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3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在土木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混凝土结构使用性能也亟需提高。如何来解决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整个建筑行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难题。本文将从混凝土概述、影响结构质量的各个因素、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三个方面来对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科学技术持续改革创新,人们生活标准也在不断提升,现代化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增快,土木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之下,人们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有着较高的需求,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的时候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复杂多变,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结构属于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就需要增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使整体的工程质量可以得到保障。文章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并分析了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有效方法,希望这项技术可以发挥一个良好的效果。
1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本身属于一种复合型材料,混凝土通过借助凝胶材料,可促使各类施工所需的材料充分复合,促使各类材料能够形成一种全新、高性能的材料。这类复合型材料通过借助砂石、水,参照一定的配比进行胶合,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搅拌,可有效保障水泥性质。目前,土木工程建设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本身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且混凝土成本较低,价格比较低廉,材料性能相对较高。
2影响结构质量的各个因素
温度、材料配合比和混凝土自缩这三个因素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对于温度来讲,如果外界的温度突然下降,就会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痕、裂缝、变形等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温度下降的同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也会慢慢地下降,使混凝土的内外产生了温差,从而对混凝土造成了破坏,一旦混凝土被破坏,就会大大地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材料的配比来讲,制作混凝土的粗集料主要包括矿渣、碎石等。在选择粗集料的过程中,首先要检查材料是否干净、干燥,并且没有和其他杂质混合在一起,其次要合理、有效的选择材料供应商,并且要确保材料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与此同时,还要对原料颗粒直径、粗细骨料配比等要素进行科学控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对于混凝土自缩来讲,一般情况下,会以硅灰为混凝土结构想主要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紧缩混凝土结构,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造成混凝土断裂的现象。除此之外,混凝土质量还受湿度的影响,不仅影响了紧缩程度,而且还影响了工程质量。
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优化土木工程设计
在初期阶段,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要对项目所在的气候进行全面的调查,并且要对特殊的气候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应该制定出混凝土配比方案,如:加大钢筋配比的方法,来对容易出现裂缝问题的位置,进行填补,进而确保其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再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中,工作人员要对一些事项进行及时的优化,必须深化、优化后浇带及伸缩缝的具体设计事项。与此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结构,以及其具体的施工要求,科学合理地建议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具体的疏导水泥水化散热的方法,进而减小结构内外部的温度差,尽可能地减小结构拉应力,这样一来,就会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出现,防止出现裂缝问题,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合理性。
3.2正确选择原材料
混凝土的主要原料就是水泥和骨料等,为了协调混凝土性能质量,会涉及对于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的使用。在选择原料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对于原料质量的控制,确保各种原料质量可以满足技术需求。
由于工程种类有所不同,因此选择的水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就需要确保水泥强度级别可以满足施工需求。骨料属于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增强对于骨料砂石料等内容的把控,使其处于标准的范围,避免存在腐蚀性物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松散砂石骨料的标准比例需要控制在1∶1.5。在添加外加剂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工程实践需求,选择合理的外加剂,使其可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其中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期,需要添加适量的粉煤灰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外加剂就是添加膨胀剂,通过缩减混凝土的收缩补偿性能,可以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情况。
3.3钢筋模板技术要点分析
工程建筑施工中钢筋模板作业决定着混凝土结构质量。因此在对模板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模块质量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使模板表面达到标准要求。同时,为了能够保障建筑结构保持干净和清洁。施工区域的不同决定了温度的不同,建筑结构的差异性使得模板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混凝土模板在施工作业之前,应该对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勘测,例如:水文情况和土壤情况。另外,还需要对模板支护工作予以重视,这样才能使模板更好的应用于施工操作中;在搭接模板钢筋时还需要对搭接的位置进行确定,这样才能提高搭接的质量,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对拆模的时间予以重视,时刻关注拆模的时间,以保障拆模的时间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使得混凝土达到拆模的要求,这对提高施工的质量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3.4混凝土的浇筑
(1)施工工地与混凝土的搅拌往往不在同一地方,混凝土要用搅拌车运送过来。浇筑前要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情况,确保混凝土始终处在搅拌状态。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果超过2m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2)浇筑混凝土要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3)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混凝土初凝后要及时进行二次抹面工作,防止出现裂缝。
(4)浇筑混凝土要持续进行,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间歇时间超过2h就要按施工缝处理。
3.5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是现阶段土木工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措施,也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做好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养护工作是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并且进行了振捣后12个小时内进行的。养护工作不局限在浇筑的环节,也可以是在拆完模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的方式一般都是喷水,喷水的频率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工程建筑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有条件,应该养护一周以上。
结语
总之,对于土木工程而言,在开展施工建设时期,混凝土材料质量和整体的工程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需要持续改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确保土木工程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铖.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J].居舍,2019(33):49.
[2]彭国运.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9(22):153-154.
[3]陈伟炜.民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