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毛伟娣
[导读]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可以打造更加安全、开放且高效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同时,对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设、生态保护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身份证:33068219831016XXXX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可以打造更加安全、开放且高效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同时,对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设、生态保护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应将大数据合理应用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中,从而全面提高国土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
        1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是一种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合,它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集合的整体,需要统筹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城市区域条件等各种要素,从而对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环境容量和空间发展规模作出预测和控制。传统的规划技术手段停留在小数据的模式上,无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样本的画像,大数据改变了这一模式,通过集成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可以对城市空间和居住在城市空间中人的行为进行时空化的画像和长期跟踪,通过各种标签识别全面了解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并预测发展趋势。
        2国土空间规划中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充分认识到各规划之间的关系
        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作为具体规划的参照以及基本方法,一方面,作为顶层设计的国土空间规划,不能取代具体规划;另一方面,国土空间规划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划搭建好了框架,具体规划需要在此框架下开展相关编制和实施工作,各部门需要针对自身专业的特点进行细化,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对国土空间规划和具体规划认识混乱的状况,影响到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2.2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关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这也是影响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难题。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包括编制、实施以及监控3个执行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缺乏全面性。同时,因为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民众的参与也比较少,从而导致国土空间规划经常出现不协调、不合理的情况。
        2.3规划基础数据不统一
        国土空间规划旨在构建一张蓝图,也就是将各种规划的成果在一张图纸上充分地展现出来,规划数据在促进各规划深度融合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各规划所使用的基础地图不尽相同,例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所使用的地图为行政区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所使用的地图为空间信息数据图等,因为地图基础数据的不统一,造成规划建设部门在数据整合方面不够充分,很难将规划数据落在一张图中。
        3大数据能有效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
        3.1大数据能提高城市空间管控的准度和精度
        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于自然资源的管控,以城乡空间信息为基础,归集、整合、关联各方面信息数据资源,构建大数据库,为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切实摸清自然资源现状,充分对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明确合理开发利用目标,在掌握国土空间利用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分别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控制线,以此为基础划分用途管制分区,进而建立由功能主导的空间、管制主导的线、用途主导的区构成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


        当今流行的手机信令数据、网络POI数据、交通地理数据等能对城市中人的行为进行充分识别,对于人的生活空间进行充分刻画,从而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判断市域人口分布、组团间人口流动规律,识别城市空间结构,判断城市空间构成特征等,使得对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识别。大数据在空间管控体系层面已有应用和体现,廉江市空间规划作为广东省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试点探索项目,采用规划大数据分析工具,结合航空摄影技术,全面评估了廉江市国土空间及自然资源现状。规划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采用空间增长模型(FLUS模型),提取“区域和城乡基因特征”,识别城乡发展影响因子,推演城市发展规律,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多维度、多情景模拟,科学划定了“三区三线”,完善了国土空间管控机制,为生态安全、陆海统筹发展、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高效的支撑。
        3.2规范数据整理模式
        首先,传统土地利用、空间规划采用条块式的管理模式,造成现有多门类数据之间标准不统一、相互矛盾,数据交叉、冲突、重复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故需要统一标准、规范,对现有的大数据资源进行清理、整合。国土空间大数据虽然来源复杂、类型繁多,但相互衔接性较强,可通过关联规则,规范数据信息资源采集的内容、方式、频率等,对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库体系,从而为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打好基础。
        其次,数据整理过程及发布环节必须重视数据保密性。国土空间大数据中的地形图、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经济运行数据、居民活动个人隐私数据等重要信息均涉及国家机密,必须受到严格保护,防止其遭受恶意用户或黑客的攻击。如果这些信息不能被妥善保存和管理,而是被滥用,将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极大的侵害。
        3.3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大数据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需要复合型人才,相关工作人员不但需要具有国土规划专业背景,而且还需要熟悉计算机知识,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加大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强化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大数据的应用提供助力。
        3.4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动态化监管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原来无法实现的动态化监督与管理,对于国土空间领域的规划,不仅要将其作为蓝图进行研究与分析,更要采用高效的检验与考核方式,对这张蓝图的各种情况进行检验与考核。对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其对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既可以作为一张展望未来的蓝图,也可以作为检验治理效果的主要指标。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应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与数据,从而实现动态化监管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领域规划不仅对我国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在大数据技术充分发展并且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应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全民对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的参与度、并完善空间领域规划体系、实现动态化监管,以此促进国家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曲晓涵,张爽.浅谈无人机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0):31.
        [2]李秀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0):32-33.
        [3]甄峰,张姗琪,秦萧,等.从信息化赋能到综合赋能: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060-2072.
        [4]郝庆,邓玲,封志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承载力反思:概念、理论与实践[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073-20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