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小学智障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董天琼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一定不能够突破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极限。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一定不能够突破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极限。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学科的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要注意教育方法,教学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基础性知识为主,不能够有太强的教学功利性。对小学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为此,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情境,可能会让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本文围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小学智障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小学智障儿童;数学学习兴趣
        引言:小学智障儿童是先天智力受损的儿童群体,他们与正常的儿童相比,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存在局限性,为此有关教师想要使得小学智障儿童能够对数学学科有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接受有关知识的训练学习,那么就应当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避免让智障儿童觉得数学学科知识复杂难懂,学习起来枯燥无味。
        一、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
        特殊教育与普通的小学数学教育还是存在较为明显差别的,倘若以普通小学学科教学的眼光与方法去对待智障儿童,那很可能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由于很多智障儿童在各方面能力上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异,故而特殊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应当要将缩短其与普通儿童之间的能力差距,让智障儿童能够尽量如同普通儿童一般进行有关知识课程的学习为教学目标。这个过程必然是十分艰辛漫长的,也是需要有关教师有充分的信心与耐心才可能达成的。在特殊教育情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能会面临教育教学进度推进缓慢,学生理解知识点速率缓慢,老旧知识点记忆障碍,无法提升课堂呈现效果等种种困难。这些困难需要教师有一个较为良好的心态,来帮助学生进行克服。而社会对于智障儿童的关注程度并不算高,这也会导致社会资源向正常儿童倾斜,导致智障儿童在教育教学硬件方面就落后于正常儿童,倘若这些现象以及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解决,那么小学智障儿童的数学学科教学效果,也就无法获得明显的提升。
        二、有关措施分析
        想要使得智障儿童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中,能够真正的理解并运用基础的数学知识,使得数学课堂呈现效果更加优异,就必须要提升智障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智障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措施有很多,本文就情境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进行谈论与研究。
        1.构建问题情境
        由于小学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较为抽象,抽象的知识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尚且不好理解,因此小学数学学科的知识理解问题对于智障儿童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考验。为了让智障儿童能够更好的理解有关知识,使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是个不错的选择。为此,有关教师可以选择构建问题情境,来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譬如有关教师在进行数学加法运算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奖励糖果的方式让学生对加法运算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可以给认真听讲的学生每人发一块糖果,并且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手中有了一块糖果。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又可以给认真听讲的同学追加一块糖果,引导学生对自己手中的糖果总数进行思考:“亲爱的同学们,数一数你们手中有多少颗糖果?”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明白加法运算的奥秘,这要比教师脱离实际情境,抽象的向学生介绍有关数学的加法知识要生动很多。
        2.构建故事情境
        由于数学知识十分抽象,不对课本相关知识进行教授方式的转变,是无法让有关学生提起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的。为此,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当中故事情境的构建,来让智障儿童提升学习兴趣。譬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字的认知时,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超市里面买东西,妈妈要他买两根棒棒糖,五个月饼,三块饼干。小明记住之后,就去超市帮妈妈买了,可是他到了超市却傻眼了,聪明的同学们快帮帮他,帮他买到这两根棒棒糖,五块月饼和三块饼干。”教师在将故事说完之后,可以将这些东西准备好,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上来进行选择。也可以将这样的图片通过播放PPT的方式让所有学生看见,让学生对着图片进行选择。学生帮助小明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认知数字的过程。这样的故事情境构建,很容易让学生进入到故事情境当中,会减小智障儿童们理解相关知识点的难度,还能够提升智障儿童对该类问题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由于智障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带领学生们通过生活化的实践学习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譬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去超市进行物品挑选,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学生拿相对应数量的物品来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这种物品选购的实践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智障儿童的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够脱离生活实际的情景创设,否则无法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重视智障儿童的特殊性,采用合理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文会.巧借多媒体手段,变革智障儿童的生活数学教学活动[J].内蒙古教育,2019(12):127-128.
        [2]魏永红.生活化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28.
        [3]林达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小学智障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J].华夏教师,2016(01):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