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6期   作者:郑旻
[导读] 4—5岁的幼儿是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到了这个阶段,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同伴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小芝镇中心幼儿园 317011
        摘 要:4—5岁的幼儿是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到了这个阶段,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同伴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中班个别幼儿的观察,从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拓宽交往途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争取家长主动配合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班幼儿 同伴交往 能力培养 交往环境 交往途径 主导作用 主动配合
        幼儿同伴交往是幼儿生长发育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家长也希望自己孩子与同伴的交往状态是积极的,他们不愿意看到孩子没有玩伴,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孤独的。作为教师更希望每个幼儿都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幼儿也常常希望自己有真正的朋友与玩伴,这种欲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增强,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可因势利导地进行引领。
        一、创造良好交往环境,促进幼儿同伴交往
        1. 创设良好心理环境。作为教师在幼儿园应该要为幼儿营造出尊重、信任、温暖和关爱的心理环境和教育环境地创设出幼儿被帮助和乐意帮助别人的情景,使幼儿拥有乐于助人的精神,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优势。这样的集体容易使幼儿获取并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表现出较强的交往动机与持续交往的兴趣。对于被忽视型幼儿,首先,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信心;其次,和幼儿交谈的语调要柔和,能耐心地与他沟通、谈话。被拒绝型的幼儿,首先,要改善幼儿不良的心理素养;其次,为他创造和谐、温暖的心理环境。
        2.创设良好物质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布置区域时,材料要具有想象力,然后凭借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同伴之间交往;此外,教师在创设区域环境时要富有一定的童趣,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具体布置时,可针对之前两种类型幼儿作出适中的装饰,选择既能帮助忽视型幼儿善于交往,又能帮助被拒绝型幼儿不会被别的同伴排斥。
        二、拓宽多种交往途径,丰富幼儿交往内容
        1.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帮助幼儿改善交往能力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结合各领域的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并且为幼儿充分创造与同伴合作、分享、交流的机会。
        2.组织各种游戏活动。游戏占据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大部分时间,教师可通过开展丰富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游戏,在自己与同伴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学习日常生活中不同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售票员”与“乘客”、“收营员”和“顾客”等,学会遵守规则、分享、合作、谦让┅┅
        3.重视日常生活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与同伴的交往机会非常多,同时也相对放松。教师可充分利用晨间来园时、餐前准备时、起床用完点心后,为幼儿安排15到20分钟的自由交流时间,说说自己在家里发生的趣事,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内容、讲述看过的精彩动画片等,这些都能给被忽视型幼儿创造良好的交谈环境。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表示感谢……还可以掌握一些常见的交往语言。如“对不起”“没有关系”、“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给我玩一下好吗”、“我们一起来吧”等等。
        三、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引导幼儿主动交往
        幼儿是交往活动的主体,只有让幼儿用自己喜欢并且正确的方式和他人交往,才能真正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当然这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幼儿的交往活动中,教师可适时地进入幼儿的谈话与游戏活动中,以鼓励的态度给交往能力较弱的幼儿建议与帮助,从而建立起更好的交往状态。教师在活动中,可以主动带动这两种幼儿慢慢地参与到同伴中的交往中去,让被忽视型和被拒绝型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同伴交往的环境里。
        四、争取家长主动配合,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和教师达成一致的要求,共同培养,经过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有的孩子从小胆子小,不善于和别人交往;有的孩子则在家过度受宠,变得霸道,常与同伴发生冲突……针对忽视型幼儿,家长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积极的交往状态,让幼儿能主动去交往,去交谈,改善他胆小、内向的心理。而对被拒绝型幼儿而言,家长和教师应当共同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能宠着、惯着孩子,要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孩子养成正确的交往技能。为有利于将家与园的教育达成一致,教师可通过开展半日开放活动、家长会、家访等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拥有良好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家园共育培养孩子良好交往能力的合力。
        总之,交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我们的教师或家长都必须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通过有效的途径,给幼儿积极健康的交际环境,帮助幼儿体验共同生活的乐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从而提升幼儿的交往活动,促使幼儿最终获得良好的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庞丽娟 幼儿同伴交往类型、成因与培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5。
        [2]樊秀华 浅谈新入园幼儿同伴间交往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10。
        [3]黄妍君 “孩子别怕”――浅议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