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212811989XXXX604X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逐渐扩大,为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施工企业应重视成本的控制,以此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成本控制中,缺乏预算编制,忽视了质量成本控制,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等,影响了成本控制效果。对此,企业应积极落实成本预算编制工作,加强质量成本的管控,强化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成本控制效果,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存在问题;成本控制
引言
建筑项目成本管理逐渐成为各行各业重点关注的议题,从其自身发展或者市场环境的角度而言,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通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目前,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化,建筑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其经济效益的获取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强化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满足市场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
1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项目成本管理逐渐成为各行各业重点关注的议题,从其自身发展或者市场环境的角度而言,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通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目前,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化,建筑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其经济效益的获取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强化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满足市场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只有规范、合理的成本管理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能够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控制成本,达到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目的,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的成本管理不仅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重大决策的参考依据,而且能够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2.1成本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建筑企业现场施工中,为全方位落实成本控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是关键。做好预算编制,能够规范各阶段的成本控制,避免成本控制的盲目性,充分发挥成本控制作用。然而,在多数施工企业中,预算编制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视度不足,缺乏相应的工作目标,工作流程未落实,影响了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效果。甚至于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影响了成本控制的落实,导致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2.2忽视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质量成本是否控制是一大难题。质量成本作为提高工程质量而投入的必要费用,或者未达到质量标准而承受的经济损失,其中包含了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与质量检验成本等,为保障质量,成本相应上升;不保证质量,也会导致质量成本的变相增加。往往,在工程建筑施工中,常出现以下两点现象:为保障质量,成本往往增加,部分项目管理人为避免承担质量的责任,常常片面强调工程质量,不进行成本控制,导致施工企业经济效益降低;部分项目经理与之相反,片面强调工程成本控制,导致质量标准不达标,导致额外的质量成本,增大了企业名誉损失。
2.3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多为农民工,知识水平不足,整体质量参差不齐。如在施工方面,专业施工人员较少,很难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严格依照标准施工,为工程添加潜在隐患,增大了后续成本的投入。对于成本控制人员,企业重视度不足。成本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工作经验不足,成本控制能力低下。并且,成本控制人员与各部门沟通不足,控制手段单一、落后、效率较低。另外,在成本实际控制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施工成本控制失衡。可以说,在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中,专业性、综合性成本控制人员的不足,是导致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不佳、经济效益不足的重要因素。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
3.1提升对成本控制的认知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阶段是其中的关键,对工程建设质量及建设进度等产生一定影响,若想保证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效果。还需提升工作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明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从业人员理解成本控制的价值后,能深刻学习成本控制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展开施工阶段的成本预算及评估,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目标计划,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校对,保证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成本控制人员还需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对市场发展形势有深刻的认识,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制定相关的计划,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方面展开有效的控制。
3.2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方法
施工成本控制中的材料控制问题严峻,部分企业或者管理人员采取欺上瞒下、以次充好的方法选择建筑材料,导致施工质量降低。因此,还需展开严格的施工材料成本控制,在满足质量目标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材料费用控制上,一般是控制材料消耗量及采购价。需做好材料用量的统计工作,针对特殊建筑材料需提前明确,罗列出施工阶段的材料消耗计划表,大宗材料提前进场的施工需要在10天以内,若超过10天,将会对企业的资金大量占用,导致资金难以周转。其次,材料领用控制。材料的领用控制中需做好限额控制,在领料过程中,工长给当班的组长签发领料单,根据单据领取材料。工长领料额度也要展开控制,需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开展,避免施工人员随意领取材料,一旦发生材料领取量过多的情况,成本控制人员核实实际情况,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最后,材料用量的控制,混凝土、砂浆配比中,若没有根据标准的配比方法,导致水泥用量超标,或者没有采取标准的钢筋、钢管使用方法,导致此类建筑材料超出计划,应当利用计量器对材料的使用进行校对,使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能合理地使用。材料进场价格控制是根据投标时的材料报价及对应的市场信息,保证材料进场价格比投标价格低,材料部门应当做好市场的调研工作,为材料购置提供真实的信息。
3.3人员经费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作为建设的主要群体,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展开人员经费的控制。施工企业与业主单位在签署合约后,根据工程建筑特点及施工范围选择施工团队,一般情况下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展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合同对劳务费用进行处理,保证支出具有合理性。在每个月领取工资时,若发现费用超标的情况,还需在施工过程中,观察人员的使用情况,是否存在无必要人员施工的情况,避免对整体的施工经费造成影响。
3.4建设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需要进行不断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条件,对成本控制预案进行调整,明确成本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完善与调整。应当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规范,确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责任,比如负责人及负责区域,从业人员具体工作职责等。在工作职责的划分制度上,对于工作完成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的人员需做出一定的惩罚,奖惩措施根据绩效结果确定,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使成本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结束语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目标及成本控制的问题展开分析,能观察到我国部分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问题所在能针对性提出成本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从业人员认识到成本控制的价值,学会材料成本控制的方法,制定成本控制的制度,避免人员成本的过度浪费,通过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使成本控制结果满足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长永.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问题和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7(8):250-250.
[2] 郁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J].住宅与房地产,2017(5):00026-00026.
[3] 侯彪.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分析 [J].建材与装饰,2018(1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