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金石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0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工艺技术发展下质量管理工作也提出新的要求。文章结合当前环境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和常见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通过文章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通病;通病防治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对建筑领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其自身会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同时工程项目的种类也比较多,在无形当中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有所增加。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在质量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势必会导致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到严重的威胁和影响。所以,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与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进行有效结合,对现有的施工工艺进行完善和优化,同时还要保证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使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1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问题出现原因
1.1设计方案内容不合理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时,如果设计方案的制作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各项内容不够合理,就会阻碍工程的建设进程。如果在进行设计工作开展时,设计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那么就无法保证设计工作的开展质量。设计人员也不会严格按照质量保障体系要求开展设计工作,最后导致设计方案的制作存在更多问题,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建设行为,导致房屋建筑工程存在更多质量隐患问题。
1.2开发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略质量问题
开发商为了追求自己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选择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质量的提升。现在人们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给开发商们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需求变多了,自然技术水平也需要相应的提高,所用材料的质量也必须获得相应提升。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开发商依旧采用旧规范的材料建造新标准的建筑,产生了大量的建筑质量通病问题,个别的开发商为了避免资金外流,对建筑工程的资金管理极为严苛,紧张的财务资金使很多建筑单位盲目降价进行竞争,这些潜在因素都是导致建筑质量通病问题的原因。
2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2.1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裂缝,首先混凝土材料有质量问题,配比不当,或者是振荡过度产生砂浆浮层,诱发混凝土裂缝,另外如果浇筑后养护不当,会使混凝土内外收缩不一致,也可能是拆除模板时间或方式不当,这些都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另外冬季施工时,由于保温措施不到位,混凝土受冷温度过低还会出现冻胀裂缝。混凝土表面麻面,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湿润度不够,隔离剂没刷好或混凝土没有干透就拆模,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使浇筑部位构件麻面脱皮。混凝土表面露筋,钢筋分布间距过大,缺筋漏筋,底部垫块挪位,或者钢筋帮扎不紧,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密实,都有可能使混凝土表面露筋。混凝土表面蜂窝孔洞,混凝土坍落度不够,模板有缝隙造成砂浆流失,或者混凝土下料过厚,振捣不够,混凝土局部结构出现松动,各材料间形成各种大小的空隙,称为蜂窝或孔洞。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工期紧张及项目成本超支的压力下,在实际浇筑和验收等阶段没有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混凝土的各种质量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其结构性能,降低承载力和强度,加速内部钢筋锈蚀,极大地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2.2钢筋的质量问题
首先,在钢筋施工过程中,由于在对钢筋箍筋相互之间的距离进行确定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就会导致钢筋在绑扎时无法保证紧实度,甚至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钢筋出现散乱等现象。
其次,钢筋的弯钩或者是折弯的角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合理的标准和依据作为支持,所以很难保证效果。一般情况下,为了从根本上保证钢筋自身的性能在使用时可以得到有效发挥,必须要保证钢筋自身的弯钩角度控制90°以下,同时其自身的水平长度必须要大于箍筋半径的10倍。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在施工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遇到非常严重的灾害问题时,可以适当对钢筋自身的弯钩长度等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尽可能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提出的个性化要求。
2.3建筑外墙结构的质量通病
建筑支柱及剪力墙都是建筑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塌陷、突出、表面凹凸不平、蜂窝面、地基不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筑外墙结构的质量通病要从后续的检验和清理工作做起,对于表面有缝隙或内部结构不完整的外墙结构,需要加以材料填充或重新进行浇筑。值得注意的是,二次施工过程中要协调原本的施工方案设计,其高度、材料颗粒填充物以及落差问题不得超出原本的施工方案,做好分层浇筑,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进行底部浇筑到相应距离时要进行一次振捣,并根据结构位置有序振捣。
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3.1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和设计建筑构造
技术人员在设计之前一定要认真最好准备工作,依照开发要求仔细研究每一个容易出现建筑质量通病的细节。其次在设计图完成之后,要做好与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随时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有选择地听取施工人员的建议。最后,技术人员要深入工地多进行实地考察,随时发现设计的不合理之处,积累实际经验,这可以完善设计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质量通病的发生。
3.2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树立优良的形象,就必须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企业要引进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做好日常的质量安全管理。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评判时,可以从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以及使用质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判。施工企业不仅要改变原有的管理形式,还应该选用新型的施工技术。要对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各项操作,还应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指导。施工企业可以招聘一些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惩处,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
3.3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首先,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凡是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必须要进行抽样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材料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这些合格施工材料在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要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储存,避免在储存时出现问题。对于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要立即将这些材料返回原产地,避免这些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被误用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其次,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和具体应用时,要遵循货比三家的基本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对材料方面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不仅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而且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建筑工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国家和建筑单位以及普通百姓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在施工现场中要认真看待工程质量问题,积极预防和诊治质量问题,规避安全事故风险,使建筑行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孟祥.浅析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预控措施[J].全文版:工程技,2016(6):21.
[2]袁兆嶂,王晨.浅析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与控制方法[J].建筑建材装,2015(5):148-149.
[3]鲁鹏.浅析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及控制管理[J].文摘版:工程技,2015(2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