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单体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 王建玺
[导读] 从定义上来看,城市规划指的是对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进行全面详细的设计和控制
         摘要:从定义上来看,城市规划指的是对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进行全面详细的设计和控制,并协调城市居民与生态环境、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而建筑单体设计指的是对城市某区域的室内外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相比之下,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考虑,建筑单体设计则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个微观考虑,无论是宏观的城市规划,还是微观的建筑单体设计,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单体设计; 城市建设作用;
          天津市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整体形态的被动式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整合和分析应用,构建被动式设计的流程构架。按照设计的流程依次应用于整体规划布局、建筑单体设计两个阶段。协调气候因素与其他建筑设计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方案的比选和优化,并推动建筑设计的科学决策和创新。
         一、建筑单体设计的概念
         城市规划上主要指的就是对城市各区域的整体布局与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处理的重点是城市发展与城市空间利用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为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基本依据和保障。而建筑单体设计则指的是对具体建筑物的结构、占地面积、空间布局、室内外环境等的细节化设计,其设计的重点在于处理好城市居民活动空间与居民本身之间的关系。可见,建筑单体设计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托,也就是在不违背城市规划这一大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建筑设计以城市规划为基本前提,要依据当前的建设要求把工程技术条件综合应用,同时还要根据建筑任务和目标,充分考虑其功能,以此确定建筑物的外观、尺寸、空间组合和建筑材料等,二者相辅相成。
         二、城市建设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之间的矛盾
         1.建筑功能矛盾。从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城市规划方案都是沿用的历史方案,这些规划方案早在十年前甚至更久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尽管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各区域的发展状况也出现了明显变化,一些原本规划为居住用地的区域可能已经成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若仍然按照规划方案的内容,将该区域的建筑设计为住宅建筑类型的话,必定会大幅削弱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若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势必会影响到业主、建设方等多方面的利益,这就需要对多方利益进行有效协调,以确保城市的和谐有序发展。
         2.建筑风格矛盾。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提升城市发展的规范性,诸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城市建筑色彩设计规范》,该规范文件中对城市建筑外观、色彩、风格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不同城市的规定各不相同。但是,从现实的角度上看,建筑设计本身具有多样性特征,而且城市建筑的特点应建立在当地自然、人文等条件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人为的限制,若城市中所有建筑的色彩和风格都属于同一类型,很容易导致城市发展失去特色和活力,当然,若完全不加限制,一味地按照业主的不同要求进行设计,则必定会导致城市发展的杂乱无章,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积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3.单体建筑设计指标矛盾。通常情况下,城市建筑的密度、占地面积、容积率等指标都是由政府部门控制的,但是政府部门在制定城市建筑设计的相关指标的时候往往只能根据当时城市发展的状况来确定,但是,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这些建筑指标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下的形势了,有的建设单位根据当前城市建筑市场发展状况,设计出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建筑指标,并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私下协商,这就很容易导致权力腐败的现象滋生,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产生重大危害。
         三、建筑单体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建筑色彩在实际规划上具备一定的独特性, 不是随机的,更不是孤立的。在建筑项目中,建筑立面色彩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可以直接支撑起建筑色彩的衍生与变化,同时建筑立面色彩具备的视觉影响力可以让空间环境得到的针对性塑造, 与相关物质上的结合还能让建筑的整体形态被构建的更为精良。因此在色彩方面独立性与依附性其实是一种并存的关系,为了对建筑的整体设计风格进行分析, 专业的设计人员应对色彩的表现力进行创造性表达, 让建筑立面的独特表现力可以对城市的整体设计增添光彩。色彩三要素即相貌、明度和纯度,这三项要素之间密切配合,决定着色彩整体视觉印象。建筑立面色彩设计活动的开展,应当对色彩相貌定位、色彩明度选择以及色彩纯度调试作为应用原则,全面提高建筑立面色彩设计效果。

在建筑立面的色彩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不仅包括场地的合理设置,还有建筑色彩周围的实际环境,都是影响色彩使用搭配的基础,因此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在城市基础规划上开展整个工作,先对色相浸信会定位,对建筑立面采用的色彩搭范围进行界线上的清晰,让建筑里面的色彩的活动可以更为顺利的开展。在场地的设计上,建筑工程中的法律法规应被严格遵守,并结合当地的基地环境条件进行充分考虑,让场地的构成要素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建筑与景观之间的色彩搭配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所以一个高水平的色彩搭配对建筑的审美展现力的影响不言而喻,可以让景观色彩与建筑立面色彩之间保持高度一致。
         2.立面的比例和尺度的处理是与建筑功能、材料性能和结构类型分不开的。砖混结构的建筑,由于受结构和材料的限制,开间小,窗间墙又必须有一定的宽度,因而窗户多为狭长形,尺度较小。框架结构的建筑,柱距大,柱子断面尺度小,窗户可以开得宽大而明亮,与前者在比例和尺度上有较大的差别。建筑立面常借助于门窗、细部等的尺度处理反映出建筑物的真实大小。由于立面局部处理得当,从而获得应有的尺度感。建筑立面中“虚”的部分泛指门窗、空廊、凹廊等,常给人以轻巧、通透的感觉,“实”的部分指墙、柱、栏板等,给人以厚重、封闭的感觉。建筑外观的虚实关系主要是由功能和结构要求决定的。充分利用这两方面的特点,巧妙地处理虚实关系可以获得轻巧生动、坚实有力的外观形象。以实为主、实多虚少能产生稳定、庄严、雄伟的效果。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全面考虑城市的当前环境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让建筑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3.环境建设。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小区空间环境可分为集中绿地和中心游园,组团空间,楼幢间的院落空间,住宅底层独院、阳台和舞台。小区社会服务设施是解决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他们的配置与设施必须符合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小区内的卫生环境包括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卫生环境可借助自然气候条件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来获得,如利用太阳高度角与范围角使室内有良好的日照。妥善处理建筑墙体质地、色泽和在地面铺装植被等,以改善日照的辐射。提高绿化覆盖率和设置水面以调节气温和湿度等。小区的环境保护主要是作好生活污水的排放、收集、清运和处理,以及噪声的防止和隔离。
         四、城市建筑单体设计对策
         1.树立与时俱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城市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尤其是在城市用地功能的规划上,很容易出现矛盾,因此,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对城市规划方案及时进行调整,还必须加大对城市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关系的研究,明确二者之间的矛盾,并着力解决这些矛盾,进而为城市的科学有序发展奠定基础。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建筑单体设计,其最终目的都是为城市居民服务,因此,必须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应在城市规划中提升对建筑设计指标的关注度,地方政府部门应及时了解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及人们的个体需求,对不合时宜的容积率、密度等建筑设计指标进行调整。其次,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必须重视高层建筑的布局设计,考虑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以及生命健康保障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设计水平。最后,应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中考虑到城市生态环境,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尽量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降到最低,从而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城市设计可以分为单体设计与规划设计,单体建筑设计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的功能合理和外形美观,对整体环境考虑的较少,而传统的规划往往追求的是设计构图,在空间环境设计中更多是依靠自身的感性认识,而没有对城市居民的居住行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所以最终成果可能会落得中看不中用的下场。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方法,它追求的是城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规划中引入城市设计方法,既可以对单体设计和规划提出约束,也同时能够作为两者结合的桥梁。
         结束语: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关系密切,相关人员必须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规划原则,以提升建筑单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对建筑立面的处理,设计师应遵从建筑与环境相协调,与功能相适应以及物质技术的经济合理等原则,协调构图。色彩属于视觉主导要素,在城市建设及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立面色彩的科学化设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建筑空间形式的创新,改善社会群体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推进色彩表达,促进建筑色彩多元化发展。同时,建筑单体设计必须在满足城市规划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开展,这样可以提升建筑设计更好的服务与城市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凯. 试论新时期建筑设计的方法创新[J]. 普洱学院学报,2017(3).
         [2]贺晓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回顾及其建筑设计实践[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3]李蕾. 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 上海: 同济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