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在糖尿病足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8期   作者:李培培
[导读] 【摘 要】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受试者80例,随机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上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观察治疗2周(或者更长时间)后实验组、对照组创面面积、感染分级、肉芽生长、血供情况差异,。结果:在实验组在创面面积、感染分级、肉芽生长、血供情
(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徐州  221011)
 
【摘  要】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受试者80例,随机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上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观察治疗2周(或者更长时间)后实验组、对照组创面面积、感染分级、肉芽生长、血供情况差异,。结果:在实验组在创面面积、感染分级、肉芽生长、血供情况等方面比对照组更优(具体说明)。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后,患者好转情况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可加快糖尿病足患者愈合。
【关键词】前列地尔;依帕司他;糖尿病足;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8-0145-02
 

前言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以糖尿病诱发神经血管病变为发病基础,是足部麻木、皮肤溃烂、足部疼痛等病变的总称[1],临床症状为神经性水肿、皮温减低、夜间疼痛性痉挛、足背脉搏微弱等,使得糖尿病者的残疾率、死亡率增加,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社会与家庭巨大经济负担。临床在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时常采用药物治疗,如前列地尔、依帕司他等,不同药物治疗效果不同,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研究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受试者80例,随机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59-75岁(63.48±5.12)岁。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58-77岁(64.22±6.3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添加知情同意内容
同为糖尿病足,有的患者并未添加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综合治疗方案,需伦理及签署知情同意。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如抗感染、控制血糖、创面清创换药等,并指导患者血糖控制、合理用药、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
1.3.2 试验组
实验组在抗感染、控制血糖、创面清创换药等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本溪恒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174)10ug IV Qd,以及依帕司他(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12)50mg PO TID,联合用药时间为14天。
1.4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若改善为50%以上,即为治愈;若面积缩小为0-50%,即为好转;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涉及数据信息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溃疡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呈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溃疡治疗有效率比较(n/n%)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40
22
16
2
38(95.00%)
参照组
40
15a
17
8a
32(80.00%)a
与研究组比较,Pa<0.05。
1中卡方值、P值一般不放在表格中,需在结果部分详细叙述,分析结果有无意义,且每两个数据之间比较一次均有一个P值,两组之间比较若有差异可用上标标出,表下作详细说明。
2.2 两组患者溃疡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溃疡面积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面积,研究组明显更优,差异呈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两组患者溃疡情况比较,cm2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0
2.48±0.53
0.78±0.69
参照组
40
2.39±0.61
1.31±0.58
T值
/
0.7043
3.7187
P值
/
0.4833
0.0004
3 讨论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的联合作用是引发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指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病程较长[2],极易造成周围血管性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前者发生率约为50%-60%,后者发生率约为60%-70%。糖尿病足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因此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研究指出,糖尿病足溃疡形成主要原因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引发的下肢血管病变。
本次研究中,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溃疡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呈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面积,研究组明显更优,差异呈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表明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在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前列地尔以前列腺素E1为主要成分[3],属于血管扩张剂,且具有生物活性,可促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进而扩张血管,促使神经元细胞的肌醇水平增加,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还可促使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效改善,实现血液粘稠度降低,改善影响神经血管微循环,最终实现神经内膜血流量增加、营养神经的作用。依帕司他为可逆性醛糖还原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可对反常活跃的多元醇旁路进行阻断,促使自觉症状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4]。联合使用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可有效改善微循环,促使远端神经营养供给改善,修复神经,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进而缓解局部症状,且对于糖尿病足溃疡诱发因素进行控制,促使未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概率降低,且可促进已发生足部溃疡患者治愈。
综上,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菂,黄志玉.集束化管理在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6):174,178.
[2]林秀雯,柯小瑚,汤兰欢.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7):9-11.
[3]王芮.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237-2238.
[4]郑宗敬.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足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0):9869,9872.
[5]丁燕萍,王翼华,王前, 等.依帕司他,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18):8-8.
[6]车媛.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8):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