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侧绿化设计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方爱华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7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路侧绿化是公路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公路路侧绿化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相应的公路路侧绿化设计方法与要点,使其全方面发挥公路绿化应有的功能。
        关键词:公路绿化;路侧绿化;设计方法
        引言
        道路绿化在美化市容市貌的同时,还能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甚至能够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要求日益提高,同时,经济水平的增长,使得汽车总量逐年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因此,需要加强城市道路绿化,改善市区环境。道路是整个城市的骨架,道路绿化直接影响着城市的面貌,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其在保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并为其提供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还能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使其发展为文明城市。
        1公路路侧绿化的意义
        1.1环境保护功能
        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做好绿化设计工作,能取得良好的环境保护功能。例如,可以抑制灰尘、减少噪音、防风固沙,同时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净化周围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一定范围内改善气候,对美化和保护周围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1.2路侧绿化的交通意义
        (1)保障路基路面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在路侧栽种植物,可降低土壤侵蚀程度,随着植物根系的生长、扩张、发达,能够进一步减轻土壤的不稳定与侵蚀现象。此外,绿植可以改善公路路域内小环境,减小温差、降低风速、增加湿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路的安全稳定。(2)提升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公路路侧绿化可以有效地防止眩光,诱导行车视线,形成明暗过渡,使驾驶员能够精力集中,避免长时间乏味驾驶,提供视觉缓冲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3)调节驾驶员的情绪。驾驶员在行车时,需要精神集中,若长时间在枯燥的公路上行驶难免产生压抑与烦躁情绪。适当的路侧绿化能够很大程度上缓和驾驶员与乘客的情绪,同时绿色也能一定程度缓解疲劳。
        2公路路侧绿化设计方法
        2.1明确设计原则
        一是景观性原则。在城市道路绿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关注植被本身的特点,确保其能够与环境高度适应,同时也需要将植被个体和群体的艺术美彰显出来。实践中,应该考虑道路的长度,参照不同道路类型,选择不同的景观形式,营造出稳定、平和的氛围,确保道路绿化园林景观能够实现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适宜性原则。城市道路绿化中选择的植被应该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类型和土壤环境,提升其成活率,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抗灾害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绿化的实际效果。一般情况下,道路绿化可以选择大面积色调,以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植被来彰显空间的层次,为人们带来明快、舒展的感觉;三是整体性。城市道路绿化需要关注城市整体的发展进程,将城市的整体特征和主要功能体现出来,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必须对照城市发展的历史,体现当地文化特色,明确当前的发展状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立足宏观角度做好整体设计工作;四是安全性。在对树种进行选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安全性,尤其是在急转弯和路口区域,更是应该注重尺度的把握,避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情况。
        2.2路侧绿化交通设计
        路侧绿化交通设计要点包括安全种植、视线诱导、提示种植、强光控制、明暗过渡五个方面。(1)安全种植设计。路侧绿化植物不能遮挡信号灯、交通标志等公路设施,同时需要考虑植物生长的因素,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容纳伸展的枝叶。

注意在公路建筑限界内不能种植乔灌木,在交叉口、匝道出入口等位置的绿化应采用低于驾驶员视线的灌木、花卉,保证行车视线的开阔。(2)视线诱导设计。在公路线形变化频繁的路段设置连续的路侧绿化带,可以勾勒公路的线形变化,有助于驾驶员判断前方道路的走向。在凸形竖曲线顶部种植低矮植物,在前后方较低处种植高大乔木,如此可以从远处越过坡顶看到另一侧的植物,明确行驶方向。相反,凹形竖曲线底部不宜种植高大树木,否则视野会显得更加狭窄。在平曲线弯道的内侧应种植低矮植物,以免影响驾驶员转向时的视线。(3)提示种植设计。在公路出入口或交叉口附近设置不同种类、高度、外形、色彩的植物,与正常路段形成对比;交通标志后侧的绿植选择深绿色的品种以形成背景,使交通标志更加突出,易与辨认。(4)强光控制设计。可在路侧绿化带种植高大乔木,以遮挡阳光直射,绿植越靠近路面效果越好;在两侧有江河段落应结合滨水景观选择绿化品种,减弱水面的强烈反光。(5)明暗过渡设计。在隧道出入口处增大路侧绿化密度,远离出入口后逐渐加大绿植间距,降低植物高度,逐渐过渡到正常路段的路侧绿化模式,使驾驶员进出隧道时的光感过渡自然。
        2.3树立新的设计理念,发挥绿化生态功能
        更新绿化设计理念,从公路长远运行的角度考虑,提高绿化设计效果。例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和美丽公路建设理念,注重发挥绿化生态功能,让绿化设计取得更好效益。要强调绿化设计的生态功能,通过绿化设计不仅美化沿线环境,还能发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目的,将乔木、灌木、草皮等结合起来,营造多功能的生态植物景观,最大限度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态景观。
        2.4设计手法
        一是自然式景观。道路两侧绿地具备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采用较为自然的组团形式。栽种不同品种的乔灌木,并且保证树木类型及层次搭配合理,结合地形起伏,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流线型视觉效果。二是规则式景观。规划式景观与自然式景观完全相反,强调从城市道路的走向着眼,依照两侧绿地的面积,采用对称式的景观设计。三是综合式景观。较为常见就是将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段落需求,选用不同的形式,不局限于单一模式,使得设计手法更加自然丰富,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
        2.5合理搭配树种,提高绿化设计效果
        绿化设计中合理搭配树种,将灌木、乔木、花草结合,达到四季常绿的效果。绿化总体构图要丰富多样,协调不同景观之间的关系,营造丰富、层次多样的景观。重视养护维修和日常管理,对整条路线进行全方位绿化,适当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保证绿化设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愈加完善的公路网络背后是被牺牲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人们对生态环境、景观绿化的要求日益提高,绿色公路理念与公路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公路路侧绿化设计要分别考虑路侧绿化的设置与功能,最后做出综合的公路路侧绿化设计,实现公路绿化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倪娜.谈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关键要点[J].智能城市,2019,5(12):121-122.
        [2]朱洁琳.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生态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17):56-57.
        [3]黄淑宇.现阶段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现代园艺,2019,(14):58-59.
        [4]张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7(24):164-165.
        [5]贾致荣,郭忠印.公路绿化设计中“封透露”的实现方法[J].公路工程,2008,33(2):25-27.
        [6]张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7(24):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