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植物景观设计探析 杨再鹏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杨再鹏 刘玉发
[导读] 摘要:本文对公路工程中植物景观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植物造景设计原则,最后提出了做好公路工程中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的建议。
        凯里经济开发区西部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贵州凯里  556000
        摘要:本文对公路工程中植物景观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植物造景设计原则,最后提出了做好公路工程中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公路工程;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作用;原则;建议
        前言
        在包括公路绿化工程在内的诸多园林景观中,植物景观都是极为基础的一项内容,为确保植物成分体现其价值,设计与施工人员都必须意识到植物的独特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具体特征做出一定的了解,进而形成科学的设计方案。
        1.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植物造景,即是指通过对植物的合理设计与利用,形成独特的景观造型效果,它能够通过植物的相映成趣、色彩搭配打造丰富的视觉效果,还能通过绿叶的光合作用、整体除尘避风还起到良好的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作用。考虑到植物造景与普通的道路绿化设计、盆栽景观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设计人员只需根据各地区环境与气候条件的不同,对植物做合理的选择与搭配,从而确保其存活率。不仅如此,植物还需要经过精致的搭配与摆放,从而创设出与生态高度和谐、便于群众休闲、赏景的良好公共空间。
        2.植物造景设计原则
        2.1遵循自然规则原则
        一般来说,绿化、园林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极具创造性,这就体现了一定的随意性特征,但这种随意不能是毫无章法的,它必须将随意性与精心布置二者统一起来,使景观更为自然。自然,即是指景观的打造要尽量减少其人工雕琢的痕迹,而是要给人天然精致的观感,使其野味十足而又贴近群众,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社会环境毫无阻滞地融合为一体。为做到这一点,对植物造型进行设计的单位也必须对周边环境展开提前的全面调研,以此为基础原则与之相得益彰的植物类型,并且按照自然规律对其进行选种与安排。
        2.2因地制宜原则
        在现代社会,公路绿化工程等的打造,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即是美化环境,因此必然会对多元化的植物进行利用,使得工程的实施对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活体,如乔灌木、花卉的栽种和地被、草皮培植等。在此过程中,为提升植物存活率,打造美观环境,必须对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作用和公路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特征等进行全面考虑,引入适于生存的树种进行栽种,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的效果。
        2.3色彩搭配原则
        正是因为植物具有美化环境功能,且其自身的色彩极为丰富,因此设计人员应该通过色彩的合理搭配,使得各类型植物的颜色彼此协调,进而形成色彩四季相宜的景观效果。首先,设计人员要从公路工程所在环境的整体高度入手,对其中存在的各种建筑、原生植被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选择能够与其色彩相融合的植物类型,并且采取专业的艺术手法对色彩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以免植物造景与整体环境不协调。不仅如此,景观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因此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色彩给人的视觉感受,例如蓝色给人忧郁的印象,红色则有热情奔放的观感、绿色有恬静安谧的特征,为了让群众能通过流连丛林获得比较舒适的心理体验,设计人员可以多选择比较积极向的植物类型,以免暗色系等植物造成不好的心理印象。
        2.4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毫无疑问,景观工程的存在,起着美化与绿化环境等多重作用,因此它既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造型美感,也需要达到一定的硬功能指标。基于此,负责植物造景设计的工作人员要在加强其艺术审美效果塑造的同时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植物的环保与生态价值,从而形成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具有实用功能的现代化优质绿化工程。
        3.做好公路工程中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的建议
        3.1对绿地指标进行统一
        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绿化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要求相关单位对绿地指标提出严格的规定与统一的标准,要求各省市在道路绿化用上预留足够的空间,确保达到基本的绿化作用。我国已出台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这对各地道路绿地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一般来说,园林景观路的绿地率不能低于40%;而在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m时则要将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当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处于40~50m的范围时,需要保证其绿地率高于25%;当宽度窄于40m所对应的绿地率则是最低为20%。
 
        图1  公路工程绿化工程
        3.2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种子
        一直以来,绿化工程中的植物种植存在一定的种类单一问题,这很可能导致植株不能有效抵御病虫害的入侵,使得景观工程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基于此,植物造景设计人员在对树种进行选择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选择优质且高产的种类,同时还可以进行树种杂交,将其中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的树种挑选出来。另外,在具体种植过程中,还可以引用乔木、灌木等不同种类树种混合种植的模式,这样既可以促进病虫害抵御能力的显著增强,也能够为园林体系的健康、稳定提高有力保证。
        3.3合理搭配植物且保持土壤养分
        在园林植物景观中,如何对多种植物进行合理选择与科学搭配将直接影响景观整体的外在美观程度,而加大植物的栽种也有利于提升植被覆盖率、打造宜居生态环境。设计人员不仅要结合当地气候地质特征等条件进行妥善选择,对于植物的色彩、植株高矮及层次分布也要重点考虑,打造层次化的景观造型。而土壤养分则是影响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对景观进行设计时,就要对当地原有土壤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据此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景观建设方案,在工程建设中还要注意防止对当地土层造成的后续破坏,最好是通过植物栽植进一步涵养水土,为土壤提供更充足的养分。
        3.4兼顾绿化工程的后期植物养护工作
        为了提升公路工程绿化板块的植物美观性,后期的绿化植物修剪也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在具体维护过程中,针对绿化植物所结的果实应及时进行摘除。在每年6月上旬以后,会出现不数月的持续高温,因此需要对一些珍贵的花木做好遮阴工作,如针对玉兰和银杏,就需要做好遮阴处理,以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具体做法通常是利用钢管进行支架搭设,并在相应支架上进行遮阴网覆盖,从而为其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公路工程中植物景观设计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植物造景设计原则——如遵循自然规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色彩搭配原则、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公路工程中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的建议,对绿地指标进行统一,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种子,合理搭配植物且保持土壤养分,兼顾绿化工程的后期植物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叶杨杨,辛强.分析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的优化配置[J].现代园艺,2018(22):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