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技术在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应用研究 吴强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吴强 程伟
[导读] 摘要:将PLC控制技术运用于数控机床维修环节中,其会体现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当得到相关行业领域的高度重视。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摘要:将PLC控制技术运用于数控机床维修环节中,其会体现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当得到相关行业领域的高度重视。所以在本文中,就先对数控机床运行中的多发性故障做出分析,然后主要从应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来对PLC 控制技术在数控机床中故障维修中的运用做出探讨。这样可以保证机床故障点得到相应的异常处理,而且还会保证机床与配套设备的充分连接。更会为PLC 控制技术效用的切实体现和发展提供有力条件,从而体现PLC 控制技术引用之于数控机床高质量维修的显著效用。
        关键词:PLC控制技术;数控机床维修;故障诊断
        引言
        PLC控制技术是现代数控机术维护环节中的基本用法。这种技术在具体使用中,能够促进机床与配套设备的进一步充分链接,保证对机床进行全程化调控,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和消除机床运行存在的异常情况,而且不会对机床运行和企业发展带来任何干扰。这就应当以精细化态度做出调控,促进机床与配套设备的和谐运作。并且在科学技术快速更新和企业发展趋势不断升级背景下,还必须要对PLC 控制技术做出全面优化,促进其在具体使用中,进一步强化机床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时效性。
        1常见数控机床故障特点
        1.1 元器件负荷冲击问题
        鉴于生产工艺和厂家制定标准的不易,制作出的数控机床参数略有偏差,几何形状的表面不同批次可能产生参差不齐的现象。较高的粗糙度使用过程中对元器件产生的摩擦力较大,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难免会出现元器件负荷冲击的问题。元器件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能的衰退及减弱都会影响数控机床的正常运行,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产生故障问题。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元器件的负荷冲击现象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是不可控的,且无规律可寻,常出现在数控机床的电气或液压结构之中。
        1.2 操作不当造成的故障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数控机床通过不断的磨合, 性能更加稳定,平稳运行阶段很少会产生上文提到过的元器件负荷冲击问题。鉴于工作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良莠不齐,可能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操作不当的现象,这种人为因素对安全性的影响是一直存在的。人为的操作不可免的会受其工作状态或自身精力的影响,相较于电脑操纵失误率较高。或者可能在其自身工作过程中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判断其操作行为是否正确,也是引起操作不当的重要原因。这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问题也会严重的影响数控机床的正常运行。
        1.3 零件的磨损及老化
        机床在通过长期运行后,其中组件的研磨伤和老化现象会逐步显现,这些现象的出现率通常过程都是可追溯的,逐步发展成的故障,其过程也会遵循某个规律。那么针对这些故障的排查和诊治就能够借助规律时间对机床做出检修和防护。从上文中得能够了解到,多发性机床故障特征具有多元性和繁杂性,这就难以确定诸次的故障排查都会体现精准识别。所以就需要将PLC控制技术作用于机床故障排查和诊治中,就能够增进故障识别和消除速度,并借助逐步改良升级切合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趋势。
        2 PLC技术于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具体体现
        2.1数控机床维修中 plc 控制技术的分类
        PLC控制技术在数控机床的维修中以实际应用来讲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1种是依据CNC和PLC 控制技术结合而成的内装型技术软件,工作原理是将从数控机床维修中获取的数据通过内部信号的进行传输,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与保存,另一种PLC控制设备则是由具备专业生产标准的正规厂家生产而成,相较于上文提到的内装型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可以不依附CNC系统,独立完成数控机床的维修及检测等工作内容。虽然性能上和内置式的设备存在略微的差异,但其实际应用也是十分普遍的,具体流程。
        2.2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是数据故障诊断。

如果将PLC控制技术与机床进行链接并形成联合体,就能够对机床自控过程做出实时监测,一旦故障出现,就会所产生的数据做出分析。充分了解系统架构、效用,以及联合体运转期间的特征是联合体稳定运转的根本前提。系统精准性运行能够保证对机床运转信息做出实时监测,如此监测过程能够切实保证在故障出现时立即收录相关信息,而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快速确定故障点位,并做出高效率诊治,促进机床稳定复运转,从而体现机床维质量和成效。
        第二是对动作故障的诊断。借助对动作信息的参考,来对机床进行故障排查会体现出显的相应性和高成效。这还应当将自近控动作信息确定为提示性参考,再高效率进行故障排查工作,先对故障状态下机床的运转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收录所涉信息,在此基础上,再将这些信息与健康机床运转过程产生的信息做出比对,从而确定故障点有否存在,如此现实化的比对模式会体现高度的精准性,借助对信息的差异着识别故障点区位及其在主要因素,精准的确定点能够为专业人员的检修工作给出清晰化指示。高质量的检修会明显减少时间上的投入,从而对机床的高效率复运转提供保障。
        3 PLC 技术于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应用
        3.1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对故障排查前基础条件做出完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对机床中各个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了解其整体运转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机床在运行期间,仅是偶发警示,专业人员就可判定是主轴区域存在故障,故障区判定能够为诊治工作的快速进行提供条件。采取润滑压力开关的监测模式是研讨主轴运行状态的一个基本模式。对PLC控制技术的运用是精准识别和消除故障 点的最佳措施,能够在事前基础条件完备中,预定提示模式,若是机床内存在故障点,就应在第一时间做出提示,如此精细化的准备过程能够切实保证故障在出现时就能立即被捕捉到,从而为接下来的故障消除提供有利条件,加大PLC控制技术的效用。
        3.2良好的故障诊断工作
        借助对事前基础条件的完备,就能够正式对机床故障做出排查。从以上所述中了解到,主轴是机床的故障多发区,如果对PLC控制技术进行运用就能够保证对主轴进行充分研讨,以总结出引发故障的直接因素,也可借助对控制信号的了解增进故障识别速度。PLC控制技术能够精准确定电机设备主轴的运转的稳定性,并切实保证其中组件设置能够满足有关要求。不仅如此,在系统监测中融入PLC控制技术能够实时收录其运行特征,并且相应、适度研讨信息可以促进监测系统效用的强化。除此之外,还应重点强调的是,在对电动设备进行监测过程中,动力线本身状态是或致故障的一个主要因素。
        3.3可确保硬件连接良好
        合理利用PLC 控制技术能够使机床中设备的进一步链接,使数控机床故障得尽早消除。借助对电动设备所显信息的研讨,能够保证对机床运转过程做出实时控制。均衡化系统信号,为后续的集中化管理达成创造条件。系统信号的均衡化能够进一步促进设备间充分性链接。那么这里应当做出重点强调的是:需要考虑把PLC 控制技术与电动设备进行链接,以进一步保证机床的稳定运转。如果先进的管理模式正切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能够明显增进故障排除时效怀,也能够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还有能够国内经济的长足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从以上所述中能够总结出,PLC 控制技术之于数控机床的高成效维修和稳定运行会体现出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层次化的管理机制能够明显增进机床作业时效,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机床与配套设备进一步连接以及职能范围的明朗化设置都会明显故障诊断维修效率,如此先进的PLC 控制技术,正是满足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也必然会切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尹小平,张金海,秦健凯.浅谈PLC应用技术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20,41(03):102+138.
        [2]杨建中.PLC控制技术在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0(04):108-109+105.
        [3]郭文花.PLC应用技术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中的运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16):238-239.
        [4]倪涛轶.数控机床PLC控制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18(17):245-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