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析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0期   作者:赖建华
[导读] 小学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不论是从学习方面来说还是从身心发展来讲,都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12
  摘 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既可锻炼儿童的逻辑思维,又能增强儿童的求知欲,使之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以后解决生活问题和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前期基础。小学课堂教学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童未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主体作用 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不论是从学习方面来说还是从身心发展来讲,都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育,除了要开发儿童智力外,还肩负着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综合能力的艰巨任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随之而来的培养独立思维能力也成为小学教育需要完成的新任务。经大量研究考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既可锻炼儿童的逻辑思维,又能增强儿童的求知欲,使之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童未来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最根本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学会如何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个体,明确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他们为核心,以他们为主体,分阶段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多多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学生勇于发言,善于思维发散、举一反三,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的兴趣,进而在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活动,数花有多少朵、数小皮球有多少个、数铅笔有多少根等等,通过数物品活动,把数从具体实物的数量中抽象出来,掌握数数,以此为规律依次增加物与数一一对应。这个活动中,同学们的出错率会与物品数量呈正相关,数量越多,难度越高,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样会越来越高。通过这样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学习氛围,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数学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使其能够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利用学科教学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教育工作中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学中绝不能以娱乐游戏等为主,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掌握要点。但是作为数学学科,本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极鲜明的实用性,尽管不易于掌握,但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具体内容使其具有形象化。这就要求教师把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小学生更易于接受,在理解上更加深刻,借此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一课时,教师提出带有生活特质的问题:“请大家计算一下你们正在使用的数学课本和作业本究竟有多大面积?或者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三角形或四边形物品都有哪些?以及应该如何知道它们的面积?”通过这些问题引领,数学面积知识一下子变得更加形象、清晰,学生们也更有兴趣去学习,并踊跃思考,让数学在真正意义上走进生活,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更加真切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三、构建学习奖励机制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不应只单纯关注考试成绩,而应该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发挥知识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性为主要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要阶段性地形成能适应小学生心智发展的奖励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认真听课和踊跃发言,有无团队合作精神,课堂小测试成绩好坏,以及学习习惯是否良好、正确等,都应成为学习评价标准。无论学生是课堂表现好、学习效率高,还是考试成绩好,教师都应该给予一定的表扬、鼓励,哪怕是点滴的进步;尤其是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应用的学生,更需要大力褒奖、表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奖励机制,增强小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使其主动地探索数学奥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使用“多元”教学方式
  小学是学生接触和学习数学的起点,教师承担着带领学生“入门”的责任,既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又要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性,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让这些尚待启蒙的懵懂孩童喜欢数学、接受数学并理解数学,为将来更系统、更高等数学的学习打好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面对新的改革形式和人才培养原则,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努力完善教学方式。教师不妨从兴趣点切入教学,通过“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热情,吸引学生们长期关注,使他们在自然而然的接受中形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设计中,应多引入新的教学法,譬如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设置问题后再相机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去观察、发现,进而解决问题,事半功倍。
  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开展兴趣教学,向大家展示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然后有序调节比例尺大小,让同学们认识到地图上标注的位置的清晰程度会随着比例尺的变化而改变。作为小学生,他们对比例尺一无所知,在看到这种情况时,他们觉得很有意思,对接下来的比例尺教学知识也会产生好奇。
  再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知识教学时,采用小组教学方式,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应该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鼓励大家踊跃发言、提出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将多边形剪切成几个已学过的简单图形,比如正方形、三角形……或者是用尺子量等,让大家通过讨论、比较找出最佳方法,加深孩子们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
  五、开展课下数学探索
  课下数学探索活动不但能增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使之学以致用,同时还能使还懵懂、爱玩的儿童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除了课上教学以外,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活动也非常重要。
  作为数学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负责课外活动的经费预算工作。以学校组织春游、秋游或者博物馆参观等活动为例,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设计秋游方案》时,可以先告诉同学们每个人需要交多少钱,以及出行后车费是多少、景区门票价格是多少、零食费用需要多少等等,让同学们自己计算出这次活动大家总共需要缴纳多少钱。学生们在实践中自主思考,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但可以督促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时主动思考问题,还能使学生们多多锻炼自己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摆脱、减少对老师的过分依赖,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以后解决生活问题和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前期基础。小学课堂教学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童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红 善独立,不依赖,方成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31)。
  [2]潘熙彪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
  [3]李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7,(7),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