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82319711003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居住的环境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园林风景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风景园林工程能够使城市的风景更为优美,提升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风景园林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在工程的建设阶段中,不同部分的施工要点以及施工采取的措施是具有区别的。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事宜,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风景园林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应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加大管理力度,以严格的管理约束施工行为,防止出现违规现象,从而推动施工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应重视定期养护苗木以及合理设计施工图纸,并结合风景园林的面积合理规划苗木布局,以此确保栽种的苗木布局合理,使风景园林更美观,既提升园林景区的观赏性,同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合格。
1风景园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管理团队不足
施工管控是确保工程可以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主要内容是动工期间各种作业的真实情况,对此进行协调与指挥,以便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风景园林工程中,主要动工技术在于植物的规划与种植工作,因此需要在基于别的工程经验基础上,再加上植物学、生态学、设计美学等多个内容,所以施工管理团队需全面,才能及时、正确应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1.2园林成活率不高
在风景园林工程中重要的一项,便是确保移植树木有较高的成活率,我国现在城市建设施工合同中一般要求95%以上的成活率。因为园林植物的成活率跟工程施工成本直接相关,而在真实动工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植物没有较高的成活率,若是植物在移植后发生直接死亡的情况,会造成直接的财产损失,提高植物移植栽种技术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但是在我国风景园林工程作业中,大部分一线工人为雇佣的临时劳务工,不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1.3外来植物影响了生态系统环境
在我国风景园林工程中,因为谁出钱、谁做主的局限,造成很多错误的城市建设案例,外来的植物占据总植物的多半比例就是一个错误。因移植地区气候、湿度以及温度的影响,使得外来植物的成活率低,直接影响了施工成本,因而,应该减低外来植物种植物,采用绿化价值高以及成活率高的绿植。
2提高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对策
2.1进行严格的施工准备工作
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施工准备的工作进行重点关注,这是因为施工准备工作对后期施工的影响较大,园林工程建设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规划与审批。施工准备工作能够为施工的规划以及施工审批等提供有效的、准确的信息。在施工准备阶段中,技术人员对于施工图纸的了解也是重要的准备内容之一,可引导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展开有效的交流,并且应用施工交流这种形式,解决实际存在的不同问题。在施工的不同阶段,需要召开不同规模的交流探讨会议,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群策群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施工准备阶段中,对于施工中需要应用的各种资料,也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对施工勘测阶段的数据进行完整的保留,并将这些数据应用于施工的实际工作中。此外,由于施工设计与施工实际实施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对其中存在偏差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的判断,对于不合理的偏差,需要根据园林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改善。
2.2注重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从本质上来说,风景园林工程也属于一种施工工程。
在这种工程中,也需要经历设计和施工这两个环节。在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提前掌握风景园林的设计内涵,与设计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充分地了解设计人员想要表达的意图。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图纸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风景园林施工的重要依据,指导着施工操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在施工之前,还必须要严格地核对图纸,充分地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如果发现图纸中有某些不明之处或者是存在需要更改的情况,那么还需要与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商量,等到核实之后再进行更改。除此之外,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施工方案的制定通常都是在施工开始之前,但是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又会存在着很多的不定性。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的时候,还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核对和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操作顺利进行,确保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协调,从而充分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2.3根据实际情况来规范施工工序
在现实情况中,为了确保风景园林工程可以按时、按量地完成,那么施工单位就必须要根据风景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提前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从而确保后续的施工可以充分地满足设计要求,旨在能够收获到最好的施工效果。另外,相关的负责人还应该认真地统计和核实在施工环节所需要使用到的各种施工材料、施工器械等施工资源,并且全面地了解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的工种。之后,再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规范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风景园林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4合理规划植物布局
风景园林规划的整体布局,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和观赏性。因此,施工中要合理规划植物布局,按照要求先了解景区内所有灌木、植物、乔木生长的地方,规划苗木栽种的位置,避免栽种位置影响其他植物生长,合理规划并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在施工前,必须提前规划植物布局,充分了解植物数量和景区内所有植物的布局,合理规划绿色植物、苗木栽种在乔木和灌木四周,不仅能够创设美丽的风景,同时也合理规划植物布局,有效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和规划的合理性。同时提高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和绿化效果。
2.5充分地做好植物的移栽和后期的养护工作
在风景园林工程中,所使用到的大多数植物都是从其他地方运输过来的,是一种移栽植物,并非从一开始就生长在此处的。而这些植物在移栽之后,很有可能因为不适应现在的环境而死亡,或者是该环境中的养分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因此,在移栽植物的时候,需要对种植土是否需要更换进行勘察确定,对工程现场地表以下约1.5m左右的土层内部结构进行勘察,确保符合要求。在挖坑的时候,应该确保树坑的半径比植物根系土球的半径大10cm。如果植物为裸根,那么还应该确保树坑的深度比树根深10cm以上。而且,植物移栽之后,还必须要加强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定期对这些植物进行除虫、防病害、输营养液等等,确保这些植物能够健康成长。另外,在草坪成坪之后,不仅要注意浇水,而且每隔20d都需要施一次肥。这,也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一大重要途径,影响着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3结束语
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确保施工质量达标且通过验收,必须做到严格管理,从而加大管理力度,按照要求认真施工,合理设计施工图纸以及合理规划园林景区的布局。同时,按照管理规定定期养护苗木,保证栽种的各种植物、苗木都能成活,不仅能够提升景区绿化效果,同时也体现了严格监管,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风景园林施工建设效果,有利于推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通过验收,同时如期完工,有效提高风景园林生态效果和建设质量,从而保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高质量,更长远地发展风景园林建设,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韩鹏龙,朱志兰,郝玲娟.浅谈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2016(17):69.
[2]陈锦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研究[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