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杨宏智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杨宏智
[导读] 摘要:现阶段,在建筑领域的施工过程中,都会采用混凝土钢筋的建设结构,此种施工方式具有大量的优势,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前期资本投入,还能简化施工过程,对技术人员的总体专业水平要求较低。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水利局  广西河池  547500
        摘要:现阶段,在建筑领域的施工过程中,都会采用混凝土钢筋的建设结构,此种施工方式具有大量的优势,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前期资本投入,还能简化施工过程,对技术人员的总体专业水平要求较低。要想保证整体的建筑质量,就应当针对施工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探究,增加建筑物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物;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是由水泥、细骨料(砂)、粗骨料(碎石、卵石)、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与水搅拌而成的工程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梁、混凝土板、混凝土墙、混凝土基础等构件组成的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又可分为素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中没有钢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常见的素混凝土结构包括柱墩、基础墙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则在混凝土中配以适量的钢筋,以克服混凝土抗拉强度低的缺点,形成具有较高强度、较大刚度的建筑结构。
        2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制存在问题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本身质量和成分配比的影响,质量不达标和配比不合理给混凝土施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到位,一方面是由检验工作缺失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在材料的选型、保存和运输环节做到正确管理。而混凝土的配比存在问题,通常是因为在进行配比时没有从施工技术标准出发,过于依赖过往的配比经验,最终致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坍落度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给建筑质量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2 未做好浇筑时的温差控制工作
        在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没有做好散热工作,导致混凝土的水化热气无法正常散发,就会导致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差,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此外,施工环境也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露天的环境下,太阳会直射混凝土,导致混凝土温度上升,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结构最终使其出现裂缝。
        2.3 混凝土的自缩现象
        施工单位在混凝土中加入硅灰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自缩现象,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引起混凝土的断裂,这都是很严重的混凝土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湿度下降的影响之下混凝土自缩会加快,所导致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一方面会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总工期,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3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探讨
        3.1 前期配制技术和后期拆模施工技术
        在前期配置混凝土期间,应当仔细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只有保证此前提因素的可靠性,才会确保后期的施工质量。大部分企业都会在现场进行对样品的实验和测试,配置合理的外加剂,从而验证混凝土构件的性能以及强度的可依赖性。在此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监管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防止出现离析情况,保障后期施工材料的稳定性。在后期的拆模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拆除混凝土的模块期间,应当先替换掉不能承受太多重量的部分,之后在拆除主要承重区域。等到拆除工作完工之后,再予以支护处理。经过一定时间的拆模处置后,等到混凝土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后,再检验其总体的强度,检测结果符合限制规定方可总体拆除。


        3.2 钢盘模板技术
        混凝土建设期间,钢筋模板会对混凝土造成严重的影响作用,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此步骤的重视程度,在实际施工时,反复检验模块的质量,保障模板外部的强度能够符合有关规定限制,检验外表的洁净程度,防止在后期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隐患。施工区域的不同,往往造成温度有所差异,而使建筑结构的受到影响,就会直接干预到后期的模板使用问题,所以施工建设人员在强化混凝土模板建设前期,应当明确当地的工程项目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掌握土层的地质结构,了解水文、土壤层等环境因素干预,才会保障后期施工的有序进行。另外,工作人员需要检测模板支撑效果,检验其重压之下的稳定性,保证模板质量不会存在隐患,能够被使用于建筑过程中,搭建模板时,还应当控制搭接的区域,确保总体搭接效果。
        3.3 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增加对浇筑环节的重视力度,在参与浇筑期间保障整体工作流程的连续性,浇筑期间不能影响施工进展,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干预,确保混凝土性能的整体性。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出现长时间的浇筑中断,应当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墙体的弥补,防止二次浇筑时,导致混凝土结构受到影响,难以实现有序的契合。此外,强化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检验力度,待到整体的浇筑施工结束之后,立即组织专业的检验人员进行质量上的检测。检验期间,一旦发现密度不合理或者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情况,需要安排维护人员返工维护,此种方式才会在实际的建设期间,合理的保障建筑物楼体质量状况,保证整体施工质量处于合理的规划安排下。浇筑过程中会有振捣工作处理,需按照严格的施工顺序进行实施,保障振捣施工的均匀性,防止钢筋插入过深以至于和模板发生碰撞,应当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建筑物的安全。
        土木工程建设期间,地基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因为此种状况的出现,工作人员需要采用合适的建筑方式调整地基结构,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性,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质量。针对地基对混凝土结构上的限制性而言,会分为内部地基约束以及外部地基约束。第一,内部地基约束控制是由于来自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以及压力所导致的,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处于高温状态时,地基对混凝土的限制力度较强,两者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工作人员要想缓解上述情况,就应当采用高效的降温模式,保障混凝土内部以及外部有较强的适应性,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建筑质量,还可以促进后期的工程结构施工。第二,外部地基的约束控制效果会由于大面积的环境土浇筑,导致应力的加强,不利于后期保持混凝土稳定性。为应对此种状况,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滑动层的方法,减少混凝土的厚度,降低外部地基对混凝土的总体影响。
        3.4 抗裂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设期间,混凝土的结构往往会出现裂缝的状况,为提升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就应当采用有效的防裂技术,保障技术人员在满足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前提下,采用较为合理和高效的防裂措施。具体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技术人员需要调整混凝土的总体配比以及搅拌时间,保证按照前期的工作流程合理的分配时间,控制投放顺序,调整搅拌过程中的总体水量,遵守搅拌规划时间。第二,控制所要投放的添加剂以及辅料比例,按照前期施工技术人员的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做以配置,促使添加剂的效果能够全面的发挥出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量。第三,适当的选用有机、无机以及金属纤维,将上述材料添加至混凝土的调和过程中,提升混凝土的抗拉效果,以此减少楼体裂缝状况。
        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发扬工匠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精细化的混凝土施工作业,不断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为用户打造建筑精品。
        参考文献:
        [1]陈全虎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9,(27):80.
        [2]邓磊,赵健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56-57.
        [3]陈丽玲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4):104-105.
        [4]卢文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3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