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方面的问题,技术方面的支持就源于 BIM 技术了。所谓 BIM 是指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将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就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对工程造价有全方位的有效掌控,排除对工程造价的可疑的不利因素,为项目的进行提供时间上和技术上的保障。从而为了加强建筑行业的发展,合理运用BIM技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项目的完整性。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实践应用
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应用 BIM 技术,一方面实现了对工程造价所需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整合、分析后的数据和信息传输给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工程造价及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共享,工程造价的时效性也会因此而获得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应用 BIM 技术,还能够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等做出重要贡献。
1 BIM 技术的基本特性解析
1.1 BIM技术的可视性
BIM 技术的可视性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可谓意义非凡。我们知道,在此前,建筑工程的构件信息只能以线条绘制的形式在施工图纸上展示出来,其真实构造则完全由工程技术人员凭着经验和思维去设想。但是应用 BIM 技术,却实现了将以往线条式的构件以三维立体实物图的形式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1.2 BIM技术的协调性
建筑工程体量巨大,技术复杂,各施工单位之间协调效果的优劣,直接关涉着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率。但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各个工段的设计师之间是无法就所有可能遇见的问题悉数沟通清楚的,这便是所谓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此前,对于专业之间出现的碰撞问题只能在发生了之后再进行协调解决,但是应用 BIM 技术,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就可以在建筑物的建造前期就实现对专业碰撞问题的协调。
1.3 BIM技术的模拟性
主要指的是利用 BIM 技术来模拟需要在非真实状态下进行操作的各项事物,比如,在工程设计阶段对节能、采光、紧急疏散、热传导等的模拟;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实际施工进展和工程应急预案的模拟等等。
2工程造价主要面临的问题
2.1工程数据需要最大化共享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工程造价的定额造价需要每隔五年一更新,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市场的稳定性,查看下一个五年的定额是否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章程,也查看是否符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而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环节中,每隔五年的动态调价虽然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问题,比如造价成本开始增加,原本不属于企业的管理范畴却添加了很多预测计算工作,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工作的效率,同时工程数据的分享工作质量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2.2建筑工程时效性无法保障
工程造价的工作包含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如果中间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工程的时效性都不能得到保障。就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来看,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制度分配不够明确所以会出现某些部门的工作出现重复造作的现象;其次工程造价的技术支持不够强,不能很好的结合国外的先进技术来运用到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导致国内的生产技术停滞不前,技术方面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固定建筑行业的根基,从全局方面看空中楼阁是不可取的,虽然能快的了一时,但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工程的维护费用也会相应的增加。
2.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项目管理脱节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和工程建设管理人员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并且因为两者之间的工作存在较少的交集情况,导致两者之间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使得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相脱节。出现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两者之间不能很好的联系,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工程建设期间的项目变动情况,从而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不能科学合理的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
3 BIM模式在工程造价中的实践与应用
3.1 BIM优化项目投标阶段
工程造价在投标的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信息的收集和管理,BIM刚好能满足信息收集的广泛性的需求,可以在投标的前期充分了解招商信息以及各竞争者的信息。在此期间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熟悉 BIM 模式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对 BIM 模式建立起来的投标预估模式进行良好的评判,控制把关各类不利于投标的因素。其次在生产过程中,BIM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相关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在工程造价的人员配备方面,做好统筹规划的工作,工程建造的投标阶段尤为重要,不仅涉及到工程是否能进行下去,也涉及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3.2 BIM确保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在确定招标成功后,人员配置的要求重心则转移给项目设计阶段。从整体 BIM 模式中可以看出,项目的设计需要多方信息的融合分析,严格落实造价工作的管理问题。在工程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合理的、科学的应用BIM技术,在招标计划书的前提下设计和管理好整个项目,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转,从而可以不断的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控制工程的资金流入环节,做到真正的不浪费一分钱,保证企业和员工的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4 BIM在工程造价中的促进作用
4.1 促进工程建筑的准确性
首先,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数据的处理方面有着极好的把握,一方面由于在实地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观测,另一方面随着数据录入的准确性越来越高,工作人员对于工程数据的整体把握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从而能更加保证工程建筑在作业的过程中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BIM 维护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在 BIM 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 BIM 对相关工作进行更加全面的监督,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造价的质量。
4.2 严格把控工程造价
在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中,BIM 技术一直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BIM数据返回出可视化数据,从而形成相应的数据模型,利用现有的建模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其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 BIM 返回数据并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处理和把控整个项目进行过程,尽量降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没必要的经济浪费,严格把控各个施工作业环节,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将企业和员工的效益最大化。
4.3 BIM技术在工程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运营维护阶段应用 BIM 技术,一方面有助于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定位管理,提高维护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救援人员对建筑物内部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救援的准确性,降低建筑物的使用风险。
5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 模式结合国内外高级信息处理模式对工程造价的工作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在减少企业员工劳动力的同时也在优化企业员工的工作模式和效率,从之前的静态管理模式到现在的科技化信息化的管理,可见BIM技术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企业可以通过 BIM 技术发展壮大,BIM 技术也可以结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稳定技术,技术发展才是第一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田周超.基于 BIM 的水务工程审计方法研究[J].财会学习,2019(15):142~143.
[2] 李宇彬.工程造价中BIM模式的实践与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9,(1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