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腹胀通过穴位贴敷对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9月9期   作者:胡娜
[导读] 探究肿瘤患者腹胀通过穴位贴敷对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胡娜   
 (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腹胀通过穴位贴敷对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时间:2017年2月-2019年6月,样本:铜陵市中医院医院收治的肿瘤腹胀患者,样本量:7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穴位敷贴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5.72%,与对照组2.86%相比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腹胀治疗中,穴位敷贴可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其病情恢复,且安全性理想,值得借鉴。
关键词:肿瘤患者;腹胀;穴位敷贴;消肿散
 
腹胀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尤以肿瘤晚期患者居多,还伴有恶心、呕吐、疼痛和便秘等症状,加重患者不适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很多患者出现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生存质量较差 [1]。肿瘤患者腹胀诱因较为复杂,且病情反复发作,常规治疗多起到缓解作用,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找寻一种方式减轻患者病痛,促进腹胀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其中穴位敷贴治疗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治疗方式、药物选择尚存争议,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次研究以肿瘤腹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了肿瘤患者腹胀通过穴位贴敷对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17年2月-2019年6月,样本:铜陵市中医院医院的肿瘤腹胀患者,样本量:7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9-71岁,平均(55.23±3.82)岁,其中肝癌11例,胃癌18例,结肠癌3例,卵巢癌3例;试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9-72岁,平均(55.67±3.77)岁,其中肝癌10例,胃癌17例,结肠癌4例,卵巢癌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纳入标准:(1)肿瘤晚期患者;(2)KPS评分≥40分患者;(3)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患者[2];
排除标准:(1)神志不清或伴有语言障碍患者;(2)半月后腹腔积液或肠梗阻患者;(3)生存期<3个月患者;(4)脐周破损患者[3]。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监测患者饮食、排便情况,给予灌肠、口服给药、肛管排气治疗,配合胃肠减压处理,使用利尿剂,保持水电解质稳定,配合腹部按摩,按摩前患者需排空膀胱,护理人员右手放置在患者腹部,左手叠放在右手上,从右下腹开始,顺时针按摩,每次按摩5min左右,后续指导家属帮助患者按摩;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药物选择消肿散,方剂:芒硝100g、大黄30g、厚朴20g、枳实20g、半枝莲15g、莱菔子15g,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随症加减,若患者出现呕吐情况,加生姜和半夏,若患者疼痛剧烈加乳香、没药和延胡索,对于便秘患者加桃仁,对于腹水患者加牵牛子,而黄疸患者则加茵陈。将上述药物混合,打粉备用,取适量蜂蜜和醋调制均匀,糊状药物入微波炉中火加热,30s,制成药饼,大小3×3mm,厚度2mm,放置在两层纱布之间。医者将患者腹部清洁消毒,取穴如下:关元、神阙、天枢和气海,放置药饼后用胶带固定,1次/d,敷贴4-6h后取下,持续给药3d。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比较,参照文献[4]制定标准,具体分3级指标:显效:治疗后24h内患者腹胀情况基本消失,可进食且餐后症状无加重,肛门排气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48h内患者腹胀明显改善,可进食且进食后症状平稳,排气障碍问题缓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具体包括: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3)不良反应率统计,包括:失眠、便秘加重、肠梗阻。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 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t值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肿瘤患者,尤其对于晚期患者而言,肿瘤相关症状较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其中腹胀发生率较高,病因复杂且反复发作,同时合并呕吐、疼痛、便秘等症状,临床资料难度较大。而目前临床工作开展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注重人性化干预,主张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不适情况,改善其生存质量,常规治疗以利尿、按摩、通便和改善胃动力为主,可暂时缓解患者症状,但症状恢复较慢且反复发作,效果欠佳,因此临床重视创新治疗方式,其中穴位敷贴应用价值较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2.86%相比接近, 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医理论认为,“胀”的发生与气机异常相关,机体气机不畅,引发气机瘀滞情况,腹部气机不畅便会引起腹胀,而对于肿瘤患者,其经脉受阻、气机壅塞,脏腑之气不通,导致浊气不降且轻气不升,引发腹胀,因此治疗根本在于“通”,以“通”治急,而以“补”治缓[5]。本次研究给予患者穴位敷贴治疗,对于晚期肿瘤伴腹胀情况,患者胃肠功能较弱,甚至伴有便秘情况,中药口服耐受性较低,因此选择外敷给药方式,可直接作用于病变位置,方剂选择消肿散,主要发挥理气消胀功效,并随症加减,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方剂中大黄可利湿退黄,并发挥泻热通便和解毒消痈功效,厚朴能够健胃消食、下气宽中,枳实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破气消积功效,诸药配伍共奏理气消胀功效,正中患者病机。同时用药方面借助蜂蜜和醋进行调制,可缓解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并增强药效,促进药物吸收,而敷贴穴位选择以关元、神阙、气海为主,关元为足三阴、任脉之会,具有效果,神阙穴属任脉,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和胃理肠功效,气海为盲之原穴,能够发挥利下焦、补元气作用,具有行气散滞功效,诸穴配伍发挥消胀作用,并调节患者胃肠功能。
综上,在肿瘤患者腹胀治疗中,穴位敷贴可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其病情恢复,且安全性理想,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琴,左明焕,李泉旺, 等.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术后胃瘫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华肿瘤杂志, 2017, 39(12):919-925.
[2]刘抒玉, 邵丽华. 通腑贴穴位贴敷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腹胀及恶心干呕症状的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9):176-176.
[3]康萍, 刘宇. 大黄穴位贴敷联合经络导平穴位刺激治疗无创通气患者腹胀疗效观察[J]. 天津护理, 2018, 26 (03):95-97.
[4]崔玲, 朱怀娣, 何云峰,等. 穴位贴敷联合艾灸预防老年腹股沟疝术后腹胀便秘的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6):59-61.
[5]吴爱平, 范建萍. 厚朴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42(37): 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