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年级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一二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了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只要通过平时扎扎实实的训练,他们一定会消除面对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未来的他们一定会把作文写好的。
关键词;怎样写作文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是这样说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对于他们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三年级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一二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了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这时,老师恰当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找准切入点,说清楚一件事,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点感受。?
一、教会学生读懂课文,结合课文学习写作
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作文的写作,首先要让他们从读懂学懂课文开始。认真的大声的读课文,标出一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又是怎样写的。其次,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怎样写的?画出文中的好句子,好的词语。然后,把一篇课文中学到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分类,等到写作文时,为己所用。比如;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猜猜我是谁。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学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写人的词语用到这篇文章中。如;严厉、摇头晃脑等词语,这样就使句子生动形象,文章中的人物鲜活起来,从而能使学生感觉到有话可写。
因此,要想让学生会写作文,老师要从识字、解词、释句,到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从理解文章题目,理解、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到自己能围绕课题、围绕课文的某一词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到体会其内涵,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都需要教,学生都需要认真的学,这样才能把学到的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二、教学生学会写完整优美的句子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进行整篇文章的写作,他们会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因此我就从训练句子开始,一句一句的教他们写。先把句子写的优美通顺,再组成文章。比如;她回家了。这是一句话,告诉我们她回家了。那么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写成;她高兴的回家了。可以吗?或者写成;她一蹦一跳地高兴的回家了。这三句话,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一句话好?为什么?通过比较,学生们会发现第三句话比前两句都好,用上了动词一蹦一跳,更加生动具体地写出她是怎样回家的,高兴的程度如何。然后让学生也试着这样写句子,逐句逐句的练习,再由句子组成段落,最后由段落组成文章。
这样的句子练习,使学生们知道了,要想使句子生动优美,就要用上平时积累和学过的好词佳句,才能使句子更加的生动优美完整。
三、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三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于是首先要让学生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仔细想想本次作文我将要写些什么?人们常说,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让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自己本次作文将要写的内容。再请每一组派代表,上台来说一说自己的作文,请大家根据他说的内容给他进行修改。在学生上台来说之前,老师一定要讲清楚,请大家听什么改什么,然后再请同学们动手写作文。这样学生们就会感觉到原来作文不是那么难写,想到什么,说什么,就写什么。
四、修改自己的习作
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于是修改作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改什么怎样去改,这一点需要向学生们说清楚,讲明白。首先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自己的作文,看一看有什么问题。在这个自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觉得自己写得很好,找不出问题。这时我就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换着,读一读找问题。读别人的作文,同学们都会非常的认真。他们就会发现原来词语用的不合适、语句不通顺、语序组织的不够好等等。这时仍然有学生会觉得自己的作文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就请他上台,给全班同学读一读他的习作,请大家来当小老师,给他进行修改。
其次,有时我会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带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来当老师,对他们的作文进行修改。这样进行过多次的反复的修改,他们的作文就会逐渐的完美起来,学生们会觉得,哦,原来作文是这么简单啊!同时学生们也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
五、注意观察,为作文做准备
要想写好自己的作文,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要求,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怎样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呢?我会让学生们在放学上学的路上观察树木的变化,路上行人的多少,观察他们每个人走路的姿态,观察路上的车辆,以及楼房等等。把观察到的先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进行交流,再跟同路的小伙伴进行交流,为自己的作文积累素材。
比如观察路上的行人,孩子们会说;今天路上的人真多啊!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但是如果我们给它加一个词语,是不是会更好呢?改成;今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真多啊!通过这样的修改,学生们会觉得,哦,原来我可以这样说。那么修改过的这句话,就可以用到以后的作文中了。
同时还要让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比如三年级语文上册21课《大自然的声音》中,说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可以让学生们仿照这句话写一写,谁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学生们就会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写进这个句子中;鸟儿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人们匆忙的脚步声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等等。
总之,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从段落过渡到文章,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有点难度的。但是人们常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通过平时扎扎实实的严格训练,他们一定会消除面对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未来的他们一定会把作文写好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未来的作家一定会在他们中产生,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已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大的挑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