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自然资源局 山东省 271000
摘要: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做好土地资源开发工作,则必须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科学实现土地转型,秉承绿色开发理念,大力促进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系统论述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希望能为土地规划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利用转型与规划规划是土地资源开发以及中国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土地利用转型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发挥土地的最大使用价值,协调城市建设过程中各方面的土地使用情况,并对土地进行详细编制,进而促进城市与土地资源的协调发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文将简单介绍土地利用转型的基本定义,浅析土地资源利用转型中的环境问题,并综合探讨如何做好土地利用转型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一、土地利用转型规划的基本定义
从狭义视角来讲,土地利用转型规划则是指以国家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及其指标为依据,做好社会各方面的用地协调工作,同时,科学执行土地编制工作,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优化土地资源调配利用方式,并通过科学开发土地空间资源提高其利用价值。土地利用转型规划工作和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其转型规划核心是土地资源管理。从土地利用转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分析来看,土地利用转型规划包括土地空间资源开发、国土资源利用、土地生态整治和土地资源保护,同时,根据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态势与经济条件为土地开发利用工作制定科学、长远的转型规划方案,全面优化土地资源利用途径,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
二、土地资源利用转型中的环境问题
目前,在土地资源利用转型活动中,时常伴随着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与沙化问题,严重影响环境质量,表一就是国土资源利用转型中的环境影响问题数据调查表。
表一 国土资源利用转型中的环境影响问题数据调查表

此外,如果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当,也会滋生土壤污染问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三、如何做好土地利用转型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一)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转型规划方案
全面做好土地利用转型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首先要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转型规划方案,与此同时,须从战略与政策的双重角度出发,制定缓解土地利用转型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有效策略。从整体结构来看,土地利用转型规划方案制定工作主要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编制土地利用转型规划纲要;第二,做好土地利用转型规划纲要的研究工作;第三,完善土地利用转型规划方案并予以申报;第四,严格审批土地利用转型规划方案。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调查土地利用转型规划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准确预测、识别和评价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即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秉承经济发展与环保相协调的理念原则制定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对策。从辩证视角来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两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是准确预测土地资源开发管理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做好环境影响范围、程度、类型与过程的客观评价工作;另一方面则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有效对策,核算环保工作费用与效益,并准确计算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得失。
此外,做好土地利用转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必须着重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目前,最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包括矩阵法、对比分析法、模糊系统分析法、专业判断法、叠图法、定义法、网络法、加权比较法、幕景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费用效益分析法、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生态足迹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法和投入产出法等。在具体评价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佳评价方法。
(二)优化土地资源利用转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机制
中国土地面积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各具差异,确保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必须针对不同地区的特征不断健全土地资源利用转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机制,为该机制搜集准确的数据。
(三)细化土地利用转型规划内容
细化土地利用转型规划内容,做好土地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必须着重细化土地利用转型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将该方案的评价工作落实到位。从整体结构来分析,土地利用转型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态保护指标、土地退化防治指标、农业耕地资源保障指标、城市化建设用地增长指标、林地指标、补充耕地风险评价指标等。其中,生态保护指标又分为自然景观变化指标和生态多样性保护指标;土地退化防治指标分为边际耕地退耕指标和土地整治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土地利用转型规划工作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客观评估土地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负面影响指数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胡东明.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
[2] 侯利. 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
[3] 盛中华,董会忠,殷秀清等 . 基于熵权可拓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 [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12):1433-1438.
[4] 龙铁宏.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