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工院校《机械基础》“3段9轮”项目制学习的研究——以《普通螺旋传动》教学活动为例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孙龙 邵丽敏
[导读]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亦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
        [摘要]:《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亦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当前机械行业和科技发展形势,通过分析现有《机械基础》教学中存在教法单一的问题,以项目《螺旋传动》为例,采用四组不同的螺旋传动为载体,从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总结3个阶段,9个环节多角度展开教学,形成《机械基础》课程“3段9轮”项目制学习的示范。
[关键词]:3段9轮    项目制学习
        一、技工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
        职业学校的生源一直以来都比较复杂,基本都是考不上高中或上不了好的高中才上的技工院校,相对来说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都较差,甚至有些同学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在以这种老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往往提不起多大的兴趣,而当前技工院校《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为僵化陈旧,效果不佳,改革势在必行。
        2.只有课堂上的学习
        课前预习对学好一门课非常关键。一般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但对我们的学生来讲几乎没有预习,甚至书都不会去翻一下,这样对于课堂的压力就非常大。很多的专业术语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样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而言是很难理解的,而课后他们也不会主动提问,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
        3.教材过于传统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和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教材是一样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已经跟过去不一样了,他们学习的地方可能是手机,也可能是电脑,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书上的内容在网上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查到,而且我们书本的内容有些比较抽象,难于理解。
二、“3段9轮”项目教学法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一)“3段9轮”项目教学法的涵义
“3段9轮”:将项目《螺旋传动》分为3个阶段去完成。项目准备:根据项目内容,设计了四组螺旋传动,作为项目载体。项目实施:依托项目载体,开展项目制教学活动。项目总结:通过反思过程,及时评价,对项目进行总结和拓展。9轮是指通过9个环节,对接三个阶段,更全面多角度地实施项目教学。
(二)“3段9轮”项目制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项目准备阶段
        (1)素材准备
        学生准备:寻找四种不同类型的螺旋传动的装置或器械,a.螺母固定不动螺杆回转并作直线运动;b.螺杆固定不动,螺母回转并作直线运动;c.螺杆回转,螺母作直线运动;d.螺母回转,螺杆作直线运动。把这些找到的装置用手机拍照,存至自己的手机,每组找5个。
        教师准备:寻找、制作四种不同类型的乐高玩具或教具。
        (2)微课自学、初获新知
    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各种相关教学资源,有微课、PPT、动画视频等。学生利用学习通平台自主学习,观看学习资料,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从而储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
        知识关联,理论储备:对接乐高4C理论中的联系,将新旧知识关联、理论与实操融合。
        课前自学,实现翻转: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平台的在线学习,初步建立起学习任务的基本框架,为课中开展有效的讨论合作学习做好准备,为课堂翻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2.项目实施阶段
        (1)拆装玩具
        根据同组异质,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个小组通过平台学习后,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各小组合作完成初步搭建,在搭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拍照记录,并上传学习通,展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个环节的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要点】
        课堂搭建,直观建构:通过课堂上学生自主拆装模型,直观建构,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直观思维能力。
        错误展示,问题汇总:现场拍摄学生的搭建过程,将常见的几个问题汇总展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扫码链接、区别类型
        教师将四种不同类型的螺旋传动的特点以动画的形式链接生成二维码。学生用手机扫码,熟悉每种类型的运动方式。将教材上静态的知识,通过扫码以动画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直观易懂。
    熟悉螺旋传动的四种应用形式后,教师设计一个游戏,把课前各个小组寻找5种不同类型的照片随机打乱,有其他小组判断螺旋传动的类型,把判断出来的类型上传至学习平台,由教师批改,给判断正确率高的小组加分奖励,作为过程评价依据。
        游戏结束后,把游戏过程中同学们的错误点加以分析,梳理本环节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实施要点】
        扫码链接,动画呈现:每个应用形式配上相应二维码,扫码生成动画,辅助学生了解该应用形式的工作过程。
        游戏开发,激发兴趣:利用游戏,学生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在玩中学习,变枯燥学习为主动学习。
        任务驱动,梳理知识:通过对错误判断的梳理,落实本环节的知识。
        (3)判断方向
        根据课前的预习,同学们已了解到判断方向的理论知识。 接下来 ,观察教师课前准备的教具,小组讨论,判断普通螺旋传动螺杆(螺母)移动方向的判定。
各个小组派一名组员上讲台分析,并说明判别方向的依据,其他各组同学认真听讲,如果遇到分歧,其他小组及时指出并分析正确移动方向,教师作裁判。各小组全部分析完后,教师利用学习平台给判断正确的小组加分奖励。
实施要点
        实物分析,各组发言:每个小组通过对实物的分析,并让各个分别发言,分析不同种类的运动,落实本环节的重点。
        (4)重点难点,着重提示
        对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作总结分析,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做出提示。
        【实施要点】
        教师演示,解决难点:通过播放教师演示视频,解决的问题。
        调整方案,合作搭建:对照教师安装视频,调整自己的方案,合作搭建完成最终的作品。
        (5)在线测试、多维评价
        教师在线布置课堂作业,并在线统计学生完成情况,批阅成绩,学生独立完成在线作业,并完成多维评价任务。
        【实施要点】
        在线测试,反馈成绩: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在线测试,及时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分析成绩,调整教学进度。
        多维评价,适时奖励:根据课堂积分及过程反馈,评出学习之星和最强小组称号,并奖励一定的虚拟币,及时换购礼物。
        3.项目总结阶段
        (1)总结反思、成果交流
        课后学生在学习平台整理好课堂笔记,并分享个人记笔记的心得,学生在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并交流经验。
        【实施要点】
        笔记整理,分享经验:课后通过整理笔记,评出优秀笔记,分享记笔记经验。
        成果展示,讨论交流:学生将本组搭建的成果拍照上传,供同学们讨论交流,取长补短。
        (2)课后延伸、拓展思维
        课后教师布置作业,预习链传动相关知识,学生在学习通上讨论拓展任务,发散思维。
        【实施要点】
        拓展任务,发散思维:布置一个课后任展任务,引出思考,发散思维,承上启下。
        三、“3段9轮”项目制教学实施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1.项目准备:做足课前学习,实现课堂翻转,提高教学效果。
        2.项目实施:做实课中学习,学生自主建构,提升职业能力。
        3.项目总结:做优课后学习,巩固拓展知识,助力学生成长。
        (二)问题反思
        采用“3段9轮”项目制教学后,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有了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突破。但也在下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在项目准备的过程中,关于螺旋传动的乐高玩具很难找到,所以只能利用机械加工,加工符合学生使用的教具;有些学生可能课前没有去很好的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导致上课过程不能很好的实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云波.创新人才培养:乐高教育的理念与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6(2):22-26.
[2]秦红霞.项目教学法在中专《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李跃柏.浅谈乐高4C教育理念在中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育,2012,(7):275.
[4]陈勇信.技工学校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