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高中物理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6期   作者:吴晓婷
[导读] 教师应将教学观念生活化、教学设计生活化、教学训练生活化,从不同方向展开教学探索,为物理学科教学创造更多成长点。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 138000
        摘 要:针对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设计取点探究,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探寻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学设计,以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教师应将教学观念生活化、教学设计生活化、教学训练生活化,从不同方向展开教学探索,为物理学科教学创造更多成长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生活化 设计取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观念,符合学生学习的基本诉求,贴近学生学习思维现实,具有更多教学契合性。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训练的操作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理念,将学生的生活认知与物理学习融合到一起,能够激发学生物理学习思维,形成重要的教学亮点。凸显教学生活化属性特征,是主体意识的重要体现,符合新课改基本精神的要求,对全面塑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观念生活化
        1.强化生本主体意识。强化生本主体意识,符合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新课改大背景下,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已成为主流意识,教师的身份发生了重要变化,由课堂主宰者变为课堂服务者,而在教师身份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有些教师将过去的“满堂灌”变为现在的“满堂问”,用另一种方式控制课堂;还有的教师不敢管理学生,让学生自由学习,教学呈现“放羊式”。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做法,教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也不能失去自身的主导地位,唯有建立科学的生活认识论,才能将课堂教学引向正规。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制约因素,过去教师处于强势地位,师生关系失衡,如今虽强调学生主体意识,但教师不能人为弱化自己的地位,让师生关系走向另一个极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达成和谐均衡,这才是最理想的追求。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展开深度学情调查,与学生进行更多的生活交流,这样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更多参数,还能够为改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1.内容筛选贴近生活。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观照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在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接轨学生的生活认知。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从几个方向展开思考。首先要考虑教学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多少契合点,哪些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如何才能消除一些不利影响,需要为学生设置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准备调动学生哪个方向的生活认知,让学生获得哪些情感体验;其次要考虑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突破时,需要运用什么样的调度方式,让学生利用哪些生活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给学生提供哪些突破角度,如何才能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等。



        2.教法学法融入生活。教师在教学程序启动后,如果能够接轨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学引导,自然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启迪力量。如教学“自由落体运动”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给学生举了一个生活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将小石头和树叶举到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放手,石头和树叶开始下落,哪一个先落地呢?学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石头先落地。教师由此展开教学引导:物体重量不一样,下落速度不一致,真的是这样吗?在我们生活中,能否找到相同质量物体下落速度不一样的情况?学生开始思考,教师拿出两张相同的纸片,放到同一高度,然后将一张纸片揉成小纸团,同时放手,纸团下落速度明显更快一些。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相同质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会不一样呢?教师利用生活案例展开教学调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思考的机会。
        三、教学训练生活化
        1.接轨生活设计训练。在对高中物理课堂训练进行生活化设计时,教师需要做更细致的信息搜集工作。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有太多接轨点,教师要对这些思维对接点进行科学分析,找到课堂训练设计的切入点。学生占有的教辅材料资源极为丰富,这是课堂训练设计的重要参考,教师要对海量训练信息进行分析比对,筛选出适合性更高的训练内容,以丰富课堂训练设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特别多,教师要发动学生展开主动探索,让学生自觉展开生活化训练,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2.联系生活展开实验。在学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这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引导时,为学生提出讨论话题:有人说物体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学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学生开始了争辩,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给出矫正性引导: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部分,其中差距很小,所以我们在对重力进行定义时,还是将地球吸引力叫做重力。在讲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教师拿出弹簧秤,具体测量身边物体的重量,明确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从实验操作中对重力方向有了直观认知。教师利用最直观的生活性实验操作,帮助学生顺利展开重力概念和重力方向等内容的学习,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启迪,顺利启动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
        强化课堂教学生活化,不仅实现了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方式的变革,还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元认知,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接轨生活中理解物理、接受物理、运用物理,进而提升学习质量。教师要有主动挖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生力军作用,全面塑造学生的物理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士全 生活化高中物理课堂的构建研究[J].成才之路,2018(26)。
        [2]赵艳光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