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昌都市水文水资源分局 西藏自治区 854000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的水生态、排水、用水、防洪等方面的问题开始不断的凸显,与城市化进程显得格格不入。城市水文工作内容认识不全面、城市站网规划与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本文就新时期城市水文事业如何契合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进行研究和分析,认为要加强水文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测,建立城市水文预警系统,为城市建设提供优质的水文信息。
关键词:水文事业;城镇建设;发展策略
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的标志。当前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在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快,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城镇化建设发展虽然带来了一系列的发展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用水排水、生态防洪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凸显。水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城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城市化对流域水文情势产生的影响
1.1“热岛效应”和“阻碍效应”,导致城市降雨量增加
城市中的建筑物、沥青、水泥地面等覆盖了原有的植被,为此城市区域内的水文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当前城市通常会出现“热岛效应”,即城市的气温明显会对周边的气温要高1℃~6℃;“阻碍效应”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中出现的问题,城市的建筑物高低不平,粗糙度比附近郊区的平原要大,容易导致湍流的现象出现,阻碍降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通常情况下,城市周边的降水强度相对较大,降水时间也因此而延长。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空气对流的速度增加,因此城市区域的降水也相对较多。当前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的水面面积大大降低,城市的硬地面增加,为此也提升了凝结核效应,使空气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
1.2城市用水压力增加,排水系统建设滞后
城市化的推进也使得城市的用水压力增大,而原有的城市排水系统难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为此城市内发生洪水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一旦发生暴雨就会加速洪水的传播速度,使沿河防洪建筑物的压力大大增加,导致洪水对城市的威胁不断提升,如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内涝问题比较严重,遇到连续的降雨天气,公路上会充满积水,在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区,甚至会大量积水,对过往车辆和行人等构成了安全威胁。
1.3水环境污染的力度加大
当前城市化的推进,也使得水环境的压力在大大的提升,工业化进程速度的提升,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等加剧,对地下水、河流等水源产生了污染,有的河流水质浑浊,甚至发出恶臭的气息,导致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变差,而污染的水源汇聚到其他河流,也会导致其他河流的水污染加剧。污染水源渗透到地面以下,也会使城市的地下水源受到污染,而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大多是水厂加工处理,部分企业的生产活动直接获取地下水,一旦人体饮用了污染的地下水,必然会出现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然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等相关部门将城市建设发展的焦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而忽视了水文事业的与时俱进,而相对滞后的污水治理基础设施以及政策,必然会导致城市化过程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增加,危害城市的生产生活。
2.新时期推动城市水文事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水文事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问题,则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水文事业的全面发展。要加快构建完善的城市水文监测系统,加强对洪水的防控和监督,同时还要加快构建城市排涝的监测网络,推动地下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提升度城市水质的有效检测,确保城市水文事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2.1加快建立城市防洪水文监测网络
我国科技的发展,使得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水生态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也在持续扩大,例如人类活动建立了城市景观河、水利工程等,大大改变了城市的水文环境,影响了城市水文事业的发展结构,容易导致部分城市河道功能出现衰退的现象,并导致城市洪水的自然规律出现转变。而构建防洪水文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对城市水文事业的监测和管理,则能够保障城市防洪的安全,提高对城市水文的有效监测,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采取紧急的措施,有效应对城市洪水等多种问题。
2.2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涝监测网络
全球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全球的气温在持续增加,为此南极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也开始加快,由此也导致城市出现了多种恶劣的天气问题,影响城市的安全。比如连续性的暴雨,使城市的交通出现堵塞,也使得城市的地下水道被雨水大量的汇聚,引发城市内涝。沿海地区受到台风等气候的影响,会导致城市的经济建设造成大量的损失,甚至会引发人员伤亡。为了能够降低城市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受到气候的危害,可以建立城市排涝监测系统,在危险来临之间加强对城市排涝系统的监测,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抢修,从而减少城市内涝的现象出现。也可以在城市的涵洞、桥梁地段安装水池板,配备监控系统与遥感技术,对积水的深度进行定期的监测,根据水文状况来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3提高对城市水质的检测
水生态环境的改变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当前人类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水污染问题在不断加剧,使得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然而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等排入到水体中,容易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不利的影响。加快建立城市水环境的检测中心,依照我国的水文质量标准来加强对城市水质的检测,严格控制水污染的源头,用制度来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确保城市居民饮用的水源是纯净无污染的。
2.4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
地下水是很多企业、事业单位的供水来源,然而超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文条件发生了变化,地下水文条件因此也发生了变化。通过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储量、补给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掌握地下水的利用状况以及地下水质变化状况,加强对地下水的检测,构建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了解城市地下水变化的趋势,加强对城市地下水进行监控,从而推动水文事业的不断发展。
2.5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水文工作者的素质
水文部分是专业性很强的事业,在水文改革事业的推进下,各水文部分推进了双重管理的理念,将水文事业与社会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各级防汛部门要提供优质的服务,水文部门要提供横向的联系,同气象、防汛指挥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获取政府的广泛支持。当前我国借助电视、显示屏、报纸等媒体来大力宣传水文工作,使全社会对水文更加关注和了解,提高对城市水文状况的认识,帮助城市降低水文方面的问题,确保城市运行系统的健康有序和安全高效。城市水文是为城市服务的,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在水文方面,注重从发挥功能建设到增加生态环境的建设质量。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水文事业开展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只有详细布局城市发展规划,将水文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顺应城市科学规划的潮流和趋势。水文工作者应积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对流域内水文状况的条件,掌握新仪器、新技术、新设备等的应用方法,为城市水文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水资源是人们生存必备的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改善城市的水文事业发展,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措施来解决水资源问题,比如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建立城市防洪水文监测网络以及城市排涝监测系统,加强对城市水质的有效检测,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水环境。
参考文献:
[1]吕兰军.水文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与思考—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J].水资源研究,2015,4(04):381-386.
[2]许冰清,吕源,潘贤英.探索城市水文发展的新方法[J].城镇建设,2019,(9):119.
作者简介:
扎巴多吉,1988年8月22日,性别:男,民族:藏族,籍贯: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古玉乡八一村,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无,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新时期城市水文事业的发展与思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