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实践,让品德课堂源远流长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8期   作者:杨楚莺
[导读] 课后实践,是维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命”之所在;课后实践也是一堂完美的品德课的结尾,是品德课回归生活的生命之所在,其意义重大。
浙江省新昌县七星小学 312500
  摘 要:课后实践,是维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命”之所在;课后实践也是一堂完美的品德课的结尾,是品德课回归生活的生命之所在,其意义重大。但是,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由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课后实践旨在为儿童营造了“致知笃行”的平台,使之由课内生活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中得以践履和彰显。
  关键词:品德教育 课后实践 问题 
  一、课题的提出
  多年来,我们把德育课程当作一门课来教,德育就是在“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明白道理就行了,用不着在课后进行什么教育。德育课堂就这样与宽广的社会大课堂分离,学生的道德视野在这样的分离中越来越狭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热心公益,在社会生活天地中丰富自己的感受,积淀人生的经验,已无从谈起,道德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德育吹来了回归生活之风。

小学低年段将思想品德课、自然课、生活常识课、劳动课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劳动课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社会》课,“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学校生活并不是儿童生活的全部,它只是儿童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儿童品德的形成是在儿童整体生活中实现的,学校生活不能单独承担培养儿童品德的任务。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
  二、课题的现实意义
  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区分为“出发点”回归和“归宿性”回归两种。所谓“出发点”回归,是指品德教育应基于生活,坚持从生活世界出发,主要解决实现课堂生活化的问题。所谓“归宿性”回归,是指学生主体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到的一切,能返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与价值观等。与“出发点”回归相比较,“归宿性”回归显得更为重要,更具目的性和本质意义。借助课后实践,能将“归宿性回归生活”的理论意义转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课后实践,是维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命”之所在,其意义重大。为了实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材、教学向生活的再次回归,我们在鲁洁教授的指导下,展开了《品德课课后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力求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摆脱学校德育“孤军奋战”的局面,努力使社会、家庭和学校间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德育教育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主要成效
  品德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为止的“句号”。创设一个让学生咀嚼、回味、反思的课堂结尾,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帮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堂好的品德课结尾,不仅对所授新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可以收到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完美统一,达到课已尽而情未穷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后实践是一堂完美的品德课的结尾,也是品德课回归生活的生命之所在,其意义重大。
  品德课程布置适当的作业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难以实现。首先,每周两节课时的新课程相对于原来每周一课时的《思想品德》,反馈周期短,有利于提高执行力。其次,有些作业可以与其他科目整合,比如:体验反思。再次,随着家长对孩子品德成长的重视,德育课程作业也会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四、总结与反思
  课后实践不仅为儿童营造了“致知笃行”的平台,使之由课内生活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使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中得以践履和彰显,而且还体现了开放的现代课程理念,是实现品德教育生活化不可或缺的教育策略。只要教师循着三大管道,认真、全面地抓好课后实践,既引导、激励学生围绕过有道德的生活去躬行、践履,同时也注意从知行统一的视点,引导学生内省与反思,让“新我”的知、意、行因素,从“旧我”的桎梏中孕育并凸显出来,从而实现良好德性的建构。如此,品德课程教学就一定能谱写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和德性不断提升的灿烂篇章。
  参考文献
  [1]鲁洁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2]朱仲敏 《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目的定位研究》。
  [3]张丙玉 《美国“家长参与”教育的发展》.《外国中小学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