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作者:钟鑫
[导读] 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这种学习策略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通过简述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作用,探讨如何有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以期为相关体育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运用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以及加强学生体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体育教育成为了当前基础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一门学科,其能够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常识以及体育规则,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青少年的学习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体育精神。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现代化教育改革而产生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主要内容即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教师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中学生处于主体,从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以及积极交际能力[1]。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来和互相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其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等,实现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统一结合。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掌控能力,对学习和生活树立积极态度,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2]。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传授,是一种相对被动地学习方式,一旦学生产生厌倦和烦躁心态,就会严重的影响学习效率。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其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能够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如何开展体育活动、如何掌握体育技巧,在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比教师直接传授更为有效。而且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能够最大限度的突破学习困难,集思广益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难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3]。
3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1 合理分组
        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首先要保障项目分组的合理性。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实际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针对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以及难点进行小组学习目标设定,然后按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作为标准进行分组。比如在跳绳活动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素质分为强、中、弱三个小组,为三个小组设置不同的合格标准,如能力较强的小组标准较高,为160-200下,然后依次是120-160下、80-120下。教师将不同任务和标准传达给学生,教师在传授学生基本的跳绳要点和技巧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和训练。

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会相互鼓励、相互竞争,通过小组内的激励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不同小组的不同标准也使同一组内的成员处于同一起跑线,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经过练习和训练过后,发现120-150下标准的小组成员有很大的进步,成绩接近能力较强的小组,而标准最低的小组也有部分学生可以达到120下以上,充分的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推动学生突破自我,拓展上升空间。
        其次教师也可以采取两人合作、自由编组的策略,将两人一组作为最小学习单位,在根据两人能力分组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情感。比如在学习篮球上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一段时间,教师观察学生的基础能力,然后将学生按照上篮速度分为快、中、慢三个大组,然后让慢组的学生寻找快组的成员结成两人学习小组,一人指导一人学习,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同时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的角色作用,主要针对中组的成员练习,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还有一种分组方法即是固定分组、混合编组。这种策略主要是将不同体育能力的学生编为一组,在组内交流和竞争中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长跑中,教师可以按照运动能力和耐力将学生分为9人一组,不同能力的学生比例要保持相同,通过以快带慢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并且在竞争机制下学生为了获胜会及时的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增强改进练习,从而锻炼团队精神以及完善自我的意识。
3.2 教师要科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虽然是以学生作为主体,但是教师要发挥指导者和评价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所有教师要公正、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评价,不过评价的标准不能是固定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调整。所以教师评价最重要的指标要包括三点,第一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的合作态度,是否愿意主动合作、是否态度积极等;第二点是合作的效率情况,在合作练习时是否能够把握重点、遇到问题时是否及时解决等;第三点是合作的成果,及时小组成员的进步情况、进步速度比较等。最后教师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比如教师点评、小组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全方位的保障学生能够了解自身、了解体育知识。
3.3 教师要转变思想,发挥引导作用
        教师是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关键角色,既要把握引导的方向,又要控制适当的指导程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先通过相关的小游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运动能力,然后实施分组。在小组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针对难点问题进行点拨,启发学生独立领悟体育知识技巧,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小组成员的沟通,引导性格内向、对体育运动不擅长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团结合作意识,加强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重科学分组、合理评价、适当引导,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烨.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4):76-77.
[2]卢志刚.小组合作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38.
[3]甘海平.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意识[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16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