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刘齐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刘齐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穆棱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心  黑龙江穆棱  157599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具体规划也都发生了变化。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我国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变具体的施工形式,而且可以使项目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BIM技术;应用
        1分析BIM技术的内涵
        BIM技术主要就是指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之中,BIM技术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BIM技术成为了一种辅助性的工具,主要体现在运维、施工,规划等等各个环节。当前BIM技术的日益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相应技术力量的推动,通过强大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促使BIM技术运用在三维数字设计过程当中,同时,也可以构建智能化的数字模型,形成3D模型之后,每个环节及每个步骤都会在模型之上加以展示,同时可以在面前立体性呈现,还实现信息的良好共享,同时也可以促使工程管理日益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当前我国所使用的BIM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对信息管理的效率,由于建筑工程的工作量相对较为庞大,并且需要管理的设备资源也相对较多,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够保障提高管理效率,BIM技术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高速收集统一管理,并且合理分配。第二个方面是通过使用BIM技术,还能够使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更加具备协调性和优化性,由于BIM技术所建立的三维模拟系统,可以将整个建筑工程中的相关因素,放入到模拟系统中,因此,通过其他处理软件,可以保障将所有建筑工程有关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提高整个建筑工程中各项资源应用的协调性,并且能够保证资源的使用率达到最大化,从而提升建筑工程中相关资源和信息的优化性。第三个方面是建筑工程建设之前都需要设计图纸,而通过BIM技术将所有建筑工程使用性能要求信息输入到三维模拟系统中,可以实现图纸的可视化,即所有的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看到三维模拟系统设计出的建筑工程施工图,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更加明确清晰。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融合应用
        2.1决策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是极为关键的,这一时期旨在研究工程的可行化程度,同时生成合理的投资预案。在应用BIM技术的基础上,可以获取较为精准和实用性高的研究成果。在进行立项决策期间,建筑物的地理方位、地理地貌、周边气候以及周边建筑的协调关系都对建筑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传统运作情况下的场地解析方式还具有了诸多的缺陷,比如说,所掌控的信息量不多、处置有关信息较为困难等,现将BIM技术与建筑工程的周边信息进行有机地融合,通过三维建模、可视化性能呈现更为精准的工程项目信息,同时进行较为精准的成本测算,解析的结果更加趋于实用科学,由此获取更为合理的投资预案,减少传统模式下产生的诸多隐患。
        2.2设计阶段的应用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导致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任务也逐渐繁重,就算是建立模型也需要较多的时间,而使用二维图纸设计方式不仅缺乏直观效果,同时在设计的合理性也无法探讨,有完整的、系统的设计表达成为设计师们共同的愿求,而BIM能够实现这一诉求,并且远不止于此。二维图纸设计中,每一张图纸都是一个子项目单元,根据工程规模确定子项目单元的数量,方案设计之初由设计师绘制相应的平面图,之后从不同角度进行剖面图及立面图的绘制,跟随建筑设计项目阶段的迁延,一旦出现不合理需要修改的部分,那么从修改的那一部分至目前阶段的图纸可能都需要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图纸绘制。这使得工程图纸设计工作的工期严重被延误,然而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划分为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步骤。使用BIM技术在设计过程中,修改某一部分时能够实现自动改变,同时能够提供给客户建筑任意视图,比如平面图及剖面图及大样图等。

在图纸的设计工作得到有效简化后,图纸设计的效率能够有效提升,能够推动整体工程的进程。另一方面,设计工作中业主变更诉求相对较为多,这是传统设计中最为耗时的部分,不同于某一不合理部分的小篇幅修改,客户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往往是复杂且多样化的,相对复杂且不具体化的要求,应用BIM能够快速推进这一要求的发展,使得客户要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设计工期不会大幅延长。这也是上文所说的自动修改,因为数字化模型提取的数据是从同一数据库中进行的,因此,设计师只要不是推翻某一部分设计,而是进行设计变更都能实时进行整体的调整及更新。
        2.3施工阶段的应用
        项目建设成本的3%-5%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使用不准确的图纸或者是过时的图纸会造成30%的错误。建设项目中信息交换方面所引起的问题占60%左右。占比项目总投资的3%-5%的是大型建设项目中的信息交换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它造成的工程的变更和错误所引起的。在项目完成时,只有不到65%的建设信息归项目参与者。所有在园区土地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其成本控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的有工程量增加或者减少、设计的变更、工程所需材料的损耗、工程进度的快慢、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工人的用量都有关系。由于该建设项目周期长,涉及许多子项目,工作量大并且签证变更很多。另外,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变更,签证等各种控制措施不到位,造成工程水深现象,难以实施成本控制。有一种软件时叫广联达BIM5D,它以BIM平台为核心,集成全专业模型,并以集成模型为载体,关联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合同、成本、质量、安全、图纸、物料等信息,为项目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有效决策和精细管理,从而达到减少施工变更,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
        2.4使用阶段的应用
        在使用阶段,BIM技术能够确保全过程的项目信息构件完整性,后期使用、改造或维修的便利性,还可以应用BIM技术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管控。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料,在BIM技术支持下聚集的全部信息能够构成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就给使用阶段的后续管控带来了多元化的信息资源,给后续管理提供精准的资料。
        3案例分析
        以拟建的某集团总部项目管线综合为例。该项目共45层,建筑面积约100000m2,建筑物总高度198m。进行大型且相对复杂的建设项目时,由于分类繁杂且需要布置的线路众多,布置管线时,管线间常常会出现彼此碰撞的情况,甚至还会与结构的构件出现碰撞。这会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有可能出现二次返工,在安全上也存在隐患。若想要防止发生上述情况,在进行三维管线整体构建时,结合使用BIM技术的优点和重要性则会表现的更明显。对于综合的建筑设计来讲,可以认为BIM模型是在进行相应的提前演习,建模也可看作是一次“三维校审”的过程。许多隐藏在设计中的矛盾点,在此过程之中都会被整理出来。这些矛盾点受专业的作用极为强烈,抑或表现为更高层次的冲突,而单专业的校审则是无法达到此种效果。三维管线综合之于BIM应用而言,是其初始时期的一个重要成果,在一定层面上能够有效地作用于设计、施工作业以及安装操作。而每个层次的检测工作,若要完成逐层作业,必须经过许多次的重复检测才能实现。
        4结束语
        综上,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科学应用BIM技术能够提升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准,对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动态化、可视化的管理,进而给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项目各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帮助,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雅婷.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1407:52-57.
        [2]李慧.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6.
        [3]刘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