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施工期间,模板类型的选择与现场施工工艺的管理都直接决定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为了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本文根据当前现浇模板的施工技术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深入探讨有效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施工方式,期望能够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浇模板施工技术;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为了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与速度,现浇模板成为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且应用广泛的施工技术,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与效率,积极学习先进施工技术与基础知识理念,仔细考察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建筑施工设计需求与现场施工工艺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总结,充分发挥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的同时,推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1、现浇模板建筑施工技术简介
将混凝土浇筑在搭建好的模板支撑体中,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拆除模板,现浇模板浇筑不仅具有提升混凝土浇筑效率与质量的特点,在抗震、隔热、隔音、防水等方面也具有较强优势,尤其是高层建筑项目中,现浇模板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在施工过程中,现浇模板具有组装便捷、拆装方便、模板种类多、使用范围广、建筑质量高、施工时间短等特点,是施工建筑团队常见的施工技术手段[1]。
目前来说,我国的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分为三个类型:固定模板、可移动模板与可拆装模板,根据现场施工需求可以灵活进行选择。另外,根据材料来划分,现浇模板可以分为木质模板、钢制模板以及钢木材质模板,根据建筑质量要求进行选择,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现场施工过程中,模板搭建的质量直接决定混凝土浇筑的强度与质量,需要重点防范接缝处是否严密、支撑体系是否牢固,如果发生混凝土浇筑期间发生模板变形、错位、漏浆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解决,否则容易引发坍塌事故,影响现场施工安全。
2、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现浇模板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与质量要求进行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仔细监管每一道流程,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提升建筑项目的安全与稳定性。根据施工现场与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施工技术或者施工现场环境不合理问题,第一时间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根据检测数据与设计需求计算出施工过程中应当使用的模板数量与其他配置材料的清单,提前做好现场施工准备,预防发生突发问题时,具有相应的准备措施。
2.1模板处理及准备工作
2.1.1根据需求选取模板
根据施工需求与混凝土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模板,选择结构面大且支架结构牢固的模板,能够有效提升现场施工安全性,避免意外经济损失与施工事故的发生。尽量选择表面平滑、整洁的模板,提升建筑安全性能与承载能力,以防浇筑期间出现漏浆问题,根据建筑项目标准选取承载量、刚度与强度符合要求的模板,考虑模板变形问题,可以选择模板面积相对大一些的模板,用来提升支撑面积,保证施工质量[2]。
2.1.2现浇模板类型的选择
不同施工结构需要选择不同的现浇模板,选择过程中处理考虑经济成本与施工要求,正确的模板类型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不合适的模板类型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发挥。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可拆卸钢制材料模板,不仅刚度与强度稳定,安全性能也比较有保障,在拆卸期间也方便管理。
2.1.3现浇模板制作过程
按照模板设计尺寸,选择热轧钢板,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切割瞎聊、折弯、滚压等手段完成多为面板的成形。根据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放样,初步校对后,施工螺栓进行安装,再次校对数据无误后使用CO2气体保护焊等方式进行焊接,完成模板组件的有效组装,焊接期间需求注意焊接工艺与焊接参数,避免由于焊接不当导致模板变形等问题,影响后期正常施工,组装焊接完成后再次进行数据测量,发现数据信息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微调,确保整体模板的精确度[3]。
2.1.4模板表面处理工作
为了确保模板的使用寿命,需要在模板表面刷涂刷模板板漆。涂刷之前需要将钢板上的油污、锈迹问题进行处理,使用打磨工具仔细清除干净后开展刷涂工作,保证模板漆能够与钢板基层紧密粘结牢固。为了减少混凝土浇筑后出现的外表气孔问题,可以采购不同品牌的模板漆或脱模剂进行对比实验,最大程度提升施工质量。
2.2现场测量与放线工作
实地测量与放线不仅能够细致测量模板的长度、厚度、偏角等信息,也能够对模板进行二次测量,检测出安装期间造成的形变或者其他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方便后期施工工作开展时及时进行施工任务的调整,有效提升模板的质量稳定性。将相关测量数据以及信息进行监测与记录后,对浇筑位置进行标注,为了确保精准性,需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避免放线环节出现问题,影响整体施工建筑质量[4]。
2.3梁模板的安装
根据图纸与设计需求进行现场安装,严格按照施工工艺与设计图纸进行安装,有效避免数据偏差与安装不合理等问题,安装过程中如果遇到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管理人员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工作人员擅自调整安装数据,影响后期建筑工程质量。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横梁高度的问题,多次确认无误后进行安装操作,有效减少误差。梁模板的安装由于施工工艺与技术水准要求比较复杂,需要做好细节问题的处理,例如:遇到不平整的地方,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操作面的平整,处理后进行水平校准,确保安装位置的准确。现场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发现梁的高度超过 7cm,需要施工人员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保证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施工建筑的安全性。
2.4梁支柱、板支柱的安装
梁与板支柱的安装过程中,需要相关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施工流程规范,避免安装过程中遗留安全隐患问题,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在安装施工前测量并标注好地面标高与楼层顶板的厚度数据,通常情况下以施工房间为基准点,保证跨边小于300mm,流出足够的空隙距离,不同建筑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保证梁及板支柱的整体结构稳定性符合安装基本操作规范与施工要求[5]。
2.5楼梯及楼面模板安装
根据建筑施工图纸安装楼梯基础梁、平面模板和平台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与施工需求对梁结构周围保护层进行锚固,拆模过程中一定要掰开钢筋,确保安全稳定后再次进行调整作业,调整作业也需要确定施工技术复核安装需求。由于安装底板需要预留一定距离支撑距离放置支撑座,如果需要改动一定需要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私自改动很可能会影响模板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交叉模板铺设期间,需要考虑侧向压力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否则会造成混凝土侧翻问题,影响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建筑项目工程的建筑质量与施工效率,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做好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与监督,加强细节问题的处理与协调,尽量选择结构强度较好的模板结构与施工技术方案,不断进行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升级,不仅能够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与效率,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陆松威.房屋建筑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5-6.
[2] 王宝媛.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48-48.
[3] 郭荣华.试论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模板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1454.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36.1428.
[4] 陈涛.试论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模板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8,(10):79.doi:10.3969/j.issn.1006-656X.2018.10.076.
[5] 唐彦玲.试论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模板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