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王誉聪
[导读] 实践性作业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进行指导,
        摘要:实践性作业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借助各种方式展开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其借助自身行动更好地理解、把握数学知识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作业练习本身就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教师如果能够为学生设计出合理且有效的实践性作业,就能使低年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作业布置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
        1导言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奠定基本的知识基础,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和习惯等。随着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发展,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关注到课堂实践,更要全面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养成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全面关注,有所发展,以期实现教学工作的进一步突破。学生作业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结合学生的生活设定实践作业
        在当前的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设定实践性作业,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小学生在开始接触数字的时候,需要提升自己的数字敏感性。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去搜集生活中出现的数字的实践作业。通过完成相关的生活化实践作业,学生会发现自己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数字,数字就围绕在我们身边,久而久之,学生也会逐渐发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使用简单的数学计算,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在不自觉间用数学解决了生活的问题。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设定实践作业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能让学生无论如何都参与其中,又能达到引导启发、激趣的作用。
        3联系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过程中,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来为学生设计作业,具体方法如下。①数据搜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出数据搜集类型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使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的习惯。例如,在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字,如数字1可以这么寻找“我有1个爸爸,1个妈妈,1辆自行车,1个保温杯”“我家有1台冰箱,1套房子,1辆小轿车……”“南宁有1个南湖公园,有1条快环……”,“1个国家,1座城市,1座大山,1条大河,1条马路,1片叶子,1只小鸟……”等,借助这一种数据收集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②实际调查。在实践性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社会调查这一类型的实践性作业,如让学生就学校水龙头1分钟的滴水量进行调查,之后再让其思考假设一直这样滴水,1个小时滴水量能够达到多少呢?通过这一实践性作业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树立起节约用水的理念。③实践操作。在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操作。例如,在进行“小数”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测量其他学生的身高,并且让其在课堂上读出来,像是“1.48m”“1.57m”等,这样就能有效地引出小数这一概念,从而能够有效地保障实践性作业的价值,真正深化学生对于小数相关知识的理解。
        4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
        最近发展区间理论,是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而在两者之间的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用较为简单的理解方式去探索,就是在教学工作中,找到学生“点一点脚尖”能够拿到的知识。实践作业相对于课堂教学,教师要找到其中探索的部分,找寻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使实践作业作为一架梯子,帮助学生走向新的知识点。

在布置实践作业时,教师可以适当拔高,引发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去发现新的知识点,并对其产生思考。教师可以指定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并且要求学生归纳自己的所想所得。在教学生计算之前,教师可以直接布置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类似于这样的作业,也许学生独立难以完成,此时就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在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5设计关联性较强的实践性作业
        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学生就必然要参与实践。为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时候,还应设计关联性较强的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之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升[2]。例如,教师在完成“认识米”教学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以下实践性作业:“请同学们搜集出家里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一米的物品。”通过这一作业来考查学生估算能力;之后再继续提出实践性作业:“请同学们对这些物体用米尺或手臂进行实际测量,并写好相应的测量日记。”借助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这一课时知识点的掌握,还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计算能力及测量能力,促使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6设定基于教材的实践作业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所在,也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指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设定实践作业,引导学生思考与学习。实践作业本身就带有开放性,有些甚至是有意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养成基本的数学素养,而教材却恰到好处地为实践作业划定了范围,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基于教材设定实践作业,要求教师紧扣教学内涵,找到适合作为实践的环节进行组织。即使是实践作业,也非多多益善,多则无益,教师应配合教材内容,找到其与生活的关联性,保障作业的顺利开展。
        7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
        找到知识点的关联性,是对实践性作业的进一步拓展与升华。实践作业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开放性,而这种综合性也应当体现在实践内容的关联中,配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联系。如在教学生立体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给出相关的立体图形,让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与新知识点进行探索。这样,在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复习了之前学习的知识。如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有效展示思维导图和知识脉络图,这些图标对于学生理解核心知识有着良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在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增加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在感受到数学存在的过程中真正去体验数学、应用数学知识、找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联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于实践作业之下,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数学思维发展能力等,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之下难以达到的,也是数学课改应当关注到的。
        8结语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具备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同时也让学生处在一个可以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空间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实践性作业的价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为学生合理地设计实践性作业,以此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7.
        [2]林秀云.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名师在线,2018(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