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 张丽君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张丽君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旧式建筑结构不断地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推出,成为了引领建筑行业发展进步的新导向。
        天津生态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  300467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旧式建筑结构不断地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推出,成为了引领建筑行业发展进步的新导向。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迈入了新的全面转型的阶段,极大地改善了传统技术落后的局面,建筑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得到了有效推广,对于这种技术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应用
        1钢筋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优势
        1.1绿色节能
        与发达国家相比,建筑行业在我国能源消耗排名中占居前列,企业发展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视节能降耗,使得建筑行业资源利用极低,最终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混凝土生产会消耗大量的水泥,水泥生产原材料不可再生,而我国建筑物平均寿命为30年,建筑不符合平均使用年限就会被拆除,大量建筑垃圾产生,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象。混凝土浇筑作业中,如果产生人为计算误差等因素,会给施工现场产生大量的混凝土材料浪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不仅满足施工需求,实际施工中对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节省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使用的预制构件是现场拼装,由于其出自专业化工厂,所采用的钢制模具可以循环使用,从而减少模板用量,材料损耗量降至最低,浇筑量减少。建筑施工场地的垃圾变少,可以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
        1.2缩短工期
        传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比较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要求,加之建筑主体结构建设完成在封顶时的施工相对较为麻烦,会占用大量的施工时间进行副框收口、窗洞剔凿以及防水处理等工作项目,通常会占用近两个月的施工时间,施工工期增加。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就能减少这类环节的施工。实际施工中,在预制外墙板时预留安装外窗木砖的墙面,完成建筑主体结构封顶之后,就可直接进行外围封闭建设,节省施工时间。利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事先做好室内砌筑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为后续施工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传统建筑施工外墙装修、保温通常需要3个月时间,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同步解决这些工序,并确保施工质量。
        1.3性能优势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不仅绿色节能、缩短工期,而且还能提高建筑构件制造精度,有效避免各种误差产生,进而提高住宅施工质量。住宅建筑构建构件精度高,可以提高组装的效率,降低组装难度。同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能够为住宅功能和结构提供保障,住宅性能更好,服务年限更长。
        1.4节约施工成本
        传统住宅建筑施工需要将建筑所需原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在现场完成构件制作。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则可以直接运送施工构件至施工场地,利用机械化生产实现构件制造,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为住宅建筑带来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面临的问题
        2.1预制平板安装质量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预制平板的安装质量存在缺陷,比如,在安装角板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或者裂缝,这不仅和预制材料有关,还和安装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够重视施工方式和方法,预制平板一旦出现裂缝甚至断裂,会对后续的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
        2.2预埋管道或构件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不管是预埋管道还是构件出现质量问题,都会造成预制结构的质量缺陷。具体来说,如果预埋管道发生脱落或者偏位,就可能导致预制构件质量不符合具体的设计要求,最终导致整体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给后续的施工带来极大的阻力。
        2.3预制构件连接
        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必须格外关注构件的连接问题。

如果施工过程和检查过程不够仔细,就可能会导致相应套筒连接错位等问题。套筒连接误差具体指的是套管之间的连接出现部分偏移或者完全偏移,最终影响整个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2.4预制构件制品损坏
        预制构件制品损坏的情况有很多,如棱角缺失、翘曲不均匀,构件表面存在孔洞、凹痕以及各种污染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常见原因有:模板漏浆严重、振动不足或过大、验收不严等。在运输和吊装预制构件的过程中,预制构件应避免出现裂缝,开裂严重的可能导致构件断裂。现场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维护不足、脱模过程中脱模剂涂抹不均匀等都会导致预制构件出现质量问题。
        3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实施要点
        3.1预制构件生产要点
        在生产预制构件过程中,应对生产原材料进行慎重选择,通过对相关生产工艺和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并尝试与国家相关原材料标准有效结合,完成预制构件的高效率生产,提高所生产预制构件的质量。与此同时,在预制构件生产时,需根据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对预制构件上的预留孔以科学的工艺技术进行制作,并通过科学方式加工钢筋,有效连接各预制构件。
        3.2吊装技术要点
        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构件而言,如预制飘窗、预制叠合阳台板、预制楼梯板等,在具体运送安装过程中,需借助吊装技术,通常情况下,吊装技术水平对住宅建筑构件安装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如果吊装偏差过大,将在某种程度上对建筑结构制程能力形成极大的削减,最终引发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在进行吊装作业时,施工技术人员需对吊装速度进行合理的掌控,提前进行临时支架的搭建,吊装过程尽可能保持平稳,吊装具体作业层3cm处应进行停顿调整,确保建筑构件吊装位置的精确性,避免影响后续基础设备施工作业。在飘窗吊装过程中,同样需在距离作业层3cm处进行调整,以标注位置线对飘窗进行缓慢移动,在飘窗螺栓与穿墙孔洞位置齐平时,以水平形式将U形飘窗放置制订位置,以溜绳对飘窗进行牵引,再对其进行穿墙稳固处理
        3.3PC板技术要点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PC板材料主要是为达到采光、隔热、抗老化、耐火、隔声等目的,从功能结构来看较为繁多,且与工程质量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需加快实现对PC板安装技术的有效提升。在PC板实际安装过程中,最佳安装时间为混凝土完全凝固时,通过固定架对PC板位置进行系统校准,完成安装任务后则以混凝土浇筑手段将其与结构相融合,但值得注意的是需确保混凝土浇筑高度不超出实际设计范围。
        3.4灌浆操作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全面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把控灌浆操作技术,首先,应以科学化方式对灌浆液进行有效配置,要完成这一配置过程与实际工程设计标准相结合;其次,在施工前,需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反复确认;此外,在完成灌浆液配置任务后,需及时安装预制构件,确认安装达到标准则可以开始进行灌浆操作,灌浆完成后应注意预制构件的密封工作,以免构件发生位移。
        结束语: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旧式浇筑式建筑比较来看,有着传统建筑结构所没有的节约资源,绿色环保,效率高等优点,其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伴随着国家更多的相关建筑政策的出台,估计该建筑形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冠辉.高层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项目现场安装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12-13.
        [2]李国,蒋跃楠.浅析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9,35(01):52-56.
        [3]侯乃岐.浅析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J].城市建筑,2019,16(09):159-160.
        [4]李言海.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及其施工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88.
        [5]施洪清.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7(06):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