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0/2/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7期   作者:杨晓菊
[导读] 该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材特点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知识、实验技能、情感态度)得以落实呢。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三拱桥中学 湖南 湘西 416208
  教材背景:
  八年级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材的编排上篇幅小了许多,但内容却非常丰富,视野十分开阔。几乎每节课前都有想一想和议一议、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探究、讨论、小资料、有些还有课外实践与科学、技术、社会等阅读资料的任务。
  案例分析:
  该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材特点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知识、实验技能、情感态度)得以落实呢?我总结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初步摸索了适合农村中学生物深度学习的几个教学环节,即设置悬疑、课内交流、情境探究、资料阅读、技能评价等。
  下面以这几个环节中的设置悬疑、课内交流、情境探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一、设置悬疑
  设置悬疑就是教师要通过某种方式和情景引出本节课内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重中之重。问题的提出应重点呈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炼问题、学会归纳问题,最后学会解决问题。


  案例1: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社会行为》
  上课时,我先给出学生几个预习问题:
  1.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动物是群体生活的?
  2.它们是必须生活在一起的吗?为什么呢?
  3.它们之间的社会行为具有什么特征?
  4.它们个体之间是通过什么方式怎么交流的?
  5.动物之间的交流对它们获取食物有何意义?
  这些问题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本堂生物课过程中容易产生共鸣话题的心理和认知欲望设计的。只有当悬疑问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才能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深入层层学习,一环扣一环,最终让学生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师生课内交流
  “课内师生交流”是构建“学生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捷径和平台。教师要营造合理的师生交流环境,有效构建课内师生交流关系,有序组织引导学习与自主学习的交流,及时进行归纳整合,让问题进一步呈现和明了,使师生交流层层深入,从而实现引导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效益最优化。
  案例2:八年级上册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材25页有一组讨论题:
  问题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问题2:把青蛙握在手时你有什么感觉?
  问题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在多媒体白板观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之间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彼此的看法,接着我便课内作如下提问。
  师:如果青蛙的体色与其生活环境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青蛙的生存有利还是不利?
  生:肯定不利。
  师:你们都这么肯定,知道为什么吗?
  生:青蛙的体色与其生活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就容易被天敌发现和捕食,再说了青蛙又没有像蛇一样能分泌什么毒液,对捕食者没有什么致命威胁,也就完全是一个弱者。在这样一个悬殊较大的捕食与反捕食的较量中青蛙最后必死无疑。
  师:真聪明,分析得非常透彻。
  这种课内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切合了生物生存原理,在更高层次上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也促使学生对生物基本知识的运用,这种交流氛围让学生品尝了生物学习的价值。
  三、情境探究
  案例3: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
  这节生物课里有一个“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探究活动,这课我特别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全班同学到室外观察蚂蚁的社会行为与通讯(当然之前先分好组,落实好各小组成员及负责组长)。利用乡时中学天时地利之优势开展一堂亲临大自然现场的实地探究活动,让学生与蚂蚁的社会行为和通讯来一个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对本堂生物课知识有一个鲜明的直觉认识。记得当时我一时兴起随便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蚂蚁在分类上属于哪一类动物吗?
  有好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我马上追问:你怎么知道?学生说:瞧!它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呢。”他们能学以致用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及时地肯定了他们。
  接下我们要怎么来观察、探究和证实呢?接着我告诉学生要科学验证一些生物现象要按照哪些方法进行,才能保证验证的科学性。我早就提前制订好了相关的计划和观察与探究过程中所需材料用具,并对观察过程中普通看到的现象设置了相关的问题,详见如下。
  重要材料用具:甜食、放大镜、水槽(滴一小滴洗洁精)、香水(使蚂蚁身上产生异味)、现象记录表等。
  1.你观察到了蚂蚁的社会行为表现哪些特征?
  2.蚂蚁主要以什么方式交流的?
  通过这样实地的探究活动,学生掌握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从而让学生形成严谨的探究习惯,这是我们初中生物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一种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的几环模式之间有首相互促进、彼此包含与交融的关系。其中,“探究、观察、实验”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适应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学理念的一个模式,这一模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