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探讨 张磊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张磊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很多城市为提高其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加市政道路工程建设。
        身份证:32132119880816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很多城市为提高其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加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际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工作越来越突出,其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从分析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问题,如何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角度入手进行探讨,以期对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管理
        近年来,重庆抓住直辖、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库区建设的发展良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城市建设也因此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但是,在城市建设中仍存在工程造价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现象,以至于项目投资失控,资金缺口较大,对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制约影响。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造价和科学地管理造价事在必行,工程造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就是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范围之内,适时纠正发生的成本偏差,力求在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2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近年来参与建设的重庆大学城市政道路项目情况,从2003年启动大学城建设项目起,截至2009年9月,已完工的市政道路项目约十余个,建设规模近30公里。经分析,已完工的市政道路项目中,部分项目存在审定金额超初设概算的情况,有个别项目超过预算近15%。通过对这类项目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造成成本目标被突破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项目建设周期安排不合理:工程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对项目建设周期的统筹安排,以及对项目建设期政策、市场等变化的预计不够,造成建设时序安排的不合理,影响工程进度,从而影响工程造价。②市场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造成建设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成本目标的实现。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工程建设中的新材料、新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也造成建安成本的直接增加。③对工程环境了解不够:工程所处位置、地形地貌的不同均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项目前期阶段的实地查看、地勘资料的收集不全面都会影响项目造价。
        3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通过不断总结和摸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达到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如:重庆高九路(渝中区段)道路工程,节约了原预算的11.7%;新溉路市政道路工程节余近13%。总结此类项目,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
        3.1合理安排工程周期
        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科学合理地安排建设周期,可以使分解到各个单项的项目成本按时间节点进行有效控制。使工程从项目准备开始,经施工至工程移交,成本控制工作都要伴随项目的全过程。为更好地控制成本,集团对拟实施的市政工程项目按年度和进度制定了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一方面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工程质量,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和返工费用,使工程成本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范围内。
        3.2严格控制建安成本
        严格控制建安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项目虽能按期保质完成,但工程成本却出现了严重超支的现象。这就需要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进行有机统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建安成本进行管控。具体措施有:
        ①对照目标成本确立合同价款。项目的合同价原则上都不能突破目标成本,按照施工图预算最高限价为中标合同价。

在实际操作中,常采用由合同部专业工程师和社会审计单位以“背靠背”的方式编制施工图预算,经核对后形成正式成果。若施工图预算超出目标成本,则应调整设计或降低材料成本;若招投标过程中设置了最高限价的,以施工图预算作为最高限价。工程开标后,中标价即合同价,为达到对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原则上不予随便调整。
        ②确定招标、合同的合理标准版本。在实际工程管理中,结合历年实施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参照其他成功的经验,我们制定出符合法律、法规,并切合实际的招标、合同版本。在招标文件中规范工程报价、计价、结算等内容;制订施工类合同文件标准版本,规范工期、合同价款、支付方式、风险范围、材料设备供应、竣工结算办法、违约责任、合同解除等重要条款,作为合同的重要要约。通过制定以上文件,实现对工程承包商的制约,增强预见性,减少索赔,并就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职责不清、延误工期等情况进行事先约定,以确保双方按约履行。
        ③内、外控相结合,降低施工阶段成本风险。合同价一经确立,影响目标成本的最大风险在于施工阶段。通常采取“内外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控:外控,在施工阶段对工程变更、工程签证、新增项目、暂定总价项目、暂定材料单价、材料涨跌调差等内容按合同约定进行严格审核。内控,在项目部内部组织专业工程师对工程签证、工程变更、新增内容、暂定总价项目、竣工结算及时实施内审,交由社会审计进行复审,坚持层层把关,保证其准确性。
        3.3有效控制材料、设备价格
        由于材料设备费约占工程建安造价的70%,所以有效控制工程材料成本应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价格信息网络,及时准确了解市场上最新的材料设备价格信息,根据项目定位,适时调整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二是对于大宗材料设备的采购,采用招投标方式,若金额不足招投标的,也应尽量货比三家,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项目主要材料和设备采用甲方供应或暂定单价的方式,掌握主动权;三是把握好订货时机,避免供货不及时造成的施工索赔。
        4市政道路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
        对于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应该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全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特别是动态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中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施工工作的开展,成本的支出是连续的,而成本的管理也应该是一个持久化的过程。整个施工项目的员工意识要高度统一,要将成本控制管理意识贯穿的道路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在成本控制机制落实方面,要做到责任分明,把握好权利责任分配的标准,真正体现出成本控制的整体效应,并且能够及时控制偏差,从而保证成本目标实现。
        4.1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沟通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成立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业主代表和设计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全方位沟通该阶段出现的实际问题,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保证设计质量。在施工图阶段进行多方案比选时,施工设计方案不仅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经济的合理性,不应盲目增加施工难度、追求高标准。例如,桥墩设计避免采用特殊造型,结构尺寸尽量统一,同标段的桥梁梁身结构一致等,以减少桥梁模板使用套数及提高模板的周转率。
        在工程各实施阶段,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如在施工前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在施工阶段变更,可能会存在设备、材料要重新采购,已施工的工程要拆除等更大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沟通,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5结语
        控制工程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技术、经济等很多方面,疏忽哪一方面,都会给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带来不良的后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以合同为依据,围绕控制成本为目标,挖掘增收节支的最大潜力,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于高峰,王丽敏.浅析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控
        [2]耿红霞,曲鸣林,耿洪亮,等.关于工程成本阶段性管理与控制重点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