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工程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姜鹏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姜鹏
[导读] 摘要:近年来,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数量日益增加,由于其施工地点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带来了一些影响,加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施工备受关注。
        身份证号码:36062219890913xxxx
        摘要:近年来,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数量日益增加,由于其施工地点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带来了一些影响,加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施工备受关注。文章对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绿色建筑概念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绿色理念对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意义,最后具体分析绿色建筑技术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绿色理念;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建进程愈加深入,对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来说,若想确保建设紧跟城市建设趋势,需秉持以“绿色理念”为导向推进施工。绿色理念需要从传统施工出发予以改革,除了保障质量外,还应有效控制能耗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效益契合预期目标。
        1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简单而言,绿色施工理念是在实现质量、安全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节约资源能源,避免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理念的提出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体现。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看,要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须在施工期间加强管理,从污染控制、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制订完善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干扰。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具有工期长,规模大,技术复杂,专业性高的特点,绿色施工理念的体现,要求采用新型工艺和技术,选用节能环保材料,合理配置人员、机械等资源,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分析绿色理念对于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施工技术,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
        (2)促使施工建设向着更安全、经济、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3)绿色施工过程中,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节能环保的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的相关要求
        2.1以气候条件为导向调整施工
        工程施工因为工期较长通常会遇到季节变更,所以施工还应以气候条件为导向进行调整。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对应的气候特征,从而有效把控成本支出,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规避:(1)对于关键施工或者是重点部位来说,其施工必须提前在不利气候出现前;(2)还应充分考虑场地排水工作,避免材料机械等受到威胁;(3)场地布置也需要对气候变化加以重视,例如,木工棚便需要于下风向位置进行布置。
        2.2减少场地干扰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会经历场地平整,土方开挖,设施建造,废物处理等环节,这一过程会改变当地的地形地貌,对地下水位、动植物造成影响,甚至破坏现存文物、特色资源。因此,在绿色施工理念下,首先应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对于建设企业而言,应该识别当地的文化、自然、构筑物特征,然后通过设计、施工、管理等手段,促使这些特征得以保存。具体到场地使用计划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明确保护区域和保护方法。(2)减少临时设施和施工管线。(3)合理规划库存区域,减少材料设备搬动。(4)科学设置场地通道。(5)分析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订处理方案。(6)场地和外界隔离。
        2.3低碳环保
        在进行与基础项目相关的建设时,其建设通常具有多环节相关联的特点,这些环节影响地形、地下水位和基础设施周围的动植物。许多建设市政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的项目都实行低碳排放,较好地融合了能源保护的概念。在进行具体的施工阶段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必须符合环保法规和要求。建设单位必须考虑到该区域的性质和结构的特点来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建造,以有效地保护环境。例如,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完全了解相应的保护区域和方法,并减少临时安装和控制的数量。此外,必须对库存区域进行计划,避免材料和设备过度移动。


        3基于绿色理念下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3.1水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
        首先,基坑降水可依靠土层具备的自渗作用引导上层水向着下层集中,确保水向着地下回灌从而展开回收利用。其次,还应针对降水做到适当地抽取存放,随后加以合理利用。对于雨水来说,需要经历由收集直至沉淀处理的流程操作,随后可将其用在洗车、现场抑尘等作业中,若其处理达标还可将其用于混凝土养护或者砌筑抹灰等作业,对于生产废水来说,则需要借助过滤、沉淀等系列措施予以处理,做到二次利用。
        3.2噪声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从该角度出发,噪声控制的根本方法在于使用噪声小的设备,如发电机、装载机等;同时合理设置机械的安放位置,尽量远离居民住宅区,降低噪声分贝。以上两种方案难以实施或无效,就要采用隔声措施,可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效果一般在10~50dB之间。如果从传播途径上进行消声,则可使用吸声材料或隔声材料。对于前者,常见如木丝板、玻璃棉、塑料薄膜能吸收部分噪声;对于后者,则是建设混凝土挡墙,要求大于声源的波长,从而隔绝噪声。另外,对人为噪声的控制,主要是禁止大声喧哗,避免使用高音喇叭等。节能降耗相关技术该技术以电能为例,需要从生活设施和机械2个层面出发。比如,现场施工可进行节能灯具的装设,从而实现“人走灯灭”的目的,对无谓的电能消耗进行规避。再如,电梯等大型设备在选取时需要依据“节能高效”的原则。同时,还应对从业人员展开节能培训,引导其养成节约的习惯,推动施工氛围向着“节能减排”发展。
        3.3扬尘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期间,由于涉及大量的土方工程,扬尘污染难以避免。对此,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两种。
        (1)设置挡风抑尘墙。其不仅应用范围广,且施工处理方便。研究显示,墙体具有一定的透风系数,抑尘效果更佳,能提高扬尘污染的控制效率。
        (2)使用抑尘剂,起到湿润、粘接、凝结的作用,将粉尘微粒锁定在网状结构内部,由于重量加大能使其快速降落到地面,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就目前而言,抑尘剂的使用成本低,效果显著,在扬尘控制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4文明施工技术
        文明施工即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是绿色施工的体现和补充。实际应用如下。(1)在重点施工部位设置警示牌,提示施工人员注意作业安全。(2)现场围挡,要采用封闭围墙,高度控制在1.8m以上。(3)在进场处设置牌图,明确管理组织架构和现场平面图。(4)绘制施工企业标识,保护场地的容貌。(5)材料分类有序堆放,并做好防火工作。(6)及时清理施工垃圾。
        结语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绿色施工理念对现场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污染控制,水源回收利用,节能降耗,文明施工及“三新”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希望促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美华.市政工程“三新”技术管理[J].市政技术,2016,34(S2):34–35.
        [2]石朝辉.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4):160,193.
        [3]刘兆福.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5(20):74,77.
        [4]魏般.基于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6):35-36.
        [5]赵术平.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方面[J].建材与装饰,2017(51):50.
        [6]张建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7):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