本情况,有序进行灌浆施工资源的有序性管理,可以避免灌浆资源运用不够协调,灌浆操作实践中有疏漏的情况,它是建筑工程施工步骤中的环节之一。
        (四)灌浆温度控制和后续检验
        建筑工程灌浆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应对灌浆施工期间的温度因素进行调控。一般来说,灌浆材料施工环境温度应在15-40摄氏度之间,施工人员为保障灌浆工作的有序性操作,工作运维与安排时,采取了系列性保温措施。
        本次工作人员采取的灌浆温度控制方法为:(1)进行灌浆加工前,先运用加热板与棉被结合制作而成的保温设备围护在灌浆桶外侧;(2)初步设定灌浆桶的保温结构温度为10摄氏度,保持温度1-2小时后,开始进行灌浆工作。同时,随着建筑工程灌浆比重逐步增加,外部保温设备的温度也应随之向上调整;(3)灌浆加热过程中,为确保灌浆搅拌中时温度提升与灌浆施工保持一致,可在阶段性灌浆操作工作完成后,停止10-20分钟后,再继续进行灌浆,从而保障灌浆温度与灌浆过程之间保持均衡。
        灌浆接头部分的堵塞、或者灌浆表层状态较高,都会对结构整体灌浆效果产生影响,后续合理进行灌浆操作活动有序安排时,一方面是从灌浆材料位置固定环节进行勘察。本次工程灌浆料进场时,对灌浆料拌合物30min流动度、泌水率及3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3h竖向膨胀率、24h与3h竖向膨胀率差值进行检验,且灌浆构件一一检查后,再运用专业的灌浆装置进行操作;同时,进行灌浆套筒操作时,应将上缘表层的灌浆高度控制在5mm-10mm之间,这也是灌浆操作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五)问题点控制管理
        灌浆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在于做好该部分施工问题点的针对性控制。
        其一,灌浆时出现漏浆现象。结合本工程中施工过程,如果模板内除了钢结构之外预留的空间较小,或者是封堵时并未做好灌浆沉降程度的检查,就容易出现漏浆问题。为此,技术施工人员在灌浆工作开展期间,应尤为注意在灌浆初期、局部完善、后续检查等环节可能出现的漏浆问题进行勘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其二,灌浆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于灌浆桶部分的连接部分疏通不到位、或者是补充灌浆时完全按照一个方向进行灌浆,就容易出现局部气孔堵塞等状况,进而对灌浆施工效果造成相应干扰。技术人员进行具体工作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可通过集中性灌浆易堵塞范围疏通、灌浆状态调节等方式,对灌浆材料实际运用的状态进行全面性调节。
        工程建筑施工期间,灌浆材料施工运用期间,针对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合理进行施工中问题点的有序性控制,可起到针对灌浆施工基本状况,有序进行灌浆施工问题点有序控制的目的,它是现代工程施工中不可忽视的技术要点之一。
        结论:综上所述,灌浆套筒及灌浆施工要求研究,是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实践中自我优化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搅拌与测试环节、灌浆施工、封堵和排浆、灌浆温度控制和后续检验、问题点控制管理等方面,对灌浆套筒及灌浆施工要点进行梳理。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建筑工程技术综合实践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邱林锋,钱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1):83+94.
        [2]李智斌,赵杰,丛茂林,徐冰,杨晓靖.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预制钢筋骨架套筒灌浆连接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09):26-28+70.
        [3]马晓寒.FRP灌浆套筒水下加固锈蚀钢管桩的轴压与抗震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