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2/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作者:周鹏
[导读] 秧歌作为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摘要:秧歌作为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们在特定的劳动、生活环境中融入具备舞蹈风格的肢体动作进行即兴创作、群体参与、逐步形成的具备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舞蹈形式。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以秧歌为代表的群体性舞蹈艺术,不仅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同时在推动文化创新、丰富群众娱乐生活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秧歌的艺术表现特征与审美变化发展角度出发,对新时期秧歌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审美变化;传承作用;创新发展
       
        秧歌最早起源于唐代人们进行插秧、耕田等务农活动中,是一种自娱自乐、即兴表演的民间群体性舞蹈,通过营造热烈、活泼的场面,表达人们内心的喜悦。流传至今已经形成为一种特有的民间舞形式,由于秧歌的律动方式、运动强度等适合大部分群体的强身、娱乐需求,因此在群众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秧歌的艺术表现特色
        秧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独特的舞蹈动作、演出服饰、律动节拍等广泛在北方民间流传,是一种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表现形式。
        1、表现形式特征
        秧歌依照表现形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寸跷秧歌、高跷秧歌与地秧歌。其中地秧歌是群众参与性最强、适用范围最广、表演规模最大的秧歌形式,具有即兴特征。寸跷秧歌相比高跷秧歌的难度稍低,但是在视觉效果上会有一种特别的审美感受。高跷则需要舞者固定特定高度的高跷进行舞蹈表演,同时也是技术难度较高的表现形式。
    2、服装、道具特征
        秧歌通常需要特定的表演服装与配套的道具,道具的形式与色彩非常引人注目,能够让人们产生深刻的记忆,同时在引起人们情绪共鸣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这种视觉、听觉的冲击形成热烈的氛围。具体来讲,秧歌表演服饰通常具有色彩分明、装饰夸张的特征,与表演的节目相互配合。但在保有色彩浓烈搭配的基础上减少了华丽的装饰,与民间舞蹈艺术审美相适应,喜悦与欢快的情感表现突出。秧歌表演需要一定的工具,包括手绢、高跷等,尤其是多边形的手绢在舞蹈表演者的手中翻飞,舞蹈表演者腰间的彩色绸子色彩鲜丽,红色、绿色是舞蹈表演者们的最爱,塑造了左手拿手绢、右手拿扇子、腰上挂鼓、脚踩高跷的经典形象。
        3、律动特征
        在舞蹈的律动方面秧歌也极具地方特色,集中表现在:稳、浪、俏、艮的韵律方面,尽管动作扭动的幅度较大但步伐却十分稳健,动作波浪起伏却不流于媚俗,姿态娇俏动人,艮的恰到好处又不过于张扬,舞蹈形象更生动,韵律风格也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现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秧歌的审美变化
    1、审美变化的原因
        现代秧歌舞蹈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审美形式逐步发生了变化。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使得西方舞蹈艺术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打破了原有的舞蹈审美观念,人们的文化鉴赏意识向着差异化方向发展。但与此相对应的,秧歌舞蹈如果失去了地域特征、艺术内涵就不再是原有的舞蹈。

因此需要秧歌在传承舞蹈精髓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革新,一个动作元素不再按照秧歌舞蹈的习惯那样多遍重复。如果动作需要多次重复,那也需要有所变化,包括对动作的方向、力度、节拍、幅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在保证舞蹈动作衔接顺畅的基础上增加不同的表现可能,打破传统舞蹈的形式,提升秧歌舞蹈的可观看性,在舞蹈动作中合理的融入创新元素。
        2、具体动作表现的变化
        秧歌舞蹈的创新变化表现在动作幅度的变化,在部分舞蹈表演中通过增加动作幅度来提升肢体动作的张力与整体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使舞者内心的情感变化与舞蹈中的情感内涵能够更直观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传统的秧歌舞蹈是表演的基本素材,它可以指引舞者正确的表达情感,而当对舞蹈进行再创作时,秧歌舞蹈动作的变化不可避免。以秧歌舞蹈《红扇》为例,道具以一把红扇为主,要求演员在能够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将动作做到最大幅度,表现出现代人对自由的追求。秧歌舞蹈表现动作幅度的改变,是西方舞蹈与传统舞蹈的融合表现,也是现代审美发展的成果之一。
        三、群众文化建设中秧歌的艺术作用
    1、先锋作用
    秧歌舞蹈由于表现形式热烈、民众参与性广、感染力强等方面的特点,是人们长期劳动精神的浓缩,因此在广场文化、群体活动、舞台表演中被广泛应用,在烘托氛围、营造气氛方面有着先锋作用。与此同时人们借由秧歌可以更鲜明的表达喜怒等情绪,推动了群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2、传承作用
        当前阶段,秧歌舞蹈在传承文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群体性的文化活动可以有效拓展秧歌文化的影响力。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也会因地区的不同,在风格、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不同阶段的秧歌舞蹈受当时舞蹈文化的影响,融入了时代特征,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在保有自身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也为其他民间舞蹈形式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在北方地区的乡村、社区、企业等敲腰鼓、转手绢、扭秧歌的群众活动屡见不鲜,民众在参与秧歌舞蹈活动中实现了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自我娱乐等目标。
        3、创新发展作用
        秧歌作为流传至今的民间舞蹈形式,还具备着文化交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作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化发展形式,为文化传播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原有的文化发展形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对秧歌舞蹈进行合理创新势在必行。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创新秧歌形式是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的,为此在秧歌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不断融入创新元素,在原有舞蹈形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和打磨,使秧歌舞蹈这颗明珠更加光彩夺目,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同时适应现代审美变化的需求拓展秧歌的影响力。
        结语:秧歌作为群体性民间舞蹈的代表,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其艺术感染力强、群众参与性高、表达形式独树一帜等方面的特征和具有多元化的艺术表现特色,是民间舞蹈的精髓,也是当前阶段人们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重要形式,在丰富群众娱乐生活、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骞予,覃海.浅析山东海阳秧歌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9(9);
[2]奚社艳.有效发挥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作用的思考[J].剧影月报,2018(6);
[3]陈璐,高菲.浅析群众文化开展过程中广场舞演出的舞美风格[J].好家长,2018(16):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