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对策 成晓龙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成晓龙
[导读]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道路桥梁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因此,保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设计标准是至关重要的,施工单位应对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给予高度关注,充分了解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利弊,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人们出行安全。
        浙江高运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道路桥梁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因此,保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设计标准是至关重要的,施工单位应对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给予高度关注,充分了解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利弊,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人们出行安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对策
        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问题是影响道路桥梁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软土地基中通常含有大量饱和性黏土,其不仅在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方面均很难满足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要求,而且由于其水渗性比较差,容易出现变形等问题,因此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就会直接造成道路桥梁工程产生不均匀沉降以及裂缝变形等病害,会严重威胁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甚至会造成重大的人员和经济财产损失。所以施工单位要全面分析软土地基特点,并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以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能够达到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从而促进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1软土地基的概念及特征
        1.1软土地基的概念
        所谓软土指的是组成中含有一定量泥砂或是泥砂成分的土的全称,软土的压缩量和含水量都较高,透水性和剪切强度较低,因此导致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
        1.2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
        软土地基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孔隙比较大,软土地基的土质通常十分松散,土粒与土粒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因此它的空隙较正常土质地基来说更大一些。第二,含水率高,一些靠近河流湖泊的土体,它们的地下水含量较高,导致土地内部含有大量的水分,久而久之形成软土地基。第三,压缩性高,软土地基相对于正常地基来说承载能力较差,因此在受到外界负荷的时候,中间的大孔隙会受到压缩,且土体内部的水分会被挤出,导致土体体积迅速变小,如果此类地基出现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就会导致道路内部结构变形甚至出现开裂现象。第四,透水性弱,由于软土地基本身的含水量已经很大,当遇到多雨天气时,下部无法吸收水分,水源会长期积累在道路上部无法排走。第五,变动灵敏性高,软土地基由于内部存在大量的水分和气泡,导致地基体积十分不稳定,当受到一定荷载力时,极可能由于受力不均造成其体积发生各种变化。
        2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危害
        软土地基这种地质条件在我国是非常普遍的,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渗透性不好、间隙大、含水量较多等,其主要由机土、松散砂粒等细小颗粒构成,凝结性非常差,结构不稳定,成型非常慢,湖泊、河滩等地域出现该土质颇多,由于软土地基内部含水多,因此,各个土层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没有处理好软土地基的施工,坍塌、沉陷等及其危险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甚至还会引起结构性能方面的问题发生,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在道路桥梁施工阶段,软土地基一旦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解决,其对工程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会导致桥梁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差,还会导致道路工程地面出现扭曲。使道路地面受到严重损坏,进而不利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3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3.1预压沉降法
        预压沉降法,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地基后期沉降发生的概率。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先要预估路桥承重,对每个区域的应力进行分析,在得出结果之后,预先使用大于路桥承重的负载压实地基,从而确保地基的软土层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障。在撤除预压负载之后,软土层在应力的作用下,土层中的间隙会减少,密度会增高,可以达到路桥工程施工的需求。该技术的施工难度较低,较容易实现,施工人员只需要确保负载下放到位即可。但是,就实际应用而言,该技术同样存在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效率上,预压沉降法主要依靠的是负载自身的重力实现压实目标,由于没有外力干预,所以耗时较长,整体效率过低会直接导致路桥工程无法如期交付。

其二,沉降法针对小面积软土地基处理优势明显,对于大面积软土而言无法短时间内配置相应的负载,而且大面积软土处理的质量不好把控。
        3.2高强度夯实技术分析
        目前来说,高强度的夯实软土地基这种处理技术通常会被应用于抗压性较弱的软土地基中。而且,一般来说,以前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施工人员多采用强度较低的施压方法,但是在后来的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的使用是没有办法增强软土地基的抗压性能的,这根本无法对施工有所帮助。可是,如果科学的利用高强度夯实技术,就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处理方法中的问题,从而让软土地基变得更加牢固,但是这门技术虽然很厉害,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施工以前需要处理软土地基的时候,往往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工作的强度很高,夯实的效果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想要高强度夯实技术充分地发挥其优势,就需要在使用之前做好严格的检查,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这样才可以让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有所改善。
        3.3采用加筋法
        在采用加筋方法处理软土地基时,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不锈钢钢带以及竹片等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土工格栅层以及砂石垫层来形成复合地基结构,从而达到提高软土地基承载性能和强度的目的。施工时应合理选择填铺材料和技术工艺,例如在土工格栅层的铺设施工中,应确保土工格栅均匀分布且铺设紧密,以避免地基结构出现变形等情况。然后将加筋材料填充到软土地基中,确保软土地基的强度以及结构稳定性能够满足设计标准。
        3.4表层排水法
        软土地基表层含水量较多,将软土地基多余的水分排出来是必须的,而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表层排水法进行处理,进而使软土地基可以满足施工的要求。在使用时,施工单位要全面调查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并进行掌握。如果工程地势低,那么泥石流就极易出现,因此,施工单位就必须在软土地基结构中设置增加防渗层,并且使用吸水性能好的回填材料进行基坑回填,以此来提高排水性能。当工程地势高时进行排水,我们可以利用地势优势设置排水明渠来实现软土地基加固的目标。
        3.5灌浆法
        灌浆法通常用在软土地质特别严重的路段,技术施工人员利用粉喷法和电化学原理等方法将水泥砂浆灌入地基的细缝中,从而改变地基土层的性质,提高地基土质的强度。灌浆法施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施工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选用性能较好的电钻,按照预先设计的灌浆位置进行固定,对于喷粉量、停粉时间以及灌入水泥浆的量都要进行严格控制,另外在工程实施前应该进行实际勘察,确保制定的计划行之有效。
        3.6胶体与软弱土层搅拌法
        胶体与软土层混合的方法是利用搅拌设备将原料与软土层混合,使胶体与土壤充分混合,发生一些物质变化,改变软土层的强度,提高软土层的抗压能力,减少软土层和弱土层的沉降。这个方法形成一个混合土层,其处理深度和速度都是优势。当然,持续深化的研究胶体材料在中国,压实效果也会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软土地基处理的问题。如果软土地基处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所以,一定要对道路桥梁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引起注意。而且想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选取最合适的施工方法,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施工技术,为道路桥梁施工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才能够增强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道路桥梁的使用时间,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冉东升.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探讨[J].河南建材,2019(5):230-231.
        [2]邹会宗.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6):203.
        [3]朱向云.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4):25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