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管理模式及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王亚鸣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王亚鸣 陈矩 夏宇 田滢均
[导读]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管理模式、最终质量不仅对建筑物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也至关重要。
        云南省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管理模式、最终质量不仅对建筑物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也至关重要。于是相关部门提出了全过程管理方式,通过在房屋建筑施工项目中运用全过程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对具体施工程序的监测管理,使得施工建设过程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本文首先针对全过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进行解析,其次对建筑施工管理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利用全过程管理模式将这些问题予以妥善解决,望为后续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房屋建筑;管理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也步入兴盛时期,施工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大量施工项目在工程建设中会受到各种阻碍与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应当从工程管理入手,运用全过程管理模式,建立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使每一个施工程序都能顺利完美开展,这对工程质量与社会安全均有积极影响。
        1.全过程管理模式重要性
        1.1提高质量
        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是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物质量能够有所提高的前提条件。全过程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全面性、流畅性以及科学性,可以随时监测每一个施工环节,并及时发现某环节所产生的问题,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令每一个施工环节质量以及最终整体质量都有显著提高[1]。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购买高质量的原材料,并且工作人员还需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工艺,以便在实际施工时做到少出错、不出错,将我国建筑行业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1.2增加安全系数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对增加工程施工安全系数也有很大帮助。假如在实际施工时,某施工人员未按照施工制度或者设计要求操作,产生了一定的危险性,那么不仅对工人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对整个工程项目都会造成极大危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酿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笔者建议在工程管理时采取全过程管理方式,此管理方式对施工中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流程以及技能都能全方位监测,若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任何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可以避免或者制止。
        2.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在面临革新换旧,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不管是建筑材料还是施工技术,一直走在创新的道路上,从未停下,但是由于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对材料和质量的控制还不全面。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管控建筑施工质量成为一大难题。所以现在建筑单位要做的就是根据具体施工状况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率,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2.2效率过低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存在问题是效率过于低下,只顾个人私利,对工程的整体性和安全性视而不见。由于部分建筑工程在建设中运用分层承包和转包的模式,导致信息传导慢且不共享,联系不紧密,交流不通畅等状况发生,对工程中管理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
        2.3安全隐患
        分层承包和转包这种管理模式对工程管理效率有严重影响,阻碍了施工管理工作,且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也有严重威胁。因为一旦分包之后,若分包单位未能经受住金钱诱惑,全然不顾工程质量,将手伸向了利益深渊,购买原材料和机器设施时,只听价格不管质量,购买劣质产品,导致原材料和机器设施的品质皆不符合施工标准。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拖后腿的同时对企业的口碑、形象以及后续发展具有极大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这类状况建筑单位一定要严加管控。
        2.4方式落后
        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模式详细了解,发现目前建筑部门使用的管理方式过于传统和落后,对管理工作效率、施工操作安全、施工建设质量都有很大消极影响[2]。所以应当紧跟时代潮流,摒弃旧的传统管理方式,运用全新的全过程管理方式,既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保证施工操作安全,加强施工建设质量,而且还能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并处理,为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提供了保障。
        3.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3.1管理原则
        在我国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范围也在不断改变,材料类型和施工技术持续创新更是使其变化速度加快。要想顺利完美的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实行全过程管理模式,一定要遵守以下几点原则,如下表所示:
       
        3.2管理方法
        3.2.1准备工作
        首先施工团队要选择整体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团队并对其进行培训教育;其次技术人员要熟读并牢记项目实施准则。必要时还可以选用第三方进行监督管理工作,并派遣专业人员对监督管理工作效果进行核实、查验。
        3.2.2施工阶段
        施工人员不仅每天都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测管理任务完成进度及效果记录在册,还要撰写提交监理日记,对自己负责也对工程负责[3]。内容可以写施工当天天气情况、施工现场环境、施工进程、安全系数以及文明施工等事项。对于一些新添加的材料、机器设施以及项目施工实验等也要进行记录。
        3.2.3检查阶段
        在遵守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要充分满足施工设计需求。因此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进行检查试验,若检查能成功通过是为最好;若发现了一些问题,那么一定要分析汇总,录入检查报告中,并提交。
        3.2.4处理阶段
        工程即将收尾这一步骤虽然已经是最后一步,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对本次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分析汇总并进行思考,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既丰富了阅历,在下次工程施工中也能及时避免此类问题再度发生。可分为三点:①研究探讨最终结果;②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汇总有价值的经验以及教训;③使后续工作人员可以参照此次工程的各种记录。
        3.3管理成果
        调查相关资料显示,绝大部分工程在应用了全过程管理模式之后,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加快了社会经济效益发展,对环境保护也有一定作用,由此可见,全过程管理模式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带来了诸多利益。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是否合格对国家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有直接影响,而施工中工程管理效果又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有直接影响,以上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施工中运用全过程管理模式,既方便了单位管理又加快了工作速度,对每一个施工小节都能全方位监测,为国家和人民建设更多安全稳固的房屋,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效发展,真的是益处多多,值得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天富.全过程管理模式及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01):153-154.
        [2]徐海燕.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18+23.
        [3]龚中富.基于全过程管理思想的建筑管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36):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