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鼎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受到温度、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裂缝现象。裂缝现象的出现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硬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的质量,所以对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现场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找到出现裂缝的原因,及时制定解决措施,把土木工程裂缝问题处理控制好,提升建筑项目土木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对策
一、土木工程施工当中出现裂缝的类型
1、塑性沉降型裂缝
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骨料自身会发生沉降作用,而塑性沉降型的裂缝就是在混凝土骨料自身沉降过程中受到阻碍形成的裂缝,同时这也是引发塑性沉降型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混凝土无法实现瞬间凝固,在达到完成凝固的时间内这段时间里,混凝土还是塑性状态的模式在慢慢凝固,这个状态里很容易出现骨料沉降产生阻碍形成塑性沉降型裂缝。
2、塑性收缩性裂缝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一种裂缝类型就是塑性收缩型,之所以出现这种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过于快速蒸发而导致的,这种收缩型裂缝一般在混凝土表面出现,并且由于导致水分快速蒸发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这种塑性收缩性裂缝也是土木工程中处理较为麻烦的一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表明,相比较塑性沉降型裂缝而言,塑性收缩型裂缝会出现的较晚一些,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后的五个小时之内都有可能出现塑性收缩型裂缝。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阶段是环境因素变化较大,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加快蒸发的速度,这时候就有可能引发塑性收缩型裂缝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3、地基冻胀型裂缝
土木工程是一种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的施工工程,同时,温度较低也是产生工程施工裂缝的一种常见因素。这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使得地基土的温度变得很低进而产生裂缝。普遍情况下,一旦地基土的表层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地基土的内部水分因为低温的原因凝结成冰,凝结形成的冰会使体积增大,而原本合适的地基土就会随着含水体积的增大而膨胀,这种膨胀产生的必然性结果就是地基土的上部产生冻胀型裂缝。特别是在一些寒冷冰冻地区,冬季气候较低或者常年温度寒冷,在这些环境温度低的地区进行土木工程的施工时,要根据具体气温因素及环境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否则一定会出现地基冻胀型的裂缝使得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引起裂缝的原因
1、温度改变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的主要施工材料,温度改变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很大,混凝土热胀冷缩特性,所以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出现混凝土裂缝。另外,混凝土结构在凝固过程中,水泥的水化作用会释放出很高的热量,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升高,这个过程中,要吸收很多水分,所以就需要用水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降温补水处理。一旦没有及时的进行浇水养护,就会出现裂缝,甚至高温会烧坏整个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混凝土表面会承受很大拉力,当拉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承受范围就会出现裂缝。
2、地基出现问题
混凝土因为比重原因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颗粒下沉的现象,颗粒下沉还会引起水泥浆浮起,凝固以后就会出现裂缝。另外,由于混凝土的结构不均匀,所以在凝固的过程中会出现下沉和凝固不均匀,这种情况还会引起混凝土整体发生形变,发现形变的混凝土还会引起大量裂缝。除此之外,裂缝的穿透性极强,一旦出现裂缝,裂缝处与空气接触以后就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裂缝出现,甚至发生错位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结构的不均匀和沉降比例问题。
3、钢筋锈蚀
土木工程中的钢筋发生锈蚀以后,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发生严重裂缝现象。这是因为在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对钢筋进行很好的防锈保护和处理,导致钢筋与潮湿的空气接触时间过长,造成钢筋表面氧化,氧化后的铁离子进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造成侵蚀,导致混凝土结构裂开,最终出现裂缝。
4、施工质量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也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设计要求的比例对混凝土进行配比,在搅拌过程中也没有搅拌均匀或者没有按照混凝土的操作规程机械操作,导致混凝土的搅拌过程过慢或者过快,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受天气影响,出现凝固过快的现象或者振捣不均匀,以及在浇筑完成以后没有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严重的裂缝。
三、土木工程的裂缝处理措施
1、对裂缝进行修补
对裂缝进行修补是处理混凝土工程裂缝的通用办法。工作人员首先要对裂缝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范围面积。常见的修补办法主要是用混凝土的浆料将缝隙所在区域涂抹覆盖。修补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快速的处理措施。但是修补法可使用的范围较小,一般能解决的是不影响工程整体结构的裂缝问题。工作人员能以较快速度完成裂缝修补,同时不对混凝土建筑的整体结构造成影响。
2、对裂缝处进行加固
对土木工程中的裂缝处进行加固,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满足操作需求的工具设备。加固法的主要操作流程是先找到裂缝所在的区域,然后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的具体结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固结构。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两种:①用混凝土作为添加材料,加固结构支点;②运用钢筋为添加材料,加固支点。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可能会对建筑物造成安全隐患,降低土木工程的工程质量,而加固法的应用可以很好对此进行弥补。
3、灌入混凝土浆液
如果建筑物产生漏水现象导致修补法无法顺利进行,就会采用一种较为灵活的处理措施,即为向裂缝中灌入混凝土浆液,起到修补裂缝的作用。在进行灌浆修补之前,先调制浓度更强的混凝土浆液,利用压力设备,将混凝土浆液灌入裂缝之间。待凝固之后,再对表面的问题进行修补,从而真正意义上消除裂缝。
四、土木工程中预防裂缝的主要措施
1、合理进行温度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制作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水化热表现较弱的水泥类型,以降低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内外温度差值。如果还是难以降低热度,可以采用冷水管循环降温,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强度
①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尤其是对混凝土材料的储藏和使用过程严加管制,要做好时间规划,在规定时间内将生产出来的混凝土材料实施使用,避免混凝土材料因时间过长出现质量问题;②要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中的监督和控制,要注意匀速进行浇筑,充分进行捣鼓,迅速完成浇筑工作;③要对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建筑做好早期养护工作,及时覆盖并且加强保湿,避免混凝土建筑出现变形和裂缝现象;④要做好工程考核评价工作,用适当的奖惩制度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积极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致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为了降低施工裂缝对建筑质量的影响,我们需要尽量确保支模施工的有效实施、控制好混凝土的采购和存储工作,并且控制好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效应,同时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标准化操作,以便在现浇阶段降低裂缝产生的概率。而对那些已经存在裂缝问题的施工项目,需要及时做好处理加固工作。总的来说,为了避免土木施工项目中的裂缝影响,延长施工项目的使用耐久性,必须认真对待裂缝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文柏.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55.
[2]刘忠彦,焦鑫.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