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金所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寻甸 655204
摘要:因为习总书记在早期基层考察中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而且农村水土保持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农村背景下,必须做好农村水土保持工作,从而大力推动农村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分析
1农村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农村的发展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活与生产一般都需要水土保持的支持,所以水土资源属于农民生存的最主要物质基础,从而大力推动农村的发展。同时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在风沙区、丘陵区的农村地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不利地区的水土保持。并且农村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具有紧密关联,属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属于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由于水土保持可以对生态环境的优劣造成影响,生态环境属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基础,必须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相处,才能够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因此,在新农村背景下必须极其重视水土保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使水土保持工作得到贯彻落实,不断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进行夯实,为农村发展提供大力支持,改善与优化农村农业生产条件,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1]。其次,实现农村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也可以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进而更加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2现阶段农村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
2.1 水土资源管理严重缺少科学有效的调节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水土恶化情况越来越严重,主要是因为农村水土资源的管理与城市相比较严重缺少科学性,特别是农村水土资源利用比较粗狂的方式,例如大面积毁坏森林获取耕地等生产方式。同时农村水土资源管理属于流于形式,一些地方政府根本不重视农村的水土资源管理,使农村无法像城市水土管理似的管理水土资源,从而导致农村水土资源的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2]。并且在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土保持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必须积极采取适当的策略对农村水土保持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使水土保持可以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政府需要极其重视农村水土资源的调节,将农村水土资源纳入政府的常规工作中,使农村可以更加科学的调节水土资源,从而对农村水土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2.2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与法律意识过于薄弱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根本不具备较高的水土资源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特别死在水土资源的利用方面,一些农民都认为农村的水资源与城市相比较,农村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并没有对水资源的进行节约与保护。同时在生活中为获得柴火,以及大量的耕地,导致农民使用传统燃烧树木的方式进行开垦荒地,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垃圾不仅在城市中存在,在农村地区也存在大量的垃圾,主要是因为人们根本不具备环保意识,将垃圾废弃物随意堆放[3]。并且建筑工程开展的采石等活动,不仅会破坏地表植被,也会直接影响农村水资源,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极其重视农村水土保持工作,从而对农村水土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3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3.1 政府需要对农村水土保持的规划进行完善
因为不管是在城市发展还是农村发展,水土保持都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为,而是需要在政府宏观统筹下所进行综合行为,从而政府必须对农村水土保持规划进行完善。所以政府需要评估每个乡镇的水土现状,确保通过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建立,能够更加利水土保持日后的管理与相关数据的查询,然后根据数据库的信息对各个乡镇的水土资源现状与水土资源保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并且在上述前提下政府需要对地区乡镇的水土保持进行认真的规划,积极修复被破坏的水土资源,对于保持相对好的水土资源应该越来越重视,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土资源发生流失。因此,政府必须要求各级乡政府定期对本地区水土保持的现状向上级检测与管理部门进行报告,才能够确保在政府宏观的引导下使农村水土规划越来越完善。
3.2引导农民对正确的意识进行树立
农村水土保持需要在农民身上进行贯彻落实,而且正确的意识是规范正确行为的先导,只有农民形成正确的水土保持意识,才能够确保农村开展更加高效的水土保持工作。而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意识,需要建立在政府的引导与农民自己养成相关意识的基础上,首先政府可以通过使用宣传与集中教育的方式,为农民讲解与宣传农村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因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损失,不断强化农民水土保持的意识。同时需要为农民讲解一些科学的种植方法,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不应该一味的任其开垦荒地,而是需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引导农民进行退耕还林,不断对水土资源进行保护。因此,在农村水土保持中农民自身的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强化农民的行动不断对水土保持进行贯彻落实,不仅需要引导农民树立水土保持的意识,政府也需要建立科学的法律制度,对没有水土保持意识的农民进行约束,确保农民越来越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性的发展。
3.3以新农村建设为机遇对农村水土资源进行保护
新农村的建设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建设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方面,将农村建设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的新农村,从而对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进行实现。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使农村发展的越来越美丽,不断提升农村的经济水平,并且在新农村背景下必须极其重视农村水土保持,将水土保持视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将水土保持作为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不断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使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农村也在快速的发展,而且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水土保持属于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因为只有实现农村水土保持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够更加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所以在新农村背景下,为确保贯彻落实农村水土保持工作,不仅需要完善农村水土保持的规划,也需要强化农民水土保持的意识,还需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机遇对农村水土资源进行保护,使农村可以开展更加高效的水土保持工作,不断改善农村水土资源的使用情况,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动力,从而对新农村建设目标进行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三山,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用的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7(11).
[2]曾波,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点任务与有效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9,000(002):125-126.
[3]李仲春,水土保持是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甘肃农业,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