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梁红雁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梁红雁
[导读] 近年来,实际开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将细化管理能够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摘要:近年来,实际开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将细化管理能够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工程的规范建设。现阶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际应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实际问题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在整体上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促进建筑工程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体现。管理学认为科学的管理模式主要为规范化、精细化及个性化3个层级。其代表着分工精细化与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就是最大限度降低资源和成本,然后进行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深化管理人员思想和提升其管理能力的外在表现,是分工与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要求。在精细化管理中,需重视细化社会分工,同时还需进一步重视质量的精细化。在规范化、精细化及个性化管理层级中,精细化管理模式属于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同时还需加强企业的发展。
        2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现存问题
        2.1安全隐患仍旧存在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一定要对安全问题提高重视,一旦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任何一个建筑企业来说,安全施工都是最重要的,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少施工现场存在物资材料随意摆放、施工设备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正是由于管理工作的疏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安全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由于对安全问题强调的不够,所以很多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对此并不重视,经常会出现不佩戴安全帽以及安全护具的行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施工现场没有在危险区域摆放醒目的提示牌,因此没有起到警示的作用。正是由于管理的疏忽,所以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这严重阻碍了工程的正常进展。
        2.2施工管理不当
        如今,我国建筑工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主客观因素越来越复杂,施工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出于节省经济成本的角度,往往会采用忽视精细化管理的做法来省略施工中的必要步骤,进而提前完成工期任务,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为建筑工程的后续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和风险。
        2.3管理制度存在疏漏
        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没有一套完美的管理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极限,从而在成本方面的投资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建筑工程的管理也无法面面俱到。同时,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存在疏漏,良好的管理体系可以使管理者在建筑工程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职能,保证建筑施工的所有工作都可以按照标准进行。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对人力资源实行精细化管理
        现场的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会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因此对现场的工作人员实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首先,在挑选管理人员时应做到严肃认真,充分考察其专业水平以及工作经验,要求其在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而能够良好的应对工作中的突发情况。挑选完管理人员后,相关负责人还需要进一步指明各管理人员应当负责的工作范围,保证在问题发生后能够及时找到责任人。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正式上岗前,需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安全教育,明确指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要想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过程中认真负责、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样对于消极怠工的员工也要进行处罚。


        3.2完善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制度
        在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建筑工程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开展内部管理工作时,要针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建设和完善,采取符合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的新模式新制度。相关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能够有效提升精细化工作的效率,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企业工会要不断学习新型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对于新型管理模式的熟悉度,减少工作失误的出现,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3优化进度
        工程进度的控制是体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有效规划。这就要求施工主体要严格按照事先的施工方案来执行操作,不得随意进行调整与更改。除此之外,施工主体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要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主观性的失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排查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与风险,以此来推进各项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避免在后续造成工期的延误和推迟。同时,施工现场的机械操作人员也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防范坠物,坠落,塌陷等等现象的产生。并且,施工现场也应当设立必要的警示标语和警示区,要尽量避免闲杂人员入场,同时也要重视加强对材料的投入使用,要保证其储存安全和供给充足。另外,相关主体也应当从经济利益出发,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寻找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法。
        3.4安全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都有很多,2018年11月3日北京建设部正式宣布,截至2018年10月为止,我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762起,死亡1013人。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就是企业没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安全措施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避免工作中出现意外。管理者必须时刻保证精细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关注当前施工状况。管理者要时刻观察工作人员是否按照公司规定进行作业,防止意外的发生。例如,中建四航局,在“有的放矢,专项提升,整体提高”的管理提升思路下,对员工的安全进行全面管理,通过员工培训,签订劳动合约等方法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从2017年开始至今,工地没有发生任何一起建筑事故。企业应当注重工作人员的工作,让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工作,保证工作安全。
        3.5施工精细化管理
        施工精细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分为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与施工监督精细化管理。一方面,企业应当进行施工进度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先要做好预算,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市面上材料的情况以及建筑工程的耗费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建筑工程规划,充分考虑到意外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工作可以按时完成。例如,天津土木工程建设公司在进行宁乐大厦项目建设的时候,管理者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材料、设备、人员等各项内容进行合理配置,对3个项目盈利点进行统筹规划,将责任成本58537万元有效降低到51116万元,并保证建筑工程可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做好施工监督工作,从工程开始到结束始终进行监督管理。监督人员要时刻关注施工建设的过程,保证建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没有疏漏,使最后完成的建筑物结实牢固。
        结论
        综上所述,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这是保证建筑工程市场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有之策。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从主观和客观上共同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原则,要认真分析施工前中后期所涉及的各项主客观因素,并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此来实现局部和整体的有机统一。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展过程,应当审时度势,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肖洪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8).
        [2]彭武.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