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研究李永安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李永安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由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涉及到诸多影响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到位,都可能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必须要采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施工质量控制达成预定的目标。本文基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实践,就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及水电工程几乎普及到各家各业当中。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水利水电工程直接关乎国家、企业甚至各行各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推进,目前,我们国家在针对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前期投资和后期建设等系列规模上,不断的扩大及发展。如何使水利水电工程惠及千家万户,这就告诫着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以及根源上予以严控的把关和控制。
        1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有什么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认知,水利水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地位。21世纪,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其供应信息的载体除了需要精准的技术和精湛的内核驱动外,还需要有优质的资源及配置装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早已摆脱掉钻木取火,煤油灯等照明供暖的时期。水电能之间的合理转化,在一定空间上,除了映射人类进步的文明,还印证了时代的发展。
        18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又称为“电气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们进入蒸汽时代。这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向更先进快捷的文明迈进。现如今的水利电气,早已经不再需要消耗大自然,甚至是破坏大自然来寻求快捷应用。逐渐转化成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种种表现。现如今,水利水电工程已经达到了能够实现水能向电能,电能向水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一方面,水电能之间的转化,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及资源的耗损,从而达到一定的清洁作用。现如今的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清洁环保的环保性工程,同时它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它融入于自然,又亲近于自然。
        2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
        2.1管理机制落后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通过明确每一个负责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最终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当有专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有些管理工作与建设工期出现冲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过于严格,严重压缩工程期限,最终只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有一些管理单位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因此对于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全过程管理欠缺,在施工过程中过于依赖监理单位,因此也缺乏质量管理主动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下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管理人员意识的薄弱会导致管理工作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因此也不能够完成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作为企业应当做好细节工作,通过确保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更加清晰。
        2.2设备材料采购质量不佳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往往需带要仪器设备进行辅助,因而在工程施工之前就需要设备进行质量的检查,以此确保设备在施工进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效用,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但在当前的情况下,我国的采购单位在水利水电工程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对设备材料性质不明的现象,甚至有些采购单位与施工单位相互勾结,为了更大程度地降低施工材料购买成本,往往购买质量不达标的施工设备进行施工建设,以至于在后续的施工建设中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最终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2.3监督不足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要求进行质量管理,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

当下,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制度。然而,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很多监理公司并没有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也存在问题,一些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这并不能够保证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的安全以及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3.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整体质量,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调整能够更好的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得每一环节都能按照设计图纸以及质量要求进行操作,避免由于缺少监督而使得质量不过关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还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实现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升级,降低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的概率,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顺利地完成。在施工的过程中作为施工人员也应当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进度,通过处理好质量和进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一定标准。
        3.2加强对原料的质量控制
        为了更好地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就需要对采购单位进行严格监管,合理地选择材料供应商,应选用具备相关质量检测证书或合格证的材料,以此更好地为后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保障。而对于问题材料则应严格地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查处,从而提高采购单位的材料质量控制意识。其次,在材料运用之前还应对其进行性能和成分的检测,以此更好地确保其能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水平。
        3.3推进工程施工程序化、标准化与规范化
        工程施工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性措施。施工程序化是指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整体流程,要科学的安排施工工序,尤其是上下道工序之间存在质量控制关系的,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来进行,在上一道工序未完成或未达到质量标准之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执行。施工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指对于施工作业,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化文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作业应满足标准、规范要求。虽然很多施工单位目前都在实施施工作业的“三化”要求,但在执行、落实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一定要在既有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工程施工的程序化、标准化与规范化。
        3.4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且涉及范围较广,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作为管理人员应当熟悉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结构、施工技术、设备采购等各方面知识。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合理性也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综合业务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也可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拓宽工作人员的知识范围,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最终建立一个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团队。作为企业也可以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管理涉及到资金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应当时时刻刻明白肩负的重任,通过开展道德教育,使得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避免一些违法行为出现。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更好地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建设材料还是施工环节的管理都需要严格地按照制度标准来执行,以此对建筑质量进行量化。
        参考文献
        [1]蒲晓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7(16):149-150+153.
        [2]晁华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9):195-200.
        [3]文彬,罗江锋.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