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黄秋瑜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4期   作者:黄秋瑜
[导读] 当前我国耕地面积较小的尖锐矛盾下,农田建设,城镇发展等多方面都需要土地,为了能够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就要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申报,立项,设计,政策,管理,检验等相关的工作。在土地项目管理过程当中,要对各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形成阶段性的成果,并运用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工具和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
        广西广证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广西省南宁市  530022
        摘要:实施土地整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土地资源能够更加充分的应用,凸显出土地资源的价值。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耕地面积较小的尖锐矛盾下,农田建设,城镇发展等多方面都需要土地,为了能够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就要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申报,立项,设计,政策,管理,检验等相关的工作。在土地项目管理过程当中,要对各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形成阶段性的成果,并运用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工具和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土地整治项目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综合运用资金、人力和物力等的投入,通过独立的业务单位组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村的整治,以达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等目标的过程,是落实《土地管理法》,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执行“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做好土地整治工作,抓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1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意义
        中国在新时期实现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格外注重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要实现长效的、稳定的发展。土地资源作为一个国家实现长效发展的重要支持条件之一,其的科学化存储和高效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活动的拓展,同时对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获得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年来都从政策和相关制度层面上给予土地资源管理有效的支持,促使土地资源管控向着科学化的方向落实
        2土地整治项目存在的问题
        2.1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
        土地整治项目中投标人为了中标,投标人故意压低投标价格,甚至想尽各种手段围标串标、恶意低价中标,甚至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过程中控制中标结果。从而导致投标人中标后,很有可能偷工减料,以牺牲工程质量来降低工程成本,造成严重质量问题,给项目业主带来很大的风险,或投标人低价中标后,与项目区部分村民串通,要求业主进行设计变更,删除施工难度大、利润薄单项工程,造成土地整治效果和投资的效益降低,甚至可能出现群众上访事件。这种低价中标的方式不仅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场的秩序。
        2.2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周期较长
        通常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周期比较长,而且项目还具有一次性的特点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始一直到整个工作阶段,中间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而这些阶段组成了一个更长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周期。通常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要经历的时间大概是在一年半左右,在这过程当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或者是相关的领导班子和骨干成员流失以及一些特殊的原因,会导致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周期更长。除此之外,一些中介机构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每个项目只有一个人负责,这种状况会导致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变得草率和充满缺乏设计,使得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不全面,最终遗留许多问题。
        2.3注重新增耕地面积,忽略了生态建设的整体性
        各级地方政府设置土地整治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新增耕地面积,用于补充耕地占补平衡,在资金使用上主要偏重于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上主要保证对新增耕地的要求,在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上做不到和谐共存,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新增耕地规模的边界、图斑、地类、地块能较为清晰的设计并组织实施,与周边的环境融洽工程设计的基本很少,资金的使用上基本不存在。


        3土地整治项目改进的建议
        3.1优化土地整治工作的施工招投标流程
        当前,很多国家都使用较为科学、有效的无标底评标办法。无标底招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建设市场,并要求业主在招标经验方面十分丰富。而我国的招标工作还需健全,建筑市场也处于过渡时期,因此采用了综合投标报价评分体系。这一体系主要通过施工图以及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以较为成熟的标底作为评分基础。首先,投标需要最大限度符合招标要求且打分较高,然后以最低报价作为中标。其次,当价格最低,综合打分项得分最高,以最低报价者中标。
        3.2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
        要想使得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能够得以规范有序合理科学的开展,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恰当的决策机制,决策机制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尤为重要,能够提高土地项目整治管理的质量和目的性,并且能够缩短项目周期,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要建立实际的决策机制,积极引入,更加完善的项目管理知识,从而丰富管理理论知识。第二要加大监督力度。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之后,在有法可依,有据可依的背景之下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力度,包括对资金的流向、项目实施阶段考核以及项目的规范性等等进行有效的监督;最后要关注项目的全面性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做好项目的层次性计划和规划通过层次分析,保障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3树立整体生态建设理念,突出项目的综合性
        土地整治工作中要牢牢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准确定位土地整治项目在生态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提升项目设计理念,打破部门壁垒,突破设计界限,综合资金使用,做到原地类布局优化,土地综合利用效能提高,真正做到宜农则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综合引领作用。
        3.4提高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
        在整个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决定着项目管理质量,因此要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包括理论知识、意识形态实际操作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建设,强化管理人员对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认知,引导管理人员对项目的重视,其次,给相关的项目管理人员更多的培训和晋升机会,让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能够用相关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并且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将理论知识加以实践,一次来推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有序开展。
        结束语
        土地整治项目的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地整治地区的用地合理性以及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率,但是其开展的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优化和改善,不断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探索、总结,保证土地整治工作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真正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成为为民、惠民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居业,2019(12):185-186.
        [2]李麒.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J].华北自然资源,2019(06):129-130+132.
        [3]黄晓芳.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监管办法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166.
        [4]严飞,王强.浅谈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路径[J].农技服务,2018,35(06):96-97.
        [5]徐强.我国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5):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