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雅江县水利局 627450
摘要:当前,国家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带来了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工业污水、生活废物等都对饮用水的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居民饮用了这样的水源,会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所以,解决农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措施
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饮用水能够符合水量、水质、方便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的生活饮用水,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欠缺,不仅影响农村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从长远来看,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重视农村居民用水安全,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管护工作意义重大,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1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1.1缺乏对水源的有效保护机制
首先,农村水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对农村水源保护的具体划分标准,水源保护工作难以落实。其次,农村的水源分布比较广泛、规模小、水源比较复杂,对农村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不到位,造成管理困难。同时,农业中的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也不达标,严重污染水源。最后,监测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体制还未健全,缺乏必要的水质监测体制,无法对农村水源的质量作出科学有效评价,难以采取合理有效的监管对策。
1.2水污染严重
目前,农村饮用水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开采地下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工厂拔地而起,未处理的废水被排放到河流中,以前清澈的河流现在浑浊不堪。污染的河流下渗到地下水中,将严重影响到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还有一些农民直接从周边水库、河道中取水饮用,这些水远远达不到我国饮用水质的标准。
1.3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比较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群众对自身的利益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大不相同,而导致生活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自来水的认识度较低。同时,从农村的生活和发展两个方向观察,在生活中,农村中的饮水大部分为自取水,通常是在浅层中采取的地下水。由于一部分农村地区的条件有限,农村的自来水净化消毒条件等比较低下,并且卫生的保护设施等无法得到较好地保障。因此,农村的水质很难达到饮用水的饮用标准。这两方面也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较大的原因。
2新时期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水源监测体系
首先,需要不断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撑;其次,各个地区应当结合其实际情况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是工程技术、水质检测以及管理人员;此外,相关主管部门还需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其薪资待遇,使其积极的参与到农村饮水的保护以及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建立完善的水源监测体系,在充分调研当地饮水水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分析实际的供水水质状况以及村庄的分布状况,进而提高当地饮水的安全系数。
2.2加强项目管理
1)水源工程管理。依据国家的相关条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将饮用水保护区设立出来,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查看,将对水源安全造成影响的情况及时解决。2)水净化工程管理。在整个工程系统中,净水工程具有十分主要的作用。为了能够维持水质的良好,每年需要对过滤材料进行一次清洗。同时依据实际情况,将一些新材料填充进去。对于化学品的管理,需要配置专门人员,严格遵循相应的要求。3)配水工程管理。需要时常对配水管道的覆土、漏水以及其他设备运作状况进行查看,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水龙头、水泵、水表等是比较主要的供水设施,需要时常对其进行查看,如果存在螺钉松动或是漏水的情况,就要及时进行修理,以免因为工作的失误,导致供水受到影响。对于电机与水泵这样重要的设备,一定要保证操作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2.3科学规划水源布置
对于饮用水输水管网无法到达、年降雨量小于100mm、交通不便利、取水距离较远的居民区,我国政府应出台一些扶持政策,鼓励当地居民进行生态移民,将居住地搬迁到水源周边,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对于无法搬迁的地区,应当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依托科学技术,寻找合适的地表水源地或是深层地下水进行开发及其利用。
2.4转变农村居民日常用水观念
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居民对于饮水安全工程用水是拒绝的,他们更依赖和倾向于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用水习惯,饮水安全工程设备使用率偏低,为改善我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这个现象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贫困家庭没有能力支付日常使用水费;第二,有能力的家庭不愿意增加额外的费用支出。第一种情况的出现是经济问题,需要农村地区政府在扶贫问题上加大力度,从经济角度上解决或缓解贫困家庭的困难;第二种情况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村居民用水观念,相关单位首先应当让农村居民了解到健康的饮用水并不是单纯从外观判断,以及安全饮水对于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居民对于饮水安全的重视,其次,还应当让居民对水费的构成和定价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对用水方式和用水费用不再抵触,以此提高饮水工程设备的使用率,提高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2.5构建专业饮水安全管护团队
为了加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管护,提高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加强饮水安全工程质量控制,相关单位还应当加强构建专业的饮水安全管护团队,重视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从而有效地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首先,应当为专业的部门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例如在水质监测单位配置具备相关资格的专业人员,从而保障水质监测的科学、准确性;其次,安排相关专业人员接受定期的技能教育和培训,从而有效提高相关岗位人员的素养和专业度;最后,把专业人员放在最适合的岗位,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度和责任感,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发挥出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2.6合理确定水价
要想使农村地区的供水工作得到正常的开展,就必须做好其水费的收取工作。在核定水费时,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补偿电费状况,另一方面还需对饮水项目的日常维修以及管理费用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一个合理的水价,此外,还需结合市场实际的供求变化情况以及当地供水成本对水费进行适时的调整。
2.7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饮水的问题并没有具体有效地措施,导致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依旧很高。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农村的饮水安全制度,落实好管理工作。农村应根据最近几年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措施,有效减少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发生,在开展饮水安全问题工作时,必须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签字责任书。责任书起到责任追究的作用。这样,可以把责任准确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更加重视自身的工作,保证饮水安全工作能有效进行。
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的生产生活使用水量逐年上升,然而农村居民农作物农药和化肥使用不规范,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地下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和水质的污染为农村居民饮水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和健康生活带去了一定的隐患和威胁。因此,针对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明确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中的常见问题,相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去加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管控措施,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从而为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安全用水提供保障,改善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生存健康。
参考文献
[1]彭瑾.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J].绿色科技,2018,(12).
[2]杨志宏.浅谈民生水利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J].智能城市,2018,(11).
[3]仲继燕.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8,(10).
[4]师杰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相关策略思考[J].科技风,2018,(6).
[5]曲辉.浅议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S1).
[6]吴治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7,(35).
[7]赵迪昶,金云学,邢海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8).
[8]刘来胜,刘玲花,周怀东,等.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阶段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水利,2016,(11).
[9]李建伟,赵文玲,孙淼.潍坊市农村饮水安全村级工程巩固提升的主要做法及成效[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9,(1).
[10]赵伟红.浅析天祝县金强河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