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时照合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了新的要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了新的要求,在此要求下,问题教学法被提上日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能够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使教育的展开更有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课堂应用
        过往教学中,教师大都固守传统教学思维,延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学习十分被动。一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二来也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文针对探讨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问题设定具有层次性,依靠学生基础知识设计问题
        数学学习更多时候是一个整体的学习,当前所学的知识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以及之后要学习的知识都是存在着一定关联的。我们从数学本身的特点来看,能够发现数学的体系性与整体性。此外,若从学生角度来看,不同学生在面对数学学科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那么,在结合了这两者的前提下,教师的问题教学法该当是有层次的,由简到难,由基础到复杂。
        例如,在教学“概率”的相关知识时,从课程的安排,分别是“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率”、“几何概率”。那么这样的一种安排必然使概率学习存在着某种关联,教师在教学“几何概率”时,可以先行带领学生们复习一下前两节课的内容,然后针对此前内容与当前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此外,问题的提出,不仅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它也存在于课后的作业与复习中。在课后作业上,教师也要把握好层次性的问题教学法,可将作业内容与问题内容分为必答题与选答题。其中必答题是对基础知识的回顾,而选答题则是在基础知识上对数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就像前文中我们说到的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的不同。分层问题法的意义在于能够同时照顾到班级里的各个学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适合的环境下得到进步。
二、赋予数学符号实际生活意义,便于学生理解
        知识原本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它最终的去处也必然是生活,要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此,在教学中,乃至问题教学中,教师工作的开展都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关联,将数学符号赋予生活的意义,或是从生活中找寻素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
        例如,同样在学习“概率”的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从生活中举例,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事物用得到概率的内容吗?”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们踊跃回答。一些学生会想到生活中的彩票、抽奖等。那么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行讲解。过往教学中在学习概率的知识点时,很多教师偏爱“抛硬币”、“抽黑白球”的方式,但是虽说便于简化知识,却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学生们不愿意去听,那么知识在简化也难以达到效果。生活化选材提问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因为本身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使得数学学习更像是对生活的答疑解惑。同时,目前很多学生都有玩游戏的习惯,那么在游戏中也存在着“概率”的知识点,就好比很多游戏公式屡试不爽的“抽卡制度”。教师便可以设置悬念,以游戏抽卡为导入,通过数学中的概率知识给学生们探一探密,答一答疑。让知识变得更有趣,并以更有趣促进更高效。
三、引用多媒体,带领学生以探究的姿态思考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日渐成熟,并不断走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能够同时利用视频、声音与文字来开展课程。在教学的形势上更丰富,在内容上也更有趣。此外,针对高中生的特点来说,他们所面对的两点一线生活难免过于枯燥,每天要面临着大量的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他们不受重负。对此,利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为问题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
        例如,在教学思考与阅读中的“三角学与天文学”的内容时,因其本节课的内容但从题目来看,就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将其进行二次的烘托。可以向学生们问一问,同学们脑中的三角学与天文学有着哪些关联,然后教师在通过多媒体视频给学生们展现出宏伟的数学知识以及天文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也行我们无法让学生充分地爱上数学,但至少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学,数学并非不接地气的知识,而是真正的应用广泛的知识。让学生在正确认识的情况下,更自主地学习数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定具有层次性,依靠学生基础知识设计问题、赋予数学符号实际生活意义,便于学生理解以及引用多媒体,带领学生以探究的姿态思考问题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定与高中生的特定来提出更具意义的问题,并在问题的导向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峰.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 新校园(中旬)(6):61-61,共1页.
[2] 俞章燕.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3):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