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煤矿山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刘业平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各地非煤矿山开采的整体规模都在逐步扩大,与之相应的非煤矿山电气类型也变得更多样。
        河钢集团矿业公司滦县司家营铁矿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近些年来,各地非煤矿山开采的整体规模都在逐步扩大,与之相应的非煤矿山电气类型也变得更多样。受到变电站扩建的影响,对于非煤矿山井下新增了很多电气设施。但是与此同时,仍有某些电气已倾向于老化,这种状态实质上不利于保持优良的电气性能;在情况严重时,趋于老化的某些电气设施还可能突然带来矿山灾害。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气事故来讲,与之密切相关的事故处理以及事故预防措施都是各不相同的。由此可见,针对非煤矿山井下发生的各种电气事故都要开展预防,确保从根源上消除电气事故的隐患,提高矿山井下操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非煤矿山;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事故预防;措施
        1 非煤矿山电气设备出现电气事故的根源
        1.1 人为要素
        通常情况下,电气事故都表现为相对复杂的来源,在这其中涉及到人为操作和环境的影响。与其他行业生产相比来讲,非煤矿山生产表现为更复杂的环境影响,这种现状实质上不利于保持电气设施的良好性能。某些状态下,操作人员并没能严格遵循特定的技术规程,以至于表现为误操作的现象。人为操作的典型错误应当包括:对于带电间隔的错误进入、在合闸之前没有拆接地线、在拉断隔离开关之前没有切断负荷等。
        受到操作误差带来的影响,某些电气设施将会逐渐减损自身的性能,以至于表现为程度相对较重的老化现象。技术人员针对很多的电气设备都忽视了经常予以维护,因而损坏了某些电气。例如:某些充电设备由于缺乏经常性的维护,因此频繁表现为漏油现象,甚至突然发生了损坏现象。由于忽视了定时进行电气检修,某些设备已超出了特定的运行期限,但却仍保持着频繁运行。此外,累积的尘埃与污垢没有定期予以清扫,因此阻碍了电气设施进行正常运行。
        1.2 环境要素
        非煤矿山生产所处的整体环境相对恶劣,受到不可抵抗的外力影响,电气设施也可能频繁遭受损坏。在这其中,环境要素具体涉及到洪水、大风、雷电与冰冻等。在出现意外时,现场行驶的拖拉机与汽车都有可能将电杆撞断;在进行爆破时,附近架设的导线也可能被炸断。此外在基建施工中,电缆与电杆都有可能受到外力影响进而出现破坏现象。受到鼠害或其他动物灾害的影响,电气设施也有可能受到相应的破坏。
        2 非煤矿山电气设备电气安全管理内容
        非煤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内容有:健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非煤矿山电气安全检查,实行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停送电制度加强安全教育以及技术的培训,做好电气设备安全资料的管理。
        在健全安全机构方面由于电工是属于特殊工种,其自身的安全系数比较低,必须做到持证上岗,设专人定期对电气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建立规章制度方面做到安全操作,加强电气安装规程,促进运行管理以及维护制度,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建立相应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特别是对高压检修工作中应落实监护制度,做好工作间断、转移以及终结的管理。
        非煤矿山电气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有无损坏、绝缘电阻是否得合格,设备在裸露部分是否出现了漏电的现象以及井下电缆的安全指数、各项保护措施是否接零或者接地操作是否正确,保护装置是否按照要求正常进行,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设备安装是否符合安装位置以及相关的制度是否完善等工作。井下电气应定期测定绝缘电阻,在各种接地装置中,要定期的测定其接地电阻,做好相关的保护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教育以及技术方面主要的是从工作人员掌握的电学知识以及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进行管理,要求作业人员要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生产知识,有关的安全规程。在独立工作中的电工,要进行电气装置的安装、使用、维护、检修,熟练的掌握电工安全操作的规程,掌握触电急救的技能;另外在非煤矿山矿山电气资料的管理中,应注重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对于重要的设备应建立设备档案,并保存相关技术资料及运行检修记录。
        3 非煤矿山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3.1 预防电流故障的主要措施
        预防电流故障的主要措施是:使用过流保护装置;用配电网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校验开关设备的分断能力和动热稳定性以及电缆的热稳定性;用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校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对所使用的过流保护装置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和调整;当负荷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过流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以确保其可靠性;加强日常检修和巡回检查。气设备的把手应有良好绝缘,电压不得不超过127V,电气设备控制回路电压不得超过36V。
        3.2 预防电火灾的主要措施
        预防电火灾的主要措施有:正确选择和安装使用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并在运行中加强维护检修,防止短路故障和过负荷情况发生;装设继电保护装置;对各类短路保护装置进行合理的整定,确保其灵敏可靠;在可能发生电火灾的地点,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3.3 预防电气设备失爆的主要措施
        预防电气设备失爆的主要措施是:对于开关电器和电机等动力设备,可采取隔爆外壳防爆,外壳具有足够的强度,既使在壳内发生瓦斯爆炸,也不致变形,并且从间隙逸出壳外的火焰应受到足够的冷却,不足以点燃壳外的瓦斯、粉尘;采用本质安全电路和设备;采用超前切断电源,使电气设备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热源或电火花在尚未引起瓦期爆炸之前,即自行切断电源达到防爆目的;严格按照防爆电气设备标准,进行日常检查和巡回检查。
        3.4 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
        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有:使人体不能接触或接近带电体;井下电气设备必须设置保护接地;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井下电缆的敷设符合规定,并加强管理;操作高压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保安工具。
        3.5 预防漏电的主要措施
        预防漏电的主要措施有:井下电网正确选用电气设备的型号;采用中性点绝缘的供电系统;采取保护接地措施;装设作用于开关跳闸的漏电保护装置;高压馈电线上装设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井下低压馈电线上装设带有漏电闭锁的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如果没有这两种装置必须装设自动切断漏电馈电线的检漏装置;选择性检漏保护装置必须配套使用,不准单独使用带延时的总检漏保护装置;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于水,防止挤、刺而使电缆损坏;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不增加额外部件;对于电网的对地电容进行补偿。
        结语
        综上所述,非煤矿山电气安全管理在矿山安全管理中是不可忽视的,电气安全问题成为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头等大事。今后我们必须加强电气安全的管理工作,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使用电气设备,确保用电过程中人身及电气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毅洋.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解析[J]. 煤,2017.
        [2]王鹏.浅谈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与措施[J]. 能源与节能,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