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市政道路与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 朱雪飞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朱雪飞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与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水平不仅是工程建设速度体现,更是周边老百姓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的体现,因此为了保障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的主要特征,对市政道路与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桂林灵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市政道路与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水平不仅是工程建设速度体现,更是周边老百姓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的体现,因此为了保障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的主要特征,对市政道路与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特征;现场施工技术;应用
        1.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的主要特征分析
        1.1地下管线多
        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有挖断天然气、水、电、网等相关的管线。市政道路施工一般都是在地下进行,施工过程中不不能及时的发现这些管线的位置,就会把一些相关的管线挖断的可能性,这就造成了一些生活上的不便利。另外由于地下管线分布较多,也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这样就造成了施工中的一些难度和进度,影响了道路施工的建设。
        1.2施工环境差
        市政道路建设涉及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在大街小巷、三岔路口、丁字路口等等施工也比比皆是,这就出现了施工地点空间小,有些机械设备没办法使用,加大施工难度,难以保证施工质量。也因为一些市政工程处在居民聚集区,或者学校、医院等,这就造成了会有一些搬迁的工作要进行,在这个搬迁和安置的时间上,对市政道路的正常施工和人们日常出行生活带来影响。比如说公交绕行,单线行驶,有些路段限行通过等,这些问题都会给我们市政道路的正常施工造成困难。
        2.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施工材料问题
        在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的质量,施工材料是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加强对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中施工材料的监督与管理。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缺乏严格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其中部分施工材料存在质量不合格的现象,这就对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排水问题
        道路桥梁投入运营后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排水方面的問题,不仅降低了桥梁的通行能力,也增加了行车风险。导致排水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排水施工没有落到实处,排水管道质量存在较大问题,而且还存在局部混凝土松散引起渗漏问题,而根本原因则是排水设计不合理。
        2.3施工质量问题
        目前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相关企业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证明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现场施工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市政道路与桥梁整体来说,控制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不利于推进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的建设。
        3.市政道路与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3.1路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市政道路与桥梁路基所使用的填料性质及其压实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事后的路基施工质量,目前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工艺是改善路基施工质量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对路基填料的选用应采用CBR值表征路基上的强度并引入路床等概念,我国的地基夯实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的路基压实施工普遍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也有了明显改善,为提高路基的压实施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软土路基的处理方面采用了灰土挤密桩、轻质路堤、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方法。


        3.2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路面主要是混凝土路面,因其具有很大的刚性、良好的稳定性以及抗疲劳性能,且线型顺畅、美观,不仅在交通繁重的城市出口路段优先应用,而且在提高山区的市政道路与桥梁路面等级施工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对于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主要表现在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施工机械的配备以及施工工艺的连续性,而工程材料是市政道路与桥梁桥梁施工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市政道路与桥梁桥梁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应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以便选用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材料;另外对于拌和设备的选用也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所以拌和设备应满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连续性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取决于摊铺机,所以要求其效率高;压路机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的组合施工。
        3.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混凝土是构成道桥工程的主体,混凝土的施工分为数个阶段,首先是混凝土的配比和预拌。混凝土一般由砂土、水泥灰,石灰、化学粘合剂等组成,其硬度和韧性直接取决于混凝土的配比,工程上一般先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出样品,然后检测其各项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的预拌目的是将各个原材料混合成相对均匀的浆体,为灌浆和浇筑做好准备,这个程序一般在大型搅拌机中进行。在预拌完毕后,就需要向施工现场输送,为了克服人力输入运量小、劳动强度大的弱点,一般使用自动传送技术。其次,就是混凝土的浇筑了。
        3.4排水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除了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外,对路桥损害最大的自然因素莫过于水的侵蚀了。尤其是在多雨的南方,这种损害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使用恰当的施工技术做好路桥工程的排水同样十分重要。在工程上,最普遍采用的施工技术是坡度法。也即将路桥的路面中心建造的比较高,两边比较低,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将路面积水排出去。同时,为了更方便地排水,在路侧还建有排水池或排水管道。最后需要抢到的一点是,路面的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对这些裂缝进行及时地修补处理,也是防水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3.5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发展,其不仅表现在发展了多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而且在材料方面研究和发展了高强度的钢材、高强高性能的混凝土应用技术,并且在研究和应用后张法、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总结和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预应力施工的成套技术,包括先张、后张、有粘结、无粘结、后张自锚等方法以及配套的各类锚夹具和张拉设备,并且在市政道路与桥梁的应用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优点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类型在不断发展中也日渐丰富。
        3.6过渡段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道桥过渡段是施工中的重难点,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测量工具和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前期设计,在施工中严格落实这些设计要求。
        3.6.1科学设置过渡段
        一般在进行路基和桥梁的连接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陷,但是由于桥梁是刚性结构很难发生形变,在处理软土基问题时根据路段强度系数运用科学的设置方法缓和过渡段,可以大幅度提高路基的强度。
        3.6.2合理选择施工材料
        为了保证道桥建筑的使用性能,要选用合理的施工填料,一般要注意两点内容,一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就是要对施工土壤进行测试,掌握其性质从而为施工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第二是要预料到选用的施工材料可能会对建筑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地选择透水性能优良、孔隙率小、压实度高的材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施工技术贯穿于整个道路桥梁施工过程,并对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合理运用现场施工技术对保障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非常关键,所以对市政道路与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艾尼瓦尔.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20).
        [2]于潇.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家科技,2019(01).
        [3]侯楚楚.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探析[J].四川水泥,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