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市政公路给排水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王宸琼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王宸琼
[导读] 摘要:当前,市政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

        福建省百川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当前,市政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市政公路给排水施工质量,应明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地质勘查资料及管线探测资料、管线高程和平面位置、新建给排水系统与原给排水系统衔接等方面的问题,然后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市政公路给排水施工的效率。
        关键词:市政公路;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市政公路给排水施工现状分析
        1.1地质勘查资料、管线探测资料的问题
        市政公路给排水施工前,应对管线施工部位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现有管线数据信息,以便为排水施工提供参照。我国市政公路给排水施工时,因施工部位地质状况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岩土体行政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岩土体离散型较大,以及岩土体不均匀等,这些对给排水施工进度、质量,构成的影响非常大,无法保证给排水施工的顺利实施[1]。与此同时,给排水施工前,应对现有地下管线、供电、供水、供气管线等情况加以了解,以便保证管线探测资料的完整性,防止发生给排水施工对相关管线构成不良影响。当前,较多勘测企业为维护自身经济效益,不能正确看待管径管道勘测工作,没有进行小管径管道检测工作,这对部分管线、施工进度,均造成了直接的影响。针对于此,应明确施工位置管道铺设的具体状况后,对四周住宅/商铺安装小口径给谁管道、排水管道作以标识。
        1.2管线高程、平面位置的问题
        管线高程、平面位置的冲突问题比较凸显,在给排水后续施工中比较常见。这方面问题的出现和较多因素有关,如:管线探测资料不准确/不完善,不能明确地下管线铺设的具体信息。如:给排水关小施工部门没有很好的掌握现有管线铺设资料,对供水管线铺设资料、供电管线铺设资料,以及供气管线铺设资料等掌握不理想,所以无法保证埋设位置的合理性。上述问题的发生,导致探测管线状况受到威胁,而发生管线探测埋设位置、高程冲突的情况;施工图纸设计不合理、不规范,也会引发管线高程、平面位置冲突状况,和施工设计部门人员工作随意、不能重视给排水施工设计有关,进而发生了给排水施工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
        1.3新建给排水系统、原给排水系统衔接的问题
        给排水施工时,因公路修建需要将两侧的道路市政管线系统,予以隔断方式进行处理。原管线渠道系统自身问题所致,使得新建给排水系统、原给排水系统,不能很好的实行衔接。而发生新建管道、原管道不能衔接的原因,和施工设计企业没有对原给排水管道现状进行研究、没有考虑到管线因素有关。所以,施工过程设计图纸中的描述,和现有管线情况无法保持统一状态,这时则会发生施工设计方案、现有管道铺设冲突的问题[2]。较多施工企业设置公路工程自用冷却水管,易于产生误认为市政给水管的几率较大,因此出现给排水施工方面问题。同时,一些施工设计部门不能对现有管道相关情况作以了解,而这也是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管线勘测资料不完善,没有予以小管径管道勘测工作更多的重视,则无法做好管道衔接设计工作,产生新建管道、原管道冲突状况,此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限制给排水施工情况。
        1.4管道的漏水问题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中,管道漏水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出现管道漏水的问题这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管道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材料不能达到本次施工的要求将会导致管道在后续使用时承受不住排水与给水的压力,从而发生漏水现象。材料的采购人员在采买管道材料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疏漏,并未对管道材料继续严格的检查,未能及时发现不合格的管道材料应用到管道的建设中,从而造成严重的管道漏水问题。



        2市政公路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研究
        2.1加强质量监督控制
        针对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理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应从质量预防角度出发,提升对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的时效性,具体如下:(1)提升质量控制意识,施工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给排水管道施工不是简单工程,而是对日后城市建设及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必须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从理念、管理、执行、监督等层面全面开展实施,在该过程中不能肆意进行、盲目开展,一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强化施工企业自身质量控制能力,如加强施工质量检测、管道对接及关联合理性、焊接作业规范标准等。(2)政府及相关负责机构应加大对其质量监督,定期、定时对施工企业工况、工序等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快速处理,起到主导施工、监管质量、全面保障的重要作用[3]。
        2.2强化施工单位自身能力
        (1)提升招投标过程中的监管、审批力度,对施工单位资质、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检查,必须满足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要求。(2)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其材料采购、现场检测等,选择口碑、信誉较佳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将质量保障作为材料选择首要条件,如管材指标、参数及性能等,必须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及质量标准。同时,需对施工材料进行投入前进行现场检测,主要以质量检测为主,做到万无一失后方可进行现场投入。(3)做好施工技术及方法的配置、选择工作,施工技术及方法的合理选择对质量预防也十分重要。应该选择较为先进、科学的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将传统技术的弊端性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保障施工效率及质量同步提升。如管材焊接方面可选择自动焊接技术等,这些都可以对施工质量问题预防起到一定作用。施工单位还应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将精细化管理进行全面执行,将小瑕疵、小问题等进行规避,并将质量控制与精细化管理进行融合,对施工过程进行细化、量化,为预防质量问题打下基础。
        2.3巩固施工管理人员质量素养
        基于当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偏低问题,应从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及核心素养三方面进行提升,具体如下:(1)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定期举行质量控制实践活动、质量管理具体方法讨论德国,邀请资深讲师进入企业,对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2)加强职业道德,树立质量第一、服务企业的职业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主题活动等树立管理人员忧患、危机意识,对任何施工细节及小事不能掉以轻心。同时将施工质量、人员质量、财产质量等纳入其管理范畴当中。
        2.4给排水管道的防腐蚀
        首先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给排水管道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避免给排水管道出现焊接、裂缝等质量问题。其次,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前要对管道进行防腐工作,使用水泥作为防腐材料,在给排水管道的内部喷涂8mm左右的厚度,作为内部防腐处理。外部的防腐处理要对管道的外部进行除锈工作,再对其喷刷防腐漆,最后使用环氧沥青以及玻璃纱布对管道的两侧进行防腐处理,管道外部的防腐涂层厚度在6mm左右。
        2.5闭水实验
        在管道安装结束后要对管道的密闭性进行测试,主要使用空气压缩机增加管道内部的压力,对不同阶段的给排水管道情况进行观察,了解管道是否存在漏气或者漏水的情况,在观察管道的同时也需要对管道阀门的密闭性继续拧检查,观察阀门的密闭性是否符合施工的质量要求。在测试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管道的密闭性出现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解决,对有问题的位置要再度检查确认,直到管道的密闭性符合要求。
        3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品质决定了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效果,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标准都会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若出现一处的操作不规范,都会影响工程的品质安全。给排水管道工程在我国市政道路中越来越重要,因此要重视管道施工技术的安全系数,优化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兰建平.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08+121.
        [2]许泽希,李婧玉.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的现状及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75.
        [3]黄开炎.研究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低碳世界,2019,9(05):236-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